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人认为起于神农氏,有人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才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根据陆羽茶经的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
2023-08-13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东园先生、茶山御使,世称陆文学。唐复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因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和世界茶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奉为“茶圣”,祀为“茶神”。
陆羽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原是一个被遗弃的孤儿,被笼盖寺和尚积公大师收养。积公为唐代名僧,陆羽自幼得其教诲。积公好茶,所以陆羽很小便得茶艺之术。不过晨钟暮鼓对一个孩子来说毕竟过于枯燥,况且陆羽自幼志不在佛,而有志于儒学研究,故在其十一二岁时终于逃离寺院。此后曾在一个戏班子学戏。陆羽口吃,但很有表演才能,经常扮演戏中丑角,正好掩盖了生理上的缺陷。陆羽还会写剧本,曾作“诙谐数千言”。
天宝五载(746年),李齐物到竟陵为太守,成为陆羽一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在一次宴会中陆羽随伶人作戏,为李齐物所赏识,遂助其离戏班,到竟陵城外火门山从邹氏夫子读书,研习儒学。礼部员外郎崔国辅和李齐物一样十分爱惜人才,与陆羽结为忘年之交,并赠以“白颅乌”(白头黑身的大牛)和“文槐书函”。崔国辅擅长于五言小诗,并与杜甫相善。陆羽得名人指点,学问又大增一步。
22岁时陆羽离家远游,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锦囊满获。他游历了宏伟壮丽的长江三峡,辗转大巴山,一口气踏访了彭州、绵州、蜀州、邛州、雅州等八州。唐上元初年(760年),游览了湘、皖、苏、浙等十数州郡后,于次年到达盛产名茶的湖州,在风景秀丽的苕溪结庐隐居,潜心研究茶事,阖门著述《茶经》。
陆羽的《茶经》一问世,即为历代人所喜欢,盛赞他为茶业的开创之功。宋陈师道为《茶经》作序:“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陆羽除在《茶经》中全面叙述茶区分布和对茶叶品质高下的评价外,有许多名茶首先为他所发现。如浙江长城(今长兴县)的顾渚紫笋茶,经陆羽评为上品,后列为贡茶,义兴郡(今江苏宜兴)的阳羡茶,则是陆羽直接推举入贡的。不少典籍中还记载了陆羽品茶鉴水的神奇传说,如《新唐书·列传》中有《陆羽传》,就记载了陆羽品茶等故事。
唐大历八年(773年),颜真卿出任湖州刺史。经皎然荐引,陆羽拜会颜公之后,即成刺史的座上客。颜真卿看到江南人才众多,于是就发起重修《韵海镜源》的盛举,约陆羽等数十人共同编纂。陆羽接受邀请,参与编辑,趁机搜集历代茶事,又补充《七之事》,从而完成《茶经》全部著作任务,前后历时十几年。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在封建社会,研究经学文典被视为士人正途,而像茶学、茶艺这类学问,只是被认为难入正统的“杂学”。陆羽与其他士人一样,对中国儒家学说悉心钻研,深有造诣,但又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家学说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深刻的学术原理溶于茶这种物质生活之中,从而创造了茶文化。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邮(今陕西渭南东北),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酷爱茶叶,曾自称是个“别茶人”。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做司马,那年清明节刚过不久,白居易的好友、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李宣给他寄来了新茶,正在病中的白居易品尝新茶,感受到高谊隆情,欣喜莫名。他的《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记述的就是这件事,诗云: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诗人收到采于寒食禁火日前的新蜀茶,珍如故旧,尝新为快,即动手碾茶、勺水、候火、下末……诗人自誉为善于鉴茶识水的“别茶人”,感谢李宣知己嗜茶,将这样的珍品“不寄他人先寄我”。
早一年,白居易由长安到江州途中,写下了有名的《琵琶行》。诗人以带有热烈情感的笔锋,概述琵琶女的身世遭遇,深刻揭发封建社会摧残妇女的罪恶,同时将自己不幸的贬谪和失意的凄苦心情也倾泻出来。这首诗却又为后人留下了一条重要的茶叶史料: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浮梁,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北,从诗中可知唐时这里已是一个著名的茶叶集散地了。
次年,他游庐山香炉峰,见到香炉峰下“云水泉石,绝胜第一,爱不能舍”,于是盖了一座草堂。后来更在香炉峰的遗爱寺附近开辟一圃茶园,“长松树下小溪头,斑鹿胎巾白布裘;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云生涧户衣裳润,岚隐山厨火独幽;最爱一泉新引得,清泠屈曲绕阶流。”(《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悠游山林之间,与野麋林鹤为伴,品饮清凉山泉,真是人生至乐。
读白居易诗作,不难发现诗人一生的嗜好惟诗、酒、琴、茶。晚年的白居易则好与释道交往,自称“香山居士”。贬江州以来,官途坎坷,心灵困苦,为求精神解脱,他开始接触老庄思想与佛法,并与僧人往来,所谓“禅茶一味”,信佛自然与茶更是离不开的。“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身心无一系,浩浩如虚舟。富贵亦有苦,苦在心危忧;贫贱亦有乐,乐在身自由。”(《咏意》)他吟诗品茶,与世无争,忘怀得失,以茶沟通儒、道、释,从中寻求哲理,修炼出达观超脱、乐天知命的境界。
皎然(720~804年),湖州人,本名谢清昼,皎然为其法名,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他在杭州灵隐寺受戒出家,后移居湖州妙喜寺,最后终老于此。在《全唐诗》编其诗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皎然是陆羽的长辈、导师、笃友、兄弟。在唐肃宗至德年间,陆羽去杭州时,途径湖州,借宿于妙喜寺,因此有缘与皎然结识。皎然素来嗜茶,不仅写过很多首以茶为题的诗歌,还十分仰慕陆羽的为人。此次二人相识,谈得十分投契,颇有相见恨晚之感,遂成为“缁素忘年之交”。
当时皎然大师已四十多岁,乃杼山妙喜寺住持,有这样的权力、条件让陆羽安下心来潜心研究,陆羽也结束了动荡不安的生活,有了人生的着落。且不说其对陆羽的帮助、指导、交流、切磋,他自己也是茶文化领域的开山鼻祖!
