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制茶工艺中,有一种说法叫作制茶“三把火”,即杀青、干燥与焙火。在茶叶制作过程中,首先遭遇到的第一把火是“杀青”。不论“炒青”或“蒸青”,都被认为是制茶的第一把火。第二把火是茶制成后,将水分蒸发掉的“干燥”。精制过程中,为补干燥度不足得“覆火”,被列为“干燥”的范围。杀青是杀死叶细胞,停止发酵;干燥度不足用“覆火”加强,焙火后受潮,若只想再改变茶叶的质量特性,则再施以“焙火”。......
2023-08-13
茶是采摘茶树的嫩芽或新叶当原料,经过一连串的制作过程而制成的。现代制茶工艺过程为:采青→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初制茶)→精制→加工→包装→(成品)。
茶只能采摘嫩叶,老叶无法用,这些细嫩的部分,采下来后称为茶青。如果多采一片叶为一芯一叶;多采两片叶为一芯两叶。芽茶类以嫩芽做原料,茶性比较细致;叶茶类以叶做原料,茶性比较粗犷。
茶青采下来后,首先要放在空气中,让它消失一部分的水分,这个过程称为萎凋。萎凋在室外进行的为室外萎凋,在室内进行的为室内萎凋。在室内萎凋的过程中,水分的消失必须透过叶脉有秩序地从叶子边缘或气孔蒸发出来,每部分的细胞都必须消失一部分的水分。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发酵作用。如果失水,叶子晒干晒死造成味薄;如果没有搅拌而积水,则造成苦涩。
萎凋就是静置与浪青交替进行。静置就是放置不动,让水分补给到边缘的地方,当然也让已经可以发酵的部分慢慢发酵;浪青就是搅拌,先是促使水分平均消失,然后借叶子的互相摩擦,促进氧化。
发酵会使茶发生香变,不怎么发酵的,喝起来是股菜香,让它轻轻发酵就会转化成花香。发酵变重后会转化成果香,如果让它尽情的发酵就会变成糖香。香气是发芽、开花、结果的变化。
发酵还会使茶发生色变。香气的变化与颜色的转变是同步进行的:菜香的阶段是绿色;花香的阶段是金黄色;果香的阶段是橘黄色;糖香的阶段是朱红色。
发酵还会使茶发生味变,发酵越小,越接近植物本身的味道;发酵越多,离自然越远,加工的味道越重。
杀青是用高温杀死叶细胞,停止发酵。需用炒青和蒸青工艺。炒青就是下锅炒,也可是滚筒式,炒的茶比较香。市场上的大部分茶都是炒出的;蒸青即用蒸气把茶青蒸熟,蒸的颜色比较翠绿,而且容易保留植物原来的细胞纤维。
杀青过后,要将茶叶像揉面一样的揉捻。揉捻的功用一是揉破叶细胞,以利于冲泡,二是使之成形,三是塑造不同的特性。揉捻包括手揉捻、机揉捻、布揉捻,揉捻的次数越多,茶性就会变的越低沉。揉捻分轻揉捻、中揉捻和重揉捻。轻揉捻制成的茶成条形状,中揉捻制成的茶成半球状,重揉捻制成的茶成全球状。
揉捻完茶就算初步完成,这时要把水分蒸发掉,这个过程称为干燥。干燥分火炉上烘干、手摇式干燥机、自走式干燥机。
干燥过的茶就可以拿来冲泡饮用,可是这种茶外型不好看,品质也还不稳定,一般称为初制茶。
精制茶即在销售之前,最好再经过一番精制。它包括:筛分,即将茶筛分成粗细不同等位;剪切,即需要较细的条形时,可用切碎机将它切碎;拔梗,即将部分散离的茶质分离出来;覆火,即干燥不够时,再干燥一次,也称补火;风选,即将精制过的茶用风来吹,碎末和细片就会分离出来。经过这些程序完成的茶,就是可以上市的精制茶了。
为了使茶更加多样化,可以进行其他深度加工。加工包括薰花、焙火、掺和工艺。
薰花即把新鲜的花和茶拌在一起,经过八小时左右后,茶吸收了花的香,成了花茶,用什么花薰什么茶并没有什么规定,只是要考虑它俩是否合得来,如茉莉茶花与桂花,一个年轻一个成熟。所以茉莉常用在轻揉捻的茶上;桂花常用在中、重揉捻的茶上,如冻顶或铁观音上。
焙火就是把制成的茶用火来烘焙。焙火分炭焙和电焙。焙火越重就越熟,颜色也越深;否则就越生。
掺和就是把花和茶掺在一起,也就是所谓的调味茶,如洛神红茶是把洛神和红茶掺在一起。要分辨调味茶的好坏,就要看它掺和的东西。
在整个制茶工艺流程中,发酵是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发酵程度不一样,制成的茶就南辕北辙;揉捻是第二个重要的过程,揉捻的轻重是塑造茶叶不同的特性;焙火是另一个重要的过程,焙火的高低,是改变成茶的风味。另外,采摘时茶青部位的成熟度,是造成茶叶不同风格的重要因素。
