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茶具是用黏土烧制的饮茶用具,可分为泥质和夹砂两大类。至唐代,经陆羽倡导,茶具逐渐从酒食具中完全分离,形成独立系统。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早在北宋初期就已经成为独树一帜的优秀茶具,明代大为流行。唐宋以来,陶瓷茶具明显取代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这还与唐宋陶瓷工艺生产的发展直接有关。一言蔽之,唐宋陶瓷工艺的兴起是唐宋茶具改进与发展的根本原因。目前紫砂茶具品种已由原来的四五十种增加到六百多种。......
2023-08-13
要想泡一壶好茶,茶、水、火、器四者配合得当才可以,其中“器”即是指“茶具”,茶具不仅是泡茶的必需物品,而且有助于提高茶叶的色香味。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既有实用价值,又富艺术之美。所以,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
现在,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茶具中的“主茶具”是如何构成的。
1.茶壶
茶壶是用以泡茶的器具。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盖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细部。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
(1)茶壶以把划分:
侧提壶:壶把为耳状,在壶嘴的对面。
提梁壶:壶把在盖上方为虹状者。
飞天壶:壶把在壶身一侧上方为彩带飞舞状。
握把壶:壶把圆直形,与壶身呈90°。
无把壶:壶把省略,手持壶身头部倒茶。
(2)茶壶以盖划分:
压盖:盖平压在壶口之上,壶口不外露。
嵌盖:盖嵌入壶内,盖沿与壶口平。
截盖: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只显截缝。
茶壶以底划分:
捺底:将壶底心捺成内凹状,不另加足。
钉足:在壶底上加上三颗外突的足。
加底:在壶底四周加一圈足。
茶壶以有无滤胆分:
普通壶:上述的各种茶壶,无滤胆。
滤壶:在上述的各种茶壶中,壶口安放一只直桶形的滤胆或滤网,使茶渣与茶汤分开。
(3)茶壶以形状分:
筋纹形:犹如植物中弧形叶脉状筋纹,在壶的外壁上有凹形的纹线,称之为筋,而筋与筋之间的壁隆起,有圆泽感。
几何形:以几何图形为造型,如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球形、椭圆形、圆柱形、梯形等。
仿生形:又称自然形,仿各种动、植物造型、如南瓜壶、梅桩壶、松干壶、桃子壶、花瓣形壶等等。
书画形:在制成的壶上,刻凿出文字诗句或人物、山水、花鸟等。
2.茶船
茶船是放茶壶的垫底茶具。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茶船的分类主要有以下三种:
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侧平视茶壶形态完全展现出来。
碗状:船沿高耸,侧平视只见茶壶上半部。
夹层状:茶船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并有出水口,使夹层中的积聚之水容易倒出。
3.茶盅
茶盅亦称茶海。盛放泡好的茶汤之分茶器具。因有均匀茶汤浓度的功能,故亦称公平杯。茶盅有以下几种分类:
壶形盅:以茶壶代替用之。
无把盅:将壶把省略,为区别于无把壶,常将壶口向外延拉成一翻边,以代替把手提着倒水。
简式盅:无盖,从盅身拉出一个简单的倒水口,有把或无把。
4.小茶杯
小茶杯是盛放泡好的茶汤并饮用的器具。
