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茶人认为“水为茶之母”。对于烹茶用水,历代茶人都有所论述。所取用的矿泉水在保质期内。[操作说明]观察茶汤颜色,嗅闻茶汤气味,品饮茶汤。根据茶汤的颜色、香味、口感三方面的比较结果确定泡茶用水。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辑泡茶用水选择的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展示。思考与实践1.泡茶用水的水质是否会影响茶汤的色泽与口感?任务评分资料库泡茶用水选择技能评判表续表......
2023-07-27
茶作为一种饮料,其饮用价值是通过水的溶解而实现的,因此水的优劣直接影响茶汤的质量。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叶冲泡水的选择,甚至把“石泉佳茗”视为“人生清福”。在古籍中有许多篇章与专著,论述茶与水的关系,较有代表性的有唐代陆羽的《茶经》、张又新的《烹茶水记》,宋代欧阳修的《大明水记》、宋徽宗赵估的《大观茶论》、叶清臣的《述煮茶小品》,明代徐献忠的《水品》、田艺蘅的《煮泉小品》,清代汤蠹仙的《泉谱》、陆廷灿的《续茶经》以及梁章钜的《归田琐记》卷七“品泉”等。其中在《茶经·五茶之煮》中,总结了唐以前煮茶的经验:“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并说取山中泉水时,要选择白色石隙中涌出的泉水,而水出源头时,又有石池盖水,再由石池中缓缓流出的最好。喷涌而出或飞流直下的水“勿食之”,若常饮用“令人有颈疾”。不畅通的死水,即使再清冷,也不能饮用。江水要取离居民点较远的水,井水要用人们常来汲取的井水。古人对泡茶用水的选择,归纳起来是两条标准:一是水质;二是水味。关于水质包括三个方面,即要求清、活、轻。清是对浊而言,要求水澄之无垢,搅之不浊;活是对死而言,要求有源有流,不是静止的死水;轻是对重而言,好水质地轻,浮于上,劣水质地重,沉于下。烹茶的水要清,是古人的最基本要求。明代田艺蘅说水之清是“朗也,静也,澄水之貌”,把“清明不淆”的水称为“灵水”。饮用水应当质地洁净,烹茶用水尤应清净。明代熊明还在《罗公茶记》中说:“烹茶,水之功居大。”水不洁净则茶汤浑浊,难以入人眼。水质清洁而无杂质且透明无色,才能显出茶色。宋代斗茶的茶汤以白而稍带青色为好,就是以水的清洁作为斗茶用水的第一标准,要取“山泉之清洁者”。宋徽宗说,有的江河之水有“鱼鳖之腥,泥泞之污”,这样的水,“虽轻、甘无取”。为了达到清洁的目的,除了注意选择水泉以外,还很注意水的存放,常在水坛里放人白石等物,以澄清水中杂质。饮茶用水以清为首,才能做到活、轻、甘冽。直到今天,日常饮用水的最低要求也是如此。
烹茶的水要活,古人更有深刻的认识。苏东坡曾在《汲江煎茶》诗中日:“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深瓮,小勺分江入夜瓶。”苏东坡深知茶非活水则不能发挥其固有品质。田艺蘅也说:“泉不活者,食之有害。”激流瀑布之水最活,但古人并不主张用来煎茶。明代顾元庆在《茶话》中说:“山水乳泉漫流者为上,瀑涌湍激勿食。”古人认为这种水“气盛而脉涌”,没有中和醇厚之气,与茶质不相合。
烹茶用水还要以轻为好。水之轻、重,与现代科学中所说的软水、硬水有相似之处,只不过说得比较直观。现代科学中的软水、硬水则是通过化学分析手段来鉴别的。在现代科学中,以每升水含有8毫克以上钙镁离子的称为硬水,反之为软水。实践证明,用软水泡茶,茶汤的色、香、味三者都佳;用硬水泡茶,则茶汤变色,香味大减。水的轻、重还包括水中其他矿物成分,如盐溶液、碱性溶液都能增加水的重量。用含铁、碱过多的水泡茶,茶汤上会浮起一层发亮的“锈油”,茶味也会变涩。现代科学还证明,自然界中的水,只有雪水、雨水才是纯软水,因此古人最喜爱用这种“天泉”烹茶,是有科学道理的。水质较好的泉水、江水虽不是纯软水,但这种水无杂质,水中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在烧煮过程中,经高温分解沉淀后,形成“水垢”沉入壶底,也变成了软水。由此可见,古人论水质的优劣,以水的轻、重作为一种标准是很有道理的。
关于水味,包括两个方面,即要求甘和冽(清冷)。甘是指水含于口中有甜美感,无咸和苦味;冽是指水在口中使人有清凉感。明代屠隆说:“凡水泉不甘,能损茶味。”自然界的水,有甘甜与苦涩之分,用舌尖舔尝一下,口颊之间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古人说雨水饶甜味,而又以江南梅雨时的雨水最甜。明代罗凛在《茶解》中说:“梅雨如膏,万物赖以滋养,其味独甘,梅后便不堪饮。”水的冷冽,也是烹茶时用水所讲究的。古人说,水“不寒则烦躁,而味必啬”,啬就是涩的意思。关于水的冷冽,古人最推崇冰水和雪水。用雪水煎茶,一是取其甘甜,二是取其清冷。陆羽品水,也列出雪水。白居易《晚起》诗中有“融雪煎香茗”之句。宋人丁谓《煎茶》诗,记载他得到建安(今福建)名茶,舍不得随便饮用,“痛惜藏书箧,坚留待雪天”。清人吴我鸥《雪水煎茶》诗:“绝胜江心水,飞花注满瓯。纤芽排夜试,古瓮隔年留。”用的是隔年雪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用水(也包括泡茶)的认识逐步完善,提出了科学的水质标准与卫生标准。1976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了生活用水的四项指标:
第一为感官指标。色度不得超过15度,并不得有其他异色;浑度不得超过5度;不得有异臭异味;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
第二为化学指标。pH值为6.5~8.5,总硬度不高于25度,要求氧化钙不超过250毫克/升,铁不超过0.3毫克/升,锰不超过0.1毫克/升,铜不超过1.0毫克/升,锌不超过1.0毫克/升,挥发酚类不超过0.002毫克/升,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不超过0.3毫克/升。
