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传统文化元素符号的应用原则

传统文化元素符号的应用原则

【摘要】:设计师将传统元素应用于文化创意产品中不仅要传递元素的信息和寓意,还要用这种“隐喻、象征”的艺术手法,来加强产品及产品之间的物与物的联系。传统元素符号作用于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中,就是一种有“意味”的设计方式,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还满足了其情感需求[1]。另外,传统元素符号中的审美情感和艺术审美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又是相同的,能够影响人的情绪,让人产生美的享受与感动。

(一)区域民族性原则

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能够促使区域民族文化不再成为少数民族的“私产”,对原有封闭、落后的民族地区是一种有效的激活方式。能够改变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自己内部所享用,为本乡或本族的普通百姓服务的生活所需的模式,将原先的乡土性质进行提升,突破随民俗生活自然传习的惯性并打破时空的界限,作为文化创意产品被他族的人群所接受。作为“自用”功能的延伸,传统文化元素符号与文化创意产品的结合,是民族文化在“他用”中的体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消除了对民族地区原有认知上的“神秘感”,也孕育出文化内部新的动力和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原有的自然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民族地区的“物质产物”不再是孤立的,为服务小群体而存在的,而是以一种产业化、商品化的表现形式展示出来。而传统文化元素符号是伴随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而发展,二者属于伴生关系,相辅相成。融入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符号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灵魂与核心,其独特的性质及功能,也符合现今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

(二)认知性原则

从起初的“师法自然”到“和谐共生”等思想,都体现了生命与自然之间的共性,共性的特点贯穿着文化创意产品的始终。传统文化元素要经过选用、提取、再造、组合等步骤才能应用于文化创意产品上,这个过程的首要任务是对传统文化元素符号的本身进行认知,对文化内涵进行分辨。

而这个认知关系也构成了功能与形式二者之间的平衡。二者之间的强弱关系也会如“蝴蝶效应”一般,影响人们对于文化创意产品的不同审美需求,也造就了如今极致的简约和繁复的奢华这些不同的审美态度并存的局面。

(三)审美及指示原则

1.指示功能

传统文化元素符号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使用传统文化元素符号的过程中势必会传递某种信息和寓意。在一定程度上,传统文化元素符号是文化创意产品的附属品。设计师将传统元素应用于文化创意产品中不仅要传递元素的信息和寓意,还要用这种“隐喻、象征”的艺术手法,来加强产品及产品之间的物与物的联系。元素符号之所以能传递寓意,是因为文化创意产品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符号系统,是具有表现与语言等功能的综合系统。

2.审美情感功能

美学家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在《艺术》一文中指出:“一种艺术品的根本性质是有意味的形式。”传统元素符号作用于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中,就是一种有“意味”的设计方式,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还满足了其情感需求[1]。另外,传统元素符号中的审美情感和艺术审美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又是相同的,能够影响人的情绪,让人产生美的享受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