如果说陆羽更多的是一个科学家,他是从茶科学、茶经验、茶业产业角度来着作《茶经》,那么皎然上人则更多地是从文学诗歌,从茶文化的角度研究,并且又以他高深的佛门禅悟亲自体验开启了“佛茶之风”或“佛禅一味”,从而开创了整个中国茶道甚至是世界茶道之先河!他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不但是大唐茶道更是中国茶道、世界茶道的开山之作!
皎然在技之道、饮之道方面也是顶尖高手,可以说与陆羽不相上下(由于身处佛门,其对后人的影响力皎然不及陆羽)。但从现存的能反映皎然茶道的茶诗看,由于两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知识结构与努力方向,皎然在“饮茶修道,饮茶即道”方面表现得更加杰出,是他首次把“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本道”完整地、系统地通过茶诗阐述出来,而且向全世界第一次公开打出了“茶道”的概念与定义,在世界茶道史上更具创世之功。
由此,我们认为中国茶道皇冠上的第一颗明珠应属皎然(如果说是中华茶学、中国茶业第一人则自然而然应该是非陆羽莫属),是皎然真正开创了中华茶道之先河,是皎然把佛家的禅定般若的顿悟、道家的羽化修炼、儒家的礼法、淡泊等精神内涵有机结合融入了“茶道”。要知道日本最澄和尚805年从中国引入茶种及茶文化,后来用了近800年时间去感悟顿悟才形成了日本相对成熟的茶道。因此,凭此一点皎然被称为“茶道之祖”、“茶道之父”当之无愧。
毛文锡(生卒年不详)字平珪,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进士,后任后蜀翰林学士,升为内枢密使,加为文思殿大学士,拜为司徒。其后被贬为茂州司马。后蜀向后唐投降,毛文锡随后蜀皇帝王衍一起入后唐,与欧阳炯等人以辞章任职于内庭。著有《花间集》、《茶谱》两部专著。
毛文锡是我国五代历史上茶文化中最重要的人物,《茶谱》面世,标志着自陆羽之后我国茶叶的发展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天地。
唐朝是我国茶叶、茶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茶经》的出现,为唐朝茶文化树立了不可取代的地位。但与《茶经》相比,《茶谱》记载的内容却是在《茶经》的基础上有很大的突破,是仅次于《茶经》的一部茶文化巨着。
毛文锡以《茶经》少见的茶事着手,另辟蹊径,单从茶事这方面出发,研究各路茶事之大成,成功地完成了《茶谱》的创作,该书后来逸失,大多内容散记于一些辑本中。这是一部重点讲述唐后期名茶的产地、产量、品味等内容,并涉及唐代后期所有产茶区和著名茶馆、茶人及四十余种唐代贡品茶叶或名优茶叶的专业茶书。
“皮陆”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两位茶人的合称,分别是指皮日休和陆龟蒙。
皮日休(834~883年),字逸少,后改袭美,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著名文学家,湖北襄阳人。懿宗咸通八年(867年)登进士第,次年东游,至苏州。早年即志在立功名,出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至长安,应进士举不第。咸通十年,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相识。
陆龟蒙(?~约881年),字鲁望,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又号天随子,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唐代文学家。早年举进士不中,曾往苏湖二郡从事,后隐居甫里,虽有田数百亩,因地势低下,雨潦则与江通,故常苦饥。于顾渚山下经营一茶园,岁取租茶,自为品第,著有《品第书》。
皮日休与陆龟蒙相识后,并与之唱和,成为一对亲密的诗友,世称“皮陆”。在他俩大量的唱和诗中,涉及茶的,皮日休有《茶中杂咏》十首之多,陆龟蒙有《奉和袭美茶具十咏》。他们在苏州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烹茶品茗,且又一唱一和,如此的情调和情景,实在是让人羡慕不已。
皮日休和陆龟蒙的十首唱和诗,分别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等十题。
就这样的一唱一和,皮日休和陆龟蒙他们两个把中国的茶文化,表现得妙趣横生,更把彼此间那种品茗的意趣刻画得入木三分。“皮陆”以诗的灵感,丰富生动的辞藻,形象的笔墨,艺术地描绘了唐代诸方面茶事,有力地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
卢仝(约795~835年)唐代诗人,“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县),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