第三为毒理学指标。氟化物不超过1.0毫克/升(适宜浓度为0.5毫克~1.0毫克/升),氰化物不超过0.05毫克/升,铅不超过0.1毫克/升,砷不超过0.04毫克/升,硒不超过0.01毫克/升,镉不超过0.01毫克/升,汞不超过0.001毫克/升,铬(6价)不超过0.05毫克/升。
第四为细菌学指标。细菌总数在1毫升水中不得超过100个,大肠菌群在1升水中不超过3个。
泡茶用水,一般都用天然水。天然水按其来源可分为泉水(山水)、溪水、江水(河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等。泡茶,首先是山泉水或溪水为最好;其次是江(河)水、湖水和井水。自来水是通过工业净化的,也属于天然水。据科学家的不断研究分析,发现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是组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多数能在冲泡过程中溶解于水,从而组成了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
有关香远益清茶的文章
古代茶人认为“水为茶之母”。对于烹茶用水,历代茶人都有所论述。所取用的矿泉水在保质期内。[操作说明]观察茶汤颜色,嗅闻茶汤气味,品饮茶汤。根据茶汤的颜色、香味、口感三方面的比较结果确定泡茶用水。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辑泡茶用水选择的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展示。思考与实践1.泡茶用水的水质是否会影响茶汤的色泽与口感?任务评分资料库泡茶用水选择技能评判表续表......
2023-07-27
稻米直链淀粉分子与脂肪易形成螺旋状结构,表现出遇热稳定的性质,并能截留脂肪酸和烃类物质。淀粉的吸水膨胀能力,则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升高逐渐降低,当直链淀粉含量为60%时达最低值。不溶性直链淀粉主要是直链淀粉与脂类及其他物质的复合物,二者的比例不同会影响稻米的品质,而且发现不溶性直链淀粉与大米的蒸煮特性有关。直链淀粉可使淀粉发泡产品的密度下降、硬度增大,而剪切度下降。......
2023-06-20
§4.1药品包装药品包装按在流通领域中的作用,可分为内包装和外包装两大类。优质的药品包装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药品的破损,提高药品的保护功能,保证药品的有效期。药品包装的材料与结构形式,尤其是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对保证药品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药品容器包装材料的正确选择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2023-11-29
再次就是失眠诱发其他的疾病。睡眠不好免疫力不免低下,因而容易罹患感冒、支气管炎等,也会诱发其他疾病的发作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便秘等。观察表明,术后得不到充分睡眠的患者,伤口愈合差,身体恢复也慢。最后是失眠导致的生长发育滞缓和亚健康。......
2023-11-23
从腊熟期开始,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随着收获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到了黄熟期蛋白质含量和整精米率达到最高值,之后又会下降。随着收获时间的延长,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亦会增加,反而米粒长度随着收获时间延长而降低。姜萍等研究发现,随着收获时期的推迟,日平均温度逐渐下降,蛋白质含量也逐渐增加,到黄熟期时较高。......
2023-06-20
第6章和第7章将详细讨论颜色等各种光学特性,本节仅介绍与封装有关的特性。制造商会给出额定电流且热沉温度保持25℃条件下的可视光发射光谱。CCT约为6000K相当于太阳发射光谱,因为其中蓝光较红光和绿光占主导地位,所以被称为冷光。在5.2节已经指出,不同的封装工艺使磷光体材料沉积的保形程度或高或低。所以磷光体材料的精确控制和设计有助于控制光发射比色品质的均匀性,这一点仍是LED封装的弱点。......
2023-06-15
工序集中就是零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工序内完成,而每一道工序的加工内容却比较多;工序分散则相反,整个工艺过程中工序数量多,而每一道工序的加工内容则比较少。在拟订工艺路线时,工序是集中还是分散,即工序数量是多还是少,主要取决于生产规模和零件的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大批量生产时,既可采用多刀、多轴等高效率机床将工序集中,也可将工序分散后组织流水线生产。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倾向于工序集中。......
2023-06-29
在以后的刀年里,群众的意见又发生了无数次变化。目前,群体中易变的意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这有三个不同的原因。于是,群体的意见越来越倾向于变成政治的最高指导原则。当然,它仍然有相当大的影响,然而这不过是因为它只一味反映群众的意见及其不断的变化。今天,密切关注各种意见,已经成为报社和政府的第一要务。不存在任何引导意见的力量,再加上普遍信仰的毁灭,其最终结果就是对一切秩序......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