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状。
敞口杯:杯口大于杯底,也称盏形杯。
直口杯:杯口与杯底同大,也称桶形杯。
收口杯:杯口小于杯底,也称鼓形杯。
把杯:附加把手的茶杯。
盖杯:附加盖子的茶杯,有把或无把。
5.闻香杯
闻香杯是盛放泡好的茶汤,倒入品茗杯后,闻嗅留在杯底余香之器具。
6.杯托
杯托是放置茶杯的垫底器具。
盘形:托沿矮小呈盘状。
碗形:托沿高耸,茶杯下部被托包围。
高脚形:杯托下有一圆柱脚。
圈形:杯托中心留一空洞,洞沿上下有竖边,上固定杯底,下为托足。
7.盖置
盖置是放置壶盖、盅盖、杯盖的器物,既保持盖子清洁,又避免沾湿桌面,盖置的分类有:
托垫式:形似盘式杯托。
支撑式:圆柱状物,从盖子中心点支撑住盖;或筒状物,从盖子四周支撑。
8.茶碗
茶碗是泡茶器具,或盛放茶汤作饮用工具,茶碗的分类有:
圆底:碗底呈圆形。
尖底:碗底呈圆锥形,常称为茶盏。
9.盖碗
盖碗由盖、碗、托三部件组成,泡饮合用器具或可单用。
10.大茶杯
大茶杯是泡饮合用器具。多为长桶形,有把或无把,有盖或无盖。
11.同心杯
同心杯是大茶杯中的一只滤胆,将茶渣分离出来。
12.冲泡盅
冲泡盅的作用是用以冲泡茶叶的杯状物,盅口留一缺口为出水口,或杯盖连接一滤网,中轴可以上下提压如活塞状,既可使冲泡的茶汤均匀,又可以使渣与茶汤分开。
另外,泡茶、饮茶时所需的各种辅助用品,可方便操作,提升饮茶时的环境氛围。
1.桌布
铺在桌面并向四周下垂的饰物,可用各种纤维织物制成。
2.泡茶巾
铺于个人泡茶席上的织物或覆盖于洁具、干燥后的壶杯等茶具上。常用棉、丝织物制成。
3.茶盘
摆置茶具,用以泡茶的基底。用竹、木、金属、陶瓷、石等制成,有规则形、自然形、排水形等多种。
4.茶巾
用以擦洗、抹拭茶具的棉织物;或用作抹干泡茶、分茶时溅出的水滴;托垫壶底;吸干壶底、杯底之残水。
5.茶巾盘
放置茶巾的用具。竹、木、金属、搪瓷等均可制作。
6.奉茶盘
以之盛放茶杯、茶碗、茶具、茶食等,恭敬地端送给品茶者,显得洁净而高雅。
7.茶匙
从贮茶器中取干茶之工具,或在饮用添加茶叶时作搅拌用,常与茶荷搭配使用。
8.茶荷
古时称茶则,是控制置茶量的器皿,用竹、木、陶、瓷、锡等制成。同时可作观看干茶样和置茶分样用。
9.茶针
用于疏通壶嘴,防止茶叶阻塞,使出水流畅的工具,多以竹木制成。
10.茶箸
泡头一道茶时,刮去壶口泡沫之具,形同筷子,也用于夹出茶渣,在配合泡茶时亦可用于搅拌茶汤。
11.渣匙
从泡茶器具中取出茶渣的用具,常与茶针相连,即一端为茶针,另一端为渣匙,用竹、木制成。
12.箸匙筒
插放箸、匙、茶针等用的有底筒状物。
13.茶拂
用以刷除茶荷上所沾茶末之具。
14.计时器
用以计算泡茶时间的工具,有定时钟和电子秒表,以可计秒的为佳。
15.茶食盘
置放茶食的用具,用瓷、竹、金属等制成。
16.茶叉
取食茶食用具,金属、竹、木制。
17.餐巾纸
垫取茶食、擦手、抹拭杯沿用。
18.消毒柜
用以烘干茶具和消毒灭菌。
19.盛运器
提柜:用以放置泡茶用具及茶样罐的木柜,门为抽屉式,内分格或安放小抽屉。可携带外出泡茶用。
都篮:竹编的有盖提篮,放置泡茶用具及茶样罐等,可携带外出泡茶。
提袋:携带泡茶用具及茶样罐、泡茶巾、坐垫等物的多用袋,用人造革、帆布等制成的背带式袋子。
包壶巾:用以保护壶、盅、杯等的包装布,以厚实而柔软的织物制成,四角缝有雌雄搭扣。
杯套:用柔软的织物制成,套于杯外。
20.泡茶席
茶车:可以移动的泡茶桌子,不泡茶时可将两侧台面放下,搁架向对关闭,桌身即成一柜,柜内分格,放置必备泡茶器具及用品。
茶桌:用于泡茶的桌子。长约150厘米,宽60~80厘米。
茶席:用以泡茶的地面。
茶凳:泡茶时的坐凳,高低应与茶车或茶桌相配。
坐垫:在炕桌上或地上泡茶时,用于坐、跪的柔软垫物。大小为60厘米×60厘米的方形物,或60厘米×45厘米的长方形物,为方便携带,可制成折叠式。
21.茶室用品
屏风:遮挡非泡茶区域或作装饰用。
茶挂:挂在墙上营造气氛的书画艺术作品。
花器:插花用的瓶、篓、篮、盆等物。
有关茶经的文章
