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研究遵循还原论的认识路线,即以分析、分解和还原的方法,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分别研究每个部分,然后加以综合来认识整体。因此,在案例9-2中,研究者采用的研究方法就是典型的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以实证主义为基础。......
2023-08-13
3.1.2.1 学术引用的定义、意义、引用伦理及相关提示
学术引用的定义。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借用(含以“注释”的形式标注的直接引用和以“参考文献”的形式标注的间接参考)了他人的观点、资料、方法或关键性词语,并明确标明出处,这就是学术引用。借用了别人的观点、资料、方法,甚至是别人的关键性词语,而没有明确标明出处,这就是抄袭。
学术引用的意义。①增加被引用资料的可信度,方便引导读者查找相关研究的历史成就,同时有助于准确反映被引用学术成果的被引用率(学术成果的被引用率是判断其创新程度和学术价值的主要指标,学术成果的被引用率高,则提供该学术成果的学者的地位与价值就高,被引用率也称为转载率)。②学术引用也是评价引用者研究成果水平的主要方面之一。③规范的学术引用促进了学术研究活动的良性发展,也反映了一定区域学术职业化的程度。
学术引用伦理[1]。第一条,学术引用应体现学术独立和学者尊严。第二条,引用必须尊重作者原意,不可断章取义。第三条,引注观点应尽可能追溯到相关论说的原创者。第四条,写作者应注意便于他人核对引文。第五条,尽可能保持原貌,如有增删,必须加以明确标注。第六条,引用应以必要为限。第七条,引用已经发表或出版修订版的作品应以修订版为依据。第八条,引用未发表的作品须征得作者或相关著作权人的同意,并不得使被引用作品的发表成为多余。第九条,引用应伴以明显的标识,以避免读者误会。第十条,引用须以注释形式标注真实出处,并提供与文献相关的准确信息。
学术引用的相关提示。①未用引号就直接使用了他人文句,这是抄袭——有意抄袭。未用引号,保持原作品的句子结构并以同义词来替换,还是抄袭——有意抄袭。未用引号就使用了他人文句中的某些关键词语或短语并作了改变,同样是抄袭——无意抄袭。所以,引用了来自某项资料中原来的任何词语,均必须用引号标识,并在注释或描述性的句子中承认这是属于别人的观点。②除非是非用不可的重要的技术性术语(其中有可能是常识性的观点和信息),否则,表述你的研究成果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作为或真实理解,使用自己的词语,避免使用任何来自相关领域原作者的词语。
3.1.2.2 注释的定义、作用、种类和规范
注释的定义。注释有两层含义,一是“注”,即注明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的引文的出处,二是“释”,即对正文中相关内容做深入的阐述和解释。
注释的作用。①对文章篇名、作者和文章中某一特定内容做必要的解释或说明。②注明文章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的引文的出处,表明作者的诚实。③传播重要的资料和学术思想,反映学术成果的转载率。④避免重复劳动,方便读者检索,为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提供线索。⑤既尊重他人的劳动,又提高材料(有时这些的材料可能还是引用者证明自己论点的论据)可信度。
注释的种类。依据注释的对象和功能,注释大致划分为四类,分别是题目注释、作者注释、引文注释和释义注释。引文注释交代引文出处,又划分为直接引文注释和间接引文注释两小类。而释义注释则是对有关内容、词汇的解释说明。依据注释的位置,注释可划分为夹注(即文内注、随文注)、脚注(即页下注)和尾注(即注释中每条注文集中于全文或全书末尾一章的后面,若有“致谢”,则在“致谢”的后面,以“注释”为标识)。
注释的规范。注释的规范可以概括为“三性”,即“完整性”、“真实性”和“权威性”。“完整性”即要注明引文来源的所有信息,包括作者、译者、文献名、出版机构、出版年份或期刊号、页码等。“真实性”即所有信息必须准确无误,要特别防止“伪注”(罗列虚假信息和把实际上的转注表示为直接注,即引用者实际并未阅读过该资料的原文)。“权威性”即尽量引用权威版本的原始资料。
3.1.2.3 参考文献的定义、作用和规范
参考文献的定义。参考文献指的是作者可能未直接引用,但其中的观点、资料、方法,甚至关键性词语确实对作者写作有参考价值,或具有潜在影响或启发的文献,这类文献通常列于文末,方便读者了解作者的思路,或满足进一步研究的需要。
参考文献的作用。①参考文献是评价引用者研究成果水平的主要方面之一。②方便读者检索,为进一步查找有关本研究的历史和取得的成就提供线索。
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著录格式样例见本书后面的“参考文献”。有关参考文献类型的标识代码见表3-1、表3-2、表3-3和表3-4。
表3-1 文本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代码
表3-2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代码
表3-3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代码
表3-4 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复合标识代码
有关教育科研方法与实用案例分析的文章
定量研究遵循还原论的认识路线,即以分析、分解和还原的方法,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分别研究每个部分,然后加以综合来认识整体。因此,在案例9-2中,研究者采用的研究方法就是典型的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以实证主义为基础。......