卢仝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曾作《月食诗》讽刺当时宦官专权,受到韩愈称赞(时韩愈为河南令)。甘露之变时,因留宿宰相王涯家,与王同时遇害。据清乾隆年间萧应植等所撰《济源县志》载:在县西北十二里武山头有“卢仝墓”,山上还有卢仝当年汲水烹茶的“玉川泉”。
卢仝好茶成癖,诗风浪漫,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传唱千年而不衰,其中的“七碗茶诗”之吟,最为脍炙人口:“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茶的功效,和卢仝对茶饮的审美愉悦,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卢仝的《七碗茶歌》在日本广为传颂,并演变为“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日本茶道。日本人对卢仝推崇备至,常常将之与“茶圣”陆羽相提并论,因此,卢仝被世人尊称为“茶仙”。
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原籍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并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今河南开封市)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号忠。
蔡襄是著名的书法家,世人评他的书法是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共称“宋四家”。
同时,蔡襄又是我国茶史上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在茶史上,蔡襄有两大贡献,一是创制了“小龙凤团茶”,二是撰写了一部《茶录》。
小龙凤茶在宋代是很名贵的茶,时人说它“始于丁谓,成于蔡襄”。在庆历年间,蔡襄任福建转运使时,开始改造成小团,一斤有二十饼,名曰“上品龙茶”。对于小龙凤茶,欧阳修曾给予高度评价。宋人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说:“一斤二十饼,可谓上品龙茶。仁宗尤所珍惜。”也就是说,在当时,蔡襄的小龙凤茶,被视为朝廷珍品,甚至很多朝廷大臣和后宫嫔妃都只能一睹其形貌,难获亲口品尝。
蔡襄撰写的《茶录》。其文虽只千余字,却非常系统。全文分为两篇,上篇论茶,下篇论茶器。上篇中对茶的色、香、味和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点茶作了深入浅出而又简明扼要的论述。在下篇中,他又对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说明。
此外,蔡襄还很喜欢与人斗茶。一次,他与苏舜元斗茶。蔡襄使用的是上等精茶,水选用的是天下第二泉惠山泉;苏舜元选用的茶劣于蔡襄,用于煎茶的却是竹沥水。结果,在这次斗茶中,蔡襄输给了苏舜元。
在茶事上,蔡襄还有一段趣闻:一天,欧阳修要把自己的书《集古录目序》弄成石刻,因此就去请蔡襄帮忙书写。虽然他俩是好朋友,但蔡襄一听,就向欧阳修索要润笔费。欧阳修知道他是个茶痴,就说钱没有,只能用小龙凤团茶和惠山泉水替代润笔费,蔡襄一听,顿时欣喜不已,说道:“太清而不俗。”于是,两人就都笑了。
蔡襄一生爱茶,实可谓如痴如醉,在他老年得病后,郎中就叫他把茶戒了,说不戒茶的话,病情会加重,对此,蔡襄无可奈何,只得听从郎中的忠告。此时的蔡襄虽不能再饮茶了,但他每日仍烹茶玩耍,甚至是茶不离手。蔡襄对于茶的迷恋,正所谓:“衰病万缘皆绝虑,甘香一事未忘情。”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望亭)人。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
范仲淹写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脍炙人口,在古代茶文化园地里占有一席之地,这首斗茶歌说的是文人雅士以及朝廷命官,在闲适的茗饮中采取的一种高雅的品茗方式,主要是斗水品、茶品和煮茶技艺的高低。这种方式在宋代文士茗饮活动中颇具代表性。
全诗可分三个层次。开头部分描述了建溪水边、武夷山下珍奇仙茗的采制过程,并点出建茶的悠久历史:“武夷仙人从古栽。”中间部分描写热烈的斗茶场面,写到斗茶分斗形、斗味、斗香和斗色,胜败如何,事关茶主的荣辱。结尾部分写得最为生动,诗人用夸张的手法,以一气呵成的一组排比,把对茶的赞美推向了高潮,并多处引典,衬托茶的神奇功效,“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它胜过任何美酒、仙药,啜饮之后能让人飘然升天……
这首脍炙人口的茶诗,历来被后人与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七碗茶歌》)相提并论,认为有异曲同工之妙。宋蔡正孙在《诗林广记》中评点曰:“玉川(卢仝)自出胸臆,造诣稳贴,得诗人之句法;希文(范仲淹)排比故实,巧欲形容,宛成有韵之文,是故无优劣邪!”