有关茶经的文章
在现代制茶工艺中,有一种说法叫作制茶“三把火”,即杀青、干燥与焙火。在茶叶制作过程中,首先遭遇到的第一把火是“杀青”。不论“炒青”或“蒸青”,都被认为是制茶的第一把火。第二把火是茶制成后,将水分蒸发掉的“干燥”。精制过程中,为补干燥度不足得“覆火”,被列为“干燥”的范围。杀青是杀死叶细胞,停止发酵;干燥度不足用“覆火”加强,焙火后受潮,若只想再改变茶叶的质量特性,则再施以“焙火”。......
2023-08-13
对于唐代制茶过程及使用器具,陆羽在《茶经》中,把团茶的制造方法分为“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焙干的团茶分斤两贯串,如中国古代的铜钱中有圆孔或方孔,可用线贯穿成串,以便贮存或携带,团茶因中间有孔穴,故可穿成一串,较利于运销。团茶的贮藏是件重要的工作,若收藏不当则茶味将大受影响。制茶工艺到了宋代,人们对茶的质量更为讲究,宋帝皆嗜茶饮。......
2023-08-13
冒口 根据铁素体球墨铸铁呈糊状凝固的结晶特征,碳、硅含量较高,凝固过程中将析出大量石墨而产生较大的体积膨胀。提高冷却速度的主要有效措施为:1)在上、下平面设置外冷铁,如图6-18中的件5。2)在上、下平面设置暗冷铁,即采用厚度较大的铸铁冷铁,在冷铁的工作表面上保持厚度为8~12mm的砂层。根据上述工艺生产的铸态铁素体球墨铸铁分配器壳体,获得了优质效果,具有良好的铸态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
2023-07-02
四、浇注系统1.浇注系统的主要设计要求根据大型床身的结构特征,浇注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以下主要基本要求:1)大型床身重要的厚壁大平面均处于铸型底部,多组较复杂的大型筋板砂芯均组装于上半铸型中。......
2023-07-02
图6-1 大型链轮箱体铸造工艺示意图1—直浇道 2—横浇道 3—内浇道(多层) 4—出气冒口 5—出气孔二、分型面根据链轮箱体外形的结构特点及所确定的浇注位置,无论是采用实体模样或是组芯造型,均设计成上、下两道分型面,以便于组芯操作。......
2023-07-02
因此,被粘铸钢件表面的清洁度及表面处理是决定黏结剂与铸钢件连接接头的强度和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表214 黏结剂配比及固化时间参照表4.固化固化又称硬化,是黏结剂通过溶剂挥发,熔体冷却、乳液凝聚的物理作用或交联、接枝、缩聚、加聚的化学作用,使其变为固体,并且有一定强度的过程。......
2023-06-28
茶氨酸是一种天然的氨基酸,存在于茶叶中。茶氨酸是多极化合物,等电点5.83,也就是p H>5.8整个分子显负性,p H<5.8整个分子就显正性。为了延长保留时间、提高分离效果,本方法使用癸烷基磺酸钠作离子对加在移动相里,p H 调节至2.0。②样品液的配制:称取一定量碾碎的含有约20 mg茶氨酸的样品,转入50 mL容量瓶中,加入30 m L水,振荡2 min,超声15 min,再加水至刻度,摇匀后离心5 min,吸取上层清液即可注射。......
2023-07-02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以及利用茶叶的国家,是茶的发源地和茶文化的鼻祖。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唐代之后茶的发展。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茶叶产量迅速递增,有力地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由于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中国在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失败。......
2023-07-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