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研究课题探索与思维发散—教育科研方法与案例分析

研究课题探索与思维发散—教育科研方法与案例分析

【摘要】:普教系统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本学科的理解及第一手实践资料是运用发散思维策略发现研究课题的沃土。图1-3中学化学学科思想与核心内容、教学策略的层次模型示意图有了发现研究课题的沃土,研究者在发现研究问题时还要求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普教系统教师身处于教育一线,每天都会碰到许多实际问题,应该说发现有价值、可进行研究的课题并不困难。发现研究问题需要发散性思维策略,即“举一反三”、“数一见百”。

普教系统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本学科的理解及第一手实践资料是运用发散思维策略发现研究课题的沃土。

中学化学学科为例,如图1-3所示的中学化学学科思想与核心内容、教学策略层次模型为中学化学教师运用发散思维策略发现研究问题拓展思路,中学化学学科特色及其教学特点为中学化学教师运用发散思维策略发现研究问题提供许多选择的方向。中学化学学科思想有:三重表征思想、强弱思想、守恒思想、平衡思想等。中学化学核心内容有: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和化学科学本质与价值等。中学化学教学策略有:行为观教学策略、认知观教学策略和情境观教学策略等[10]。中学化学学科特色及其教学特点是:以微观本质研究为核心,以实验为手段,以化学语言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为指导,以科学探究活动为形式,以紧密联系生产、生活、社会实际为特色等等。

同样,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其他学科也有其鲜明的学科思想、核心内容、教学策略和独特的学科特色及其教学特点,这些对本学科的理解及第一手实践资料是普教系统一线教师运用发散思维策略发现研究课题的沃土。

图1-3 中学化学学科思想与核心内容、教学策略的层次模型示意图

有了发现研究课题的沃土,研究者在发现研究问题时还要求具备以下三个前提。首先要求研究者将研究定位于应用研究,即定位于解决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实际课题。其次要求研究者对自己从事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并保持经常的关注,尤其是当前的热点问题。第三要求研究者具有好思索和不安于现状的性格。

普教系统教师身处于教育一线,每天都会碰到许多实际问题,应该说发现有价值、可进行研究的课题并不困难。老师们难以确定选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长期沉溺于习惯性的教学,过于相信直觉和习惯,对遇到的问题“熟视无睹”。二是不善于把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炼成研究课题。三是缺乏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积累,学识、经验不足,找不到研究的切入点、确定不了研究的方向和程序等。发现研究问题需要发散性思维策略,即“举一反三”、“数一见百”。这是老师们在确定选题时忽略的。以下阐述发现研究问题的发散性思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