《诗林广记》还引《艺苑雌黄》云:“玉川子有《谢孟谏议惠茶歌》,范希文亦有《斗茶歌》,此二篇皆佳作也,殆未可以优劣论。
除了《斗茶歌》,范仲淹还写过另一首茶诗——《潇洒楼》六首之五《茶鸠坑》。爱茶的范仲淹在《茶鸠坑》中对茶作了赞美:
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
轻雷何好事,惊起雨前芽。
诗画相通,诗中有画。这四句清新明快,琅琅上口的诗,简直就是一幅令人神往的春雨江南茶山图。更富有感染力的是,诗人以拟人笔法,写出满山葱翠的茗芽是隆隆春雷催出来的,可谓有景有画,有声有色,体现出诗人高深的文学造诣和对茶文化的研究。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嗜茶是出名的,有“分宁一茶客”之称。和大诗人苏轼、陆游一样,他不仅善品茶,而且爱写茶,有关茶的诗词,他创作了不下50首。王士祯称其咏茶诗词最多,亦最工。
作为一个茶客,黄庭坚真是会选择出生地,就投生在一个专门出产名茶的地方。这个地方,古时叫洪州分宁,现在叫江西修水,盛产双井茶,而此茶在宋时是绝顶的好茶。
黄庭坚在京做官时,一天他的老乡从老家给他带来一包上等的双井茶。他拿到茶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好友苏东坡,于是,他分了一半与苏子品尝。在送茶时,黄庭坚还特意附了一首题为《双井茶送子瞻》的诗,以表心意: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雪不如。
为君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早年的黄庭坚,极好嗜酒,到了中年,就疾病缠身,此时的他不得不把酒戒了。戒了酒后,他唯一的嗜好,就剩下茶了。因此,对于茶,他更加痴迷与倾心。为茶事,黄庭坚也像其他文人墨客一样,写了很多诗文。
此外,黄庭坚对于茶的碾、煮、烹以及茶的功效等,都颇有心得和研究。他在一首题为《茶词》的词里,十分细腻地描绘出了对茶的感悟:“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镜。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黄庭坚在这首词里说,煎成的茶,清香袭人,不必品饮,先已清神醒酒了,如饮醇醪,如故人来了一样。从这首词中不难看出,他在煎煮茶的时候是多么惬意和陶醉。
黄庭坚嗜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对茶的功效十分推崇。他说:“鹅溪水练落春雪,粟面一杯增目力。”还说:“筠焙熟茶香,能医病眼花。”
与茶有缘的文人很多,大多数的人,是受惠于茶,是茶滋润了他的人生,是人应该感谢茶。而有的人,他的智慧和才华反过来照亮了茶、提升了茶,茶应该感谢他的知遇之恩、升华之功。苏东坡就是后者,而且是后者中的代表。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多么清爽悦目的色彩和细致鲜活的食欲美;“磨成不敢付童仆,自看雪乳生玑珠”、“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可见他对好茶的重视,对水质、火候的讲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不是茶道中人,无法捕捉到如此稍纵即逝的变化,做出如此传神的刻画;“何需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同烹贡茗雪,一洗瘴茅秋”——认为茶可祛病强身,还可以洗瘴气,对茶的认识非常深入;至于“乳瓯十分满,人世真局促”这一句,则是关于“茶”最本质最哲学的理解和最生动最精炼的概括了。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在自己被贬杭州的时候写下了这首千古名唱,此诗用精妙的比喻将雨中朦胧的西湖看作是越国美女西施,巧夺天工地让苏杭的山水变得温柔多情起来。苏轼在这湖光山色的感染下变得敏感又多情。但是,清雅的茶水却在苏轼的口中回味无穷,同样他用极其浪漫的笔触写下了“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的咏茶绝唱。
苏轼曾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大雪刚过天气转睛的晚上,诗人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一位美貌女子,她箬雪烹茗予诗人品,她还唱着动听的歌。诗人便在梦中写下了回文诗。等到醒来,诗人只记得一句“乱点余花唾碧衫”,于是把它续成二首完整的诗。《记梦回文二首并叙》“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馀花唾碧衫。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茶中的意趣之妙包含于此诗之中。
但是浪漫多情的苏轼在自己的仕途中却是黑白分明的。他在评价自己的性格时说“受性刚褊,黑白太明,难以处众”,因而又与当权者发生分歧,并愈演愈烈,他处于被人“忿疾”、“猜疑”的处境,遭到包括“旧党”在内的人士与洛中理学家的攻击,只好自求调离京城,出知杭州。他的诗《荔枝叹》中表现了对贡茶献花取悦上级和宫廷的奢华毫不留情的讥讽。可见他的批判精神是何等的执著。
苏轼一生足迹遍及各地,虽然是连遭贬谪,但是他强大的心灵力量使他超越现实泥潭,乐观旷达的性格使他随遇而安,不但对各地风物见多识广,同时也得以“尝尽溪茶与山茗”,加上朋友们知道他爱茶至深,也纷纷赠茶给他或以好茶留待东坡,彼此切磋茶道,更使苏轼深得茶中三昧,领略了茶中最高境界。
