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物联网对于数据传输速度以及数据处理速度要求更高。2009年8月,时任我国总理的温家宝提出了“感知中国”的概念,把我国物联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推向了高潮。私有物联网一般是为单一机构内部提供服务的,多数运用在内网中。混合物联网是上述两种及以上物联网的组合,但后台有统一运维实体。现有的物联网类似于仿生学,一共可分为三层: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
2023-08-13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和失效,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按照发生的频率和损失大小,巴塞尔委员会将操作风险分为七类:(1)内部欺诈。有机构内部人员参与的诈骗、盗用资产、违犯法律以及公司的规章制度的行为。(2)外部欺诈。第三方的诈骗、盗用资产、违犯法律的行为。(3)雇用合同以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由于不履行合同,或者不符合劳动健康、安全法规所引起的赔偿要求。(4)客户、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引起的风险事件。有意或无意造成的无法满足某一顾客的特定需求,或者是由于产品的性质、设计问题造成的失误。(5)有形资产的损失。由于灾难性事件或其他事件引起的有形资产的损坏或损失。(6)经营中断和系统出错。例如,软件或者硬件错误、通信问题以及设备老化。(7)涉及执行、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管理的风险事件。例如,交易失败、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失败、交易数据输入错误、未经批准访问客户账户,以及卖方纠纷等。
传统金融操作风险发生概率在0和1之间,风险损失由0趋向于无穷大。物联网的发展对于操作风险防控是一把“双刃剑”。物联网金融模式的操作风险处于0和1的“两极端”分布,风险损失服从离散型的0,1二项分布。
一方面,物联网金融增强了数据的客观性,很大程度上由物与物连接,交互反馈。这避免了人工录入、收集、分析的环节,而且物联网金融模式可发挥智能管理优势,将成为风险管理的“千里眼”“顺风耳”,实现覆盖各业务条线、产品条线、营业场所的“全方位”防控,提高操作风险防控水平,从而使操作风险损失趋于零。例如,通过RFID识别等技术,可对工作人员和来访人员进行管理,监控现金柜、库房、机房等重要资产设备,提高了安防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物联网金融模式潜藏操作风险引爆点。由于物联网实现了“万物互联”,风险的“触发点”更多,加上传播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深、传染速度更快,一旦发生操作风险事件,将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产生绝对的操作风险,即操作风险发生,风险损失趋向于无穷大。
虽然理论上物联网万物互联的特点使得操作风险损失有趋于无穷大的可能,但从物联网金融的实际应用来看,物联网技术的运用更多的是使业务操作风险有效降低,使操作风险损失趋于0。
例如物联网金融下供应链融资业务中操作风险分为线下操作风险和线上操作风险。首先,在传统供应链融资中,线下授信审查和线下质押物监管会产生相应的操作风险。线下授信审查中,审查人一般以审查报告的形式提交结果,审查人的经验和道德责任水平等对检查结果有重要影响;质押物的线下监管中,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常处于异地,常要委托物流企业做全程质押监管,但对物流企业监督不足,质押物监管过程存在较多操作风险。物联网金融是一种“让物品说话”的金融模式,可以通过视频采集、条码识别、智能定位等多项数据采集技术控制上述操作风险。其次,供应链融资业务线上操作风险较大,存在人员、操作、系统和外部事件等操作风险。如由于线上操作人员权限划分不明、能力不足所产生的操作不当;由原始的“单体授信”到互联网金融的“批量准入”,使得授信操作准确度降低;出现系统之间数据互换的准确度和及时度不足等等问题。物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供应链融资操作系统,其智能的授信决策功能、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规范、容错和错误预警机制以及各类系统无缝对接算法能够有效预防上述风险。
可见,物联网金融的发展和应用使得金融业务中操作风险呈现“两极端”,要么不存在操作风险,风险损失为0,要么发生操作风险事件,风险损失趋于无穷大。而在“两极端”操作风险的基础上,取值概率极大地偏向0端,即可极大地降低操作风险发生概率。
有关物联网金融发展及应用前景研究的文章
所以物联网对于数据传输速度以及数据处理速度要求更高。2009年8月,时任我国总理的温家宝提出了“感知中国”的概念,把我国物联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推向了高潮。私有物联网一般是为单一机构内部提供服务的,多数运用在内网中。混合物联网是上述两种及以上物联网的组合,但后台有统一运维实体。现有的物联网类似于仿生学,一共可分为三层: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
2023-08-13
物联网使得每个实体都成为虚拟世界和实体世界融合形成的新的价值体,每个价值体都可以在某个时空场景体现自己的价值。物联网的价值交换体系,助推了“一切皆证券”。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是证券的交易平台,它因全程感知的物联网管理体系的作用而变得十分简单,无人控制、自主运营、全程无遗漏。......
2023-08-13
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方面的创新,金融科技将全面应用于支付结算、零售银行、财富管理等领域,金融与科技正在不断地进行深层次的融合。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投顾等新技术伴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而得以广泛应用,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充分发挥了聚集信息的功能,促进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行业提供信息互联互通服务。金融科技公司与银行业之间的竞争使得价格信号能够较为灵敏地发挥作用。......
2023-08-13
(二)物联网金融与区块链金融区块链金融的定义很简单,即利用区块链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三)物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普惠金融这一概念最早由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行业的日趋完善,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从这个角度看,物联网金融正是契合了当下普惠金融的理念和政策倾向。物联网金融以其几乎无死角的覆盖能力,为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小微和涉农等薄弱领域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
2023-08-13
物联网金融等一些与新一代科学技术结合紧密的金融服务模式能够改变传统的以资产决定信用的逻辑,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评估来真实可靠地决定信用。只有这种由过去的因变量逐渐前置为自变量的内生性响应-反馈机制,才能让信用真正长久地建立于金融市场,让金融市场有序、有活力、有生命力。......
2023-08-13
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具有应用环境广泛、数据收集高效、信息传递及时等优势,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将供应链上的企业串联在一起,使企业间的信息能够共享,形成一个物联网信息系统。总的来说,将物联网技术引入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来,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约束和风险,而且在业务成本与风险方面都会给供应链金融业务带来重要影响。......
2023-08-13
为在未来物联网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欧盟近年来极力鼓励和促进欧盟各成员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并将发展物联网作为推动欧盟数字经济的重要动力。2009年6月18日,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欧盟希望通过该计划来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物联网管理框架,进而引领全球物联网产业向前发展。......
2023-08-13
要讨论物联网金融的特征,当然离不开物联网的特点。物联网金融的第一个特征,即是“确认信息价值”。当部分信息在物联网的改造下拥有了真实性、唯一性和可靠性之后,这些信息就不再是单纯的信息,而是成为“信用”,这就是物联网金融的第二个特征,即优化信用结构。物联网金融的第三个特征便是提高金融效率。......
2023-08-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