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博物馆文创产业问题及发展思路

博物馆文创产业问题及发展思路

【摘要】:国内博物馆大多已经认识到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是扩展博物馆资源、提高博物馆文化影响力、拓展博物馆品牌、创造销售收入的重要因素,在文创产业的发展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博物馆的文创产业尚未完全市场化,仍存在深层次的体制与机制问题。总体而言,文化创意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创意和多层次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因此,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国内博物馆大多已经认识到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是扩展博物馆资源、提高博物馆文化影响力、拓展博物馆品牌、创造销售收入的重要因素,在文创产业的发展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整体而言,当前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现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经营仍处于借鉴和模仿阶段,产业规模偏小,文化影响力不大,在文化产业和大众消费体系中缺乏竞争力。大多数资源丰厚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之路仍蹒跚而行,偏远地区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依旧停留在简单的创意设计阶段。此外,绝大多数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没有根据市场需求、消费特点,对博物馆文物和文化进行深入的发掘研究,仅仅在区别博物馆标识、颜色、材质、功能和形状等方面采用“拿来主义”,产品种类较少且缺少创意和深层次内涵,甚至在产品设计和制作方面存在粗糙现象,有损博物馆高雅、精致、有内涵的文化形象。

我国博物馆的文创产业尚未完全市场化,仍存在深层次的体制与机制问题。自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政策以来,其运营资金完全来源于国家或地方的财政拨款,且规定全部拨款要专款专用,拨付的资金多投入于基础建设、文物保管、陈列展览等方面,文创产业发展方面缺失。同时,当前国内绝大多数博物馆的选人和用人机制是基于博物馆传统的保管、陈列等职能展开,导致缺乏具有丰富专业知识、敏锐市场意识、懂得市场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是发展博物馆文创产业所面临的人力资源方面的短板。

总体而言,文化创意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创意和多层次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此外,大部分国内博物馆尚未走出传统机制的保守模式,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管理与激励机制滞后,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和扶持政策,研发和经营整体水平还不高。因此,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