即使是伟大的人,可以战胜人生际遇,甚至可以战胜自己,但无法战胜时间。晚年的东坡,对茶的态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年轻时饮食非常讲究,对茶更是精益求精——“沙溪北苑强分别,水脚一线争谁先”,“缄封勿浪出,汤老客未佳”,到了久经风波、看淡生死之时,这些风雅的习惯、细致的讲究都被一种大的境界取代了,那就是不执著、不固执、不拘泥,一切听其自然。哪怕是故人千里迢迢寄来的上等好茶,被不谙此道的老妻稚子按照北方习惯“一半已入姜盐煎”,他也不以为意,反道:“人生所遇无不可,南北嗜好知谁贤?”好一个“人生所遇无不可”!还有什么茶喝不得,甚至喝不喝茶又有什么要紧呢?各种人生际遇,也不过是“也无风雨也无晴”了。
一盏茶,他痴迷时没人说得过他,等到他放下时,一转身就是如此开阔通透的境界。
鲁迅对喝茶与人生有着独特的理解,并且善于借喝茶来剖析社会和人生中的弊病。
鲁迅有一篇名《喝茶》的文章,其中说道:“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功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感觉。”“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泡了之后,色清百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但这是须在静坐无为的时候的。”
后来,鲁迅把这种品茶的“功夫”和“特别感觉”喻为一种文人墨客的娇气和精神的脆弱,而加以辛辣的嘲讽。
鲁迅在文章中这样说:
由这一极琐屑的经验,我想,假使是一个使用筋力的工人,在喉干欲裂的时候,那么给他龙井芽茶、珠兰窨片,恐怕他喝起来也未必觉得和热水有什么区别罢。所谓“秋思”,其实也是这样的,骚人墨客,会觉得什么“悲哉秋之为气也”,一方面也就是一种“清福”,但在老农,却只知道每年的此际,就是要割稻而已。
从鲁迅先后的文章中可见“清福”并非人人可以享受,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命运不一样。同时,鲁迅先生还认为“清福”并非时时可以享受,它也有许多弊端,享受“清福”要有个度,过分的“清福”,有不如无,接着,鲁迅这样写道:
于是有人以为这种细腻敏锐的感受力,当然不属于粗人,这是上等人的牌号……我们有痛觉……但这痛觉如果细腻锐敏起来呢?则不但衣服上有一根小刺就觉得,连衣服上的接缝、线结、布毛都要觉得,倘不穿“无缝天衣”,他便要终日如芒刺在身,活不下去了。
感觉的细腻和锐敏,较之麻木,那当然算是进步的,然而以有助于生命的进化为限,如果不相干甚至于有碍,那就是进化中的病态,不久就要收梢。我们试将享清福,抱秋心的雅人,和破衣粗食的粗人一比较,就明白究竟是谁活得下去。喝过茶,望着秋天,我于是想:不识好茶,没有秋思,倒也罢了。
鲁迅的《喝茶》,犹如一把解剖刀,剖析着那些无病呻吟的文人们。题为《喝茶》,而其茶却别有一番滋味。鲁迅心目中的茶,是一种追求真实自然的“粗茶淡饭”,而绝不是仅仅于百般细腻的所谓“功夫”。而这种“茶味”,恰恰是茶饮在最高层次的体验:崇尚自然和质朴。
因此,鲁迅笔下的茶,是一种茶外之茶。
郭沫若生于茶乡,曾游历过许多名茶产地,品尝过各种香茗。在他的诗词,剧作及书法作品中留下了不少珍贵的饮茶佳品,为现代茶文化增添了一道绚丽的光彩。
郭沫若在11岁时就有“闲钓茶溪水,临风诵我诗”的句子。在1940年,与友人游重庆北温泉缙云山,所作赠诗中,也以茶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诗曰:
豪气千盅酒,锦心一弹花。
缙云存古寺,曾与共甘茶。
四川邛崃山上的茶叶,以味醇香著称。据传,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曾在县城开过茶馆。1957年,郭沫若作《题文君井》诗:
文君当垆时,相如涤器处,
反抗封建是前驱,佳话传千古。
今当一凭吊,酌取井中水,
用以烹茶涤尘思,清逸凉无比。
后来,当地茶厂便以“文君”为茶名,创制了“文君绿茶”。
1959年2月,郭沫若陪外宾到杭州,在登孤山、六和塔和花港观鱼后,来到虎跑,他以诗纪游,这样吟道:
虎去泉犹在,客来茶甚甘。
名传天下二,景对水成三。
饱览湖山胜,豪游意兴酣。
春风吹送我,岭外又江南。
同样,在游武夷山和黄山后,郭沫若对当地的茶叶也是十分关心,留下诗篇:
武夷黄山同片碧,采茶农妇如蝴蝶。
岂惜辛勤慰远人,冬日增温夏解温。
湖南长沙高桥茶叶试验场在1959年创制了名茶新品高桥银峰,五年后,郭沫若到湖南考察工作,品饮之后倍加称赞,特作七律一首,并亲自手书录赠高桥茶试场,诗的名称是《初饮高桥银峰》:
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
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
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怠来眼不花。
协力免教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嗟。
高桥银峰茶因郭沫若的题诗一时声名鹊起。此外,安徽宣城敬亭山的“敬亭绿雪”,也因郭沫若的题字而身价倍增,一时传为佳话。
郭沫若是诗人,又是剧作家,在描写元朝末年云南梁王的女儿阿盖公主与云南大理总管段功相爱的悲剧《孔雀胆》中,郭沫若把武夷茶的传统烹饮方法,通过剧中人物的对白和表演,介绍给了观众:
王妃:(徐徐自靠床坐起)哦,我还忘记了关照你们,茶叶你们是拿了哪一种来的?