陶茶具是用黏土烧制的饮茶用具,可分为泥质和夹砂两大类。至唐代,经陆羽倡导,茶具逐渐从酒食具中完全分离,形成独立系统。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早在北宋初期就已经成为独树一帜的优秀茶具,明代大为流行。唐宋以来,陶瓷茶具明显取代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这还与唐宋陶瓷工艺生产的发展直接有关。一言蔽之,唐宋陶瓷工艺的兴起是唐宋茶具改进与发展的根本原因。目前紫砂茶具品种已由原来的四五十种增加到六百多种。......
2023-08-13
学习目标●能根据茶叶及茶具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茶具为宾客泡茶。一般而言,择具泡茶应遵循如下原则:第一,选择茶具因地制宜。根据茶具表面的温度确定其导热性能。任务评分资料库茶具选择技能评判表续表......
2023-07-27
由于搪瓷茶具经久耐用,携带方便,实用性强,在50年代~60年代我国各地较为流行,以后又为其他茶具所替代。茶具的优劣,对茶汤质量和品饮者的心情,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一般来说,现在通行的各类茶具中以瓷器茶具、陶器茶具最好,玻璃茶具次之,搪瓷茶具再次之。因此冲泡乌龙茶使用陶器茶具最为适合。至于其他茶具,如搪瓷茶具,虽在欣赏价值方面有所不足,但也经久耐用,携带方便,适宜于工厂车间、工地及旅行时使用。......
2023-08-13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出示陶土茶具并行茶。在众多陶土茶具中,宜兴的紫砂茶具是其中的佼佼者。下面每四人为一小组对陶土茶具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可以摸一摸、看一看,并选代表上前汇报。认识茶具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陶土茶具的发现、发展、使用过程,了解中国茶具的发展史。......
2023-07-26
茶垢对人体健康是极为不利的。现代常用的茶具保养已经成为一门学问,不同的茶具,有不同的保养方法,如紫砂茶壶,就有其特殊的保养要求。然而,对于常用陶瓷茶具泡茶的朋友而言,也经常遇到这样的小烦恼:喝完茶后,没有马上清洗的茶具容易沾上茶渍。那么,陶瓷茶具的保养和清洗是否有诀窍呢?据了解,很多人都会用钢丝球(清洁球)或是干丝瓜瓤等清洗工具刷洗陶瓷茶具,清洗的效果也还不错。......
2023-08-13
(三)动手实践,感悟了解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并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瓷质茶具泡茶,以便观察茶汤颜色的变化。冲泡时,白瓷杯能快速散热,避免烫伤茶叶,延缓茶味释放速度,而且还可以平衡茶汤温度,保持茶味。......
2023-07-26
从出土越窑茶具看浙东茶文化的兴盛徐学敏茶具,是指加工泡饮茶叶的用具。宁波博物馆藏有一件国家一级文物“越窑秘色瓷荷形托盏”,堪称茶盏极品。1988年日本福冈鸿胪寺遗址也出土了越窑青瓷茶碾轮,研究确认是从宁波输入的。......
2024-10-28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教师提问:你最喜欢的茶具是什么?茶具有冷色调和暖色调之分。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元素。(五)生活建议,品味体验在茶体验区摆放不同材质的茶具,举办一个小型的茶具博览会。......
2023-07-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