2023-08-13
林斯坦时代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不断膨胀和更新、新课程的持续推进和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身心特征的变化,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遗憾的是,目前有关于教育研究的理论或方法的书籍虽然已经是汗牛充栋,但大多并不太适合于教师通过自学以掌握教育研究知识和技能。晓聪老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8年,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和教研第一线摸爬滚打。......
2023-08-13
Hljky/kt-01湖里区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年立项课题研究进展一览表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室编制(2009年9月第1版)Hljky/kt-02湖里区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1]Hljky/kt-03湖里区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开题报告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室编制(2009年9月第1版)Hljky......
2023-08-13
中小学教师,要努力做有思想、有研究的教育行动者。深入教育科学研究,绝非易事。王老师是从教员走向教研员的,他做教员时已是“研究者”了,做教研员后更是“研”无止境,因为他心中有一个使命和担当——为了湖里区的教育科研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成长中的教师,期盼能得到真实有效的、深入浅出的教育科研指导。......
2023-08-13
教育研究案例索引案例1-1:厦门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2014年度课题指南/014案例1-2: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2014年度常规课题指南/014案例1-3: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指南/014案例2-1:《中学生责任感问卷》、《中学生责任感影响因素问卷》(问卷调查法)/103案例2-2:课堂提问观察工具(定量观察法)/106案例2-3:SPSS统计......
2023-08-13
第二种评价体系是学科长辈、学术带头人甚至某一学派的学术评价体系。第三种评价体系是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的评估,包括教育部、国家社科基金、省、市和区教育行政和业务主管部门的课题申请、所在单位的职称评定标准、其他期刊对于论文发表的评价标准等等。了解第一、二种评价体系的学术规则和话语体系,有助于广大普教系统一线教师更好地面对第三种评价体系。目前存在对“以刊评文”的质疑,及对相关学术商品化的批判。......
2023-08-13
可以说,新时期以来,我国教师从事的教育研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达成教育理解、生成教育智慧,这应该成为普教系统一线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目标和追求。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目的之一:达成教育理解。普教系统一线教师的教育研究是一种理性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为了解决常态教育活动中教师在经验式或“非理性”和“无意识”状态下出现的教学问题。普教系统一线教师从事教育研究并非只是为了寻求普适性的教学的“最佳途径”和“最好方法”。......
2023-08-13
从四个方面衡量课题的创新性。有些人或许没有注意到资料的价值,或者注意到了资料的价值,但是没有应用到所研究的课题中去。三是观点的创新。在上述3个子课题的研究中,课题组成员基于以下6个基本观点,形成了4个主要研究结论。手段、方法的突破是产生有价值科研成果的前提条件。许多有价值研究成果的取得就是基于手段、方法的突破来实现的。具体实例参见本书“§5.2《课题申请·评审表》填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3-08-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