宫女甲:(起身)我们拿的是福建生产的武夷茶呢。
王妃:对了,那就好了。国王顶喜欢喝这种茶,尤其是喝了一两杯酒之后,他特别喜欢喝很酽的茶,差不多涩得不能进口。这武夷茶的泡法,你们还记得?
宫女甲:记是记得,不过最好还是请王妃再教一遍。
王妃:你把那茶具拿来。
(宫女甲起身步至凉厨前……茶壶茶杯之类甚小,杯如酒杯,壶称“苏壶”,实即妇女梳头用之油壶。别有一茶洗,形如匜,容纳于一小盘。)
王妃:在放茶之前,先要把水烧得很开,用那开水先把这茶杯茶壶烫它一遍,然后再把茶叶放进这“苏壶”里面,要放大半壶光景。再用开水冲茶,冲得很满,用盖盖上。这样便有白泡冒出,接着用开水从这“苏壶”盖上冲下去,把壶里冒出的白泡冲掉。这样,茶就得赶快斟了,怎样斟法,记得的吗?
宫女甲:记得的,把这茶杯集中起来,提起“苏壶”,这样的(提壶做手势),很快地轮流着斟,就像在这些茶杯上画圈子。
宫女乙:我有点不大明白,为什么斟茶的时候要画圈子呢?一杯一杯慢慢斟不可以吗?
王妃:那样,便有先淡后浓的不同。
从这段剧情中,可以看到郭沫若对功夫茶的冲泡是如此的精通,反映出郭沫若对茶文化的热爱。
老舍(1899~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絮青、絮予等笔名,北京人。谈到饮茶,可以说是老舍先生一生的嗜好。他认为“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他在《多鼠斋杂谈》中写道:“我是地道中国人,咖啡、可可、啤酒,皆非所喜,而独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
老舍有个习惯,就是边饮茶边写作。据老舍夫人胡絮青回忆,老舍无论是在重庆北碚或北京,他写作时饮茶的习惯一直没有改变过。创作与饮茶成为老舍先生密不可分的生活一部分。茶与文人确有难解之缘,茶似乎又专为文人所生。茶助文人的诗兴笔思,有启迪文思的特殊功效。饮茶作为一门艺术、一种美,自古以来就为文人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茶在老舍的文学创作活动中起到了绝妙的作用。老舍1957年创作的话剧《茶馆》,是他后期创作中极为成功的一部作品,也是当代中国话剧舞台上最优秀的剧目之一,在西欧一些国家演出时,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观看《茶馆》,犹如随老舍逛王掌柜父子两代惨淡经营的北京老裕泰茶馆。剧本展现自清末至民国近50年间茶馆的变化不仅是旧社会的一个缩影,而且还重现了旧北京的茶馆习俗。热闹的茶馆除了卖茶,也卖简单的点心与菜饭。玩鸟的在这里歇歇腿,喝喝茶,并使鸟儿表演歌唱。商议事情的,说媒拉纤的,也到这里来。茶馆是当时非常重要的地方,有事无事都可以坐上半天。
老舍先生出国或外出体验生活时,总是随身携带茶叶。据《茶馆》一剧王利发的扮演者、著名艺术家于是之回忆:《茶馆》在国外演出时,使他较多地想起了茶,原来喝不着热茶,他便觉得什么液体都解不得渴。这时他想到老舍先生生前告诉过他们的话:“出国时带上暖水瓶,早上出去参观、访问之前,先将茶叶放好,泡在暖水瓶中留着回来喝。”当《茶馆》真要出国演出时,他们却把老舍先生说的话给忘了,谁也没有带暖水瓶,渴得受不了直嚷着要喝茶啦。
老舍先生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茶。一次他到莫斯科开会,苏联人知道老舍先生爱喝茶,倒是特意给他预备了一个热水瓶。可是老舍先生刚沏好一杯茶,还没喝几口,一转身服务员就给倒掉了,惹得老舍先生神情激愤地说:“他不知道中国人喝茶是一天喝到晚的!”这也难怪,喝茶从早喝到晚,也许只有中国人才如此。西方人也爱喝茶,可他们是论“顿”的,有时间观念,如晨茶、上午茶、下午茶、晚茶。莫斯科宾馆里的服务员看到半杯剩茶放在那里,以为老舍先生喝剩不要了,把它倒掉。这是个误会,这是中西方茶文化的一次碰撞。
旧时“老北京”爱喝茶,晨起喝茶是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他们得把茶喝“通”了,这一天才舒坦,才有劲头。北京人最喜喝的是花茶,“除著花茶不算茶”,他们认为只有花茶才算是茶,北京人有不少的人竟把茉莉花叫做“茶叶花”。老舍先生作为“老北京”自然也不例外,他也酷爱花茶,自备有上品花茶。汪曾祺在他的散文《寻常茶话》里说:“我不大喜欢花茶,但好的花茶例外,比如老舍先生家的花茶。”
