首页 理论教育实际问题解决与研究成果外显的重要性

实际问题解决与研究成果外显的重要性

【摘要】:研究成果外显化的第三层意思是研究成果能提供系列化的素材,作为教师培训的案例或教材。

普教系统一线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目标和追求是达成教育理解、生成教育智慧,“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曲天立,2007年),我们为发现自己所处教育场景中的“真理”而研究,我们希望这样的研究带来的是“解放”而不是附加的束缚。因此,研究成果主要是促进“实践改进”,在课题结题鉴定与评审中,当然以实践为中心进行结题评审工作。

1.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质量为结题评审的核心

具体来说,首先,我们关注:课题研究成果是否符合科学研究方法的规定?研究结论的得出是否合乎逻辑?研究成果是否可检验?其次,我们关注:课题研究成果与研究中消耗经费、人力、物力及时间的比率;课题研究成果对实践可能产生哪些影响?以及从研究成果转化到实践运用所需的步骤多少、时间长短。第三,我们定性地评估研究成果是触及了核心或关键性问题?还是触及了内层或重要问题?或者仅触及表面性问题?至于研究成果影响范围大小、成果中是否有首次提出的内容、首次运用的新的方法与手段等,这些问题则是在优秀成果评选和奖励中我们考虑的。

2.注重研究成果外显化

研究成果外显化指的是研究成果要以物化的形式呈现。物化的形式有:教育叙事、教学案例、教学课例、教学日志、教学反思、教学经验总结、教学论文等。

研究成果外显化的另一层意思是研究成果要指向具体教育教学实践,即指向课堂教学变革、师生交往、教师角色调整等方面。

研究成果外显化的第三层意思是研究成果能提供系列化的素材,作为教师培训的案例或教材。

以实践为中心进行结题评审的工作用表格可以参见附录中Hljky/kt-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