虽说老舍先生喜饮花茶,但不像“老北京”一味偏爱。他喜好茶中上品,不论绿茶、红茶或其他茶类都爱品尝,兼容并蓄。我国各地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祁门红茶”“重庆砣茶”……无不品尝。且茶瘾大,称得上茶中瘾君子,一日三换,早中晚各执一壶。他还有个习惯,爱喝浓茶。在他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写到他家里穷,在他“满月”那天,请不起满月酒,只好以“清茶恭候”宾客。“用小沙壶沏的茶叶末儿,老放在炉口旁边保暖,茶叶很浓,有时候也有点香味。”
老舍好客、喜结交。他移居云南时,一次朋友来聚会,请客吃饭没钱,便烤几罐土茶,围着炭盆品茗叙旧,来个“寒夜客来茶当酒”,品茗清谈,属于真正的文人雅士风度!老舍与冰心友谊情深,老舍常往登门拜访,每逢去冰心家做客,一进门便大声问:“客人来了,茶泡好了没有?”冰心总是不负老舍茶兴,以她家乡福建盛产的茉莉香片款待老舍。浓浓的馥郁花香,老舍闻香品味,啧啧称好。他们茶情之深,茶谊之浓,老舍后来曾写过一首七律赠给冰心夫妇,开头首联是“中年喜到故人家,挥汗频频索好茶。”怀念他们抗战时在重庆艰苦岁月中结下的茶谊。回到北京后,老舍每次外出,见到喜爱的茶叶,总要捎上一些带回北京,分送冰心和他的朋友们。
现代著名文学家林语堂是福建漳州人,受福建功夫茶熏陶而善品茶,他根据自己喝茶经验,提出“三泡”说:“严格地说起来,茶在第二泡时为最妙。第一泡譬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岁女郎,而第三泡则是少妇了。”以佳人喻茶,新颖而富有情趣。明代许次纾也有“三泡”说法,他在《茶趣》中说:“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一文中高扬茶的地位,认为它在国民生活中的作用超过了任何一项同类型的人类发明。因为茶成了国人生活的必需品,以至于“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此处的描述语带双关,在林语堂看来,茶性清静,使人心平气和,和中国的国民性格十分协调。他的另一句名言是“捧着一把茶壶,中国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
说起作家与茶,人们总忘不了秦牧。此人与茶,习惯“超大码型号”,他觉得用小杯子喝不过瘾,是假斯文。很多的人都喜欢看他的文章,可是对他的茶之嗜好,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太多了。
秦牧,著名的岭南籍作家。文学活动涉及很多领域,主要有散文、小说、诗歌、儿童文学和文学理论等。其中尤以散文著称于文坛。名篇有《土地》《花蜜与蜂刺》。秦牧为人善良刚毅、勤奋求实、朴实风趣,品胜嗜好饮茶,为此还写过《敝乡茶事甲天下》等茶散文,蕴含着幽默的家乡茶俗传奇。
故事之一,是关于因饮茶而倾家荡产的传说:有个乞丐到一门大户人家乞讨时,不要钱,不要米,而恳求给一杯好茶。主人是个品茶高手,就着人送一杯好茶到门口,乞丐品尝,却说:“这不过是很平常的茶罢了。”主人听了大惊,立刻吩咐妻子冲了一杯最好的茶,命人送了出去。乞丐喝后评论说:“这是相当好的,不过仍只能算第二等。”并问泡这茶的是不是某姓的娘子。主人听了更惊,就亲自到门前会他,盘诘之下,才知道这乞丐从前原是豪富,因爱好品上等岩茶(旧时最上等的茶叶,有卖到百两银子以上一斤的)而逐渐家道中落衰败,妻子也已离散,现在沦为乞丐,身上仍带着一个古老的茶壶云云。那个妇女,正好是现在这家主人续娶的妻子。主人震惊之余,只好呆望着这个乞丐飘然远去了……
故事之二,是关于茶家对水质的鉴别的。一个善于品茶的老妇命令她的儿子到某处山泉取水,泡功夫茶。儿子因嫌路远,就到附近朋友家座谈,顺便灌满一瓶自来水带回来。谁知泡好茶后,老妇一品味,立刻笑骂道:“小孩子欺骗老人,这哪里是山泉水,这不过是自来水罢了。”
故事之三,是关于以茶会友的。有个潮汕人出差到外地去,遗失了银包,彷徨无计的时候,漫步河滨,刚好见到有几个人在品“功夫茶”,便上前搭讪,要了一杯茶喝之后,和那几个老乡聊起茶经来。这几个立刻引为同调,问明他的困难后,纷纷解囊相助,并结成新交了。
故事之四,是嘲笑不会喝茶的人的。有个男人,买了好茶叶回家,要妻子“做茶”。妻子是外地嫁来的,不懂喝茶,竟把茶叶像烹制针菜一样煮了出来。那男人大怒,动手就打。吵闹声惊动了邻里,一个老太婆过来解劝,抓了一把煮熟的茶叶到口里,咀嚼了几下,不懂装懂地说:“不是还好么!只是没有放盐罢了。”那男人听了,才知道天下还有第二个不懂喝茶的人,不禁转气为笑,一场风波也就平息。
有关茶经的文章
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人认为起于神农氏,有人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才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根据陆羽茶经的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
2023-08-13
茶是中国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茶的发展历史上唐代的陆羽和他所著的《茶经》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前后历时26年,以实地考察茶叶产地32州所获资料和多年研究所得,写成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研究著作《茶经》。《茶经》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等都做了十分详细的论述,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自《茶经》问世后,“饮茶益盛”。《茶经》对世界的茶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23-08-20
我国是茶叶大国,能够叫出名的茶就有一千多种。1959年,全国“十大名茶”评比会评选出了中国十大名茶,它们分别是: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和祁门红茶。西湖龙井茶,因产于中国杭州西湖的龙井茶区而得名。其中公认狮峰所产的龙井茶香味品质最佳。唐代陆羽《茶经》中有关茶产地中提到“苏州长洲县生洞庭山”。庐山云雾是中国著名绿茶之一。......
2023-08-13
所以,陆羽在《茶经》中精心设计了适于烹茶、品饮的二十四器。“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对器的强调和要求正凸显了茶人对品茗的完美追求。中国古代,茶器使用的精细过程,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思想和礼仪于其中。一般茶器需要兼具实用和美感的特性。从备水,到理茶、置茶、品茗和洁净,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要求配备有专门且精致的茶器。其具体设计思想见后章茶道部分。......
2023-08-13
阳羡在唐代被文士们视为世外桃源。陆羽著《茶经》3篇,后世鬻茶者用陶瓷制作陆羽的形象,祀为茶神。历经3年,获得圣阳花、吉祥蕊茶,总共不到5斤,成为茶中绝品。当然,唐代上层社会的茶茗享受,给普通百姓带来了沉重负担。但两年后,唐文宗任命王涯为榷茶使。此诗敏锐地指出了官府为征阳羡茶对百姓的催逼。南唐统治者令取茶之乳作片,称为京、的乳和骨子等,“为时所贵”。苏南地区的茶饮习俗受到京城的影响。......
2023-07-31
清朝中叶官府在此设立茶卡,管束茶农不得私自出售龙角山茶叶,且将雨前茶送往皇宫。光绪《镇海县志》记载:“县南三十里新路西岙之上龙角山产茶绝佳。”并把该诗刻在珍放龙角山茶叶的锡瓶上。如今担负发扬光大龙角山名茶的名气的重任落在北仑区新路林场的肩上。他们不负龙角山茶叶名闻东南亚各国的盛名,将老茶树用高科技手段更新。龙角山名茶在新路林场努力下不负众望,正在荣幸地被传承着。......
2023-09-27
兹将其提倡农业之功效,略为述出。第一项实行爱国主义孟子提倡农业,恢复井田制,即系间接实行爱国主义。此诗之意,即代表人民之心目中,将公事作为前提。孟子提倡井田者,可见人非自力,不许得食,此食力主义,为农业行政上最大之一种主义也。第四项提倡服劳主义孟子论民事(即农事)之不可绥,亦引《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施行农业与养老恤寡之事,颇有密切之关系。......
2023-11-22
草 稿做事前,总得有一个个的轮廓。草稿,看起来模糊凌乱,但它的作用却是明显的。草稿的随意性和低廉性,恰好满足了人们尝试的欲望。我的工作思路多半来源于草稿。在草稿上,任凭你想,任凭你改,大胆去想,反复修改,直至满意为止。这里,草稿就为人们进行尝试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我常常在想,学生的草稿堆里,可能找到一些比优秀的试卷更有价值的东西。草稿是艺术精品的“胚”,也是理想的“种子”。......
2023-1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