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物联网金融特征及应用前景

物联网金融特征及应用前景

【摘要】:要讨论物联网金融的特征,当然离不开物联网的特点。物联网金融的第一个特征,即是“确认信息价值”。当部分信息在物联网的改造下拥有了真实性、唯一性和可靠性之后,这些信息就不再是单纯的信息,而是成为“信用”,这就是物联网金融的第二个特征,即优化信用结构。物联网金融的第三个特征便是提高金融效率。

要讨论物联网金融的特征,当然离不开物联网的特点。作为以物联网为载体建立起来的全新金融体系与模式,物联网的特点从一开始就刻在了物联网金融的DNA上。因此,在介绍物联网金融的特征之前,我们先来讨论物联网有哪些显著特点,并与其他金融技术有何区别。

物联网的第一个特点便是全面感知。顾名思义,对于志在实现“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来说,尽可能多地去收集客观世界的信息,便是其需要迈出的第一步。物联网通过各类传感设施,对客观世界进行观察从而获取信息,抑或是通过传感器之间的通力合作,来全方位地获取客观世界的可用信息。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声音、图像、温度、压力、电磁信号等信息均可被物联网采集和感知,并转换成可供传输的电子数字信号

物联网的第二个特点便是即时传输。由于物联网传感器的存在,信息的采集得以全天候不间断进行,而数据的传输也得益于发达的互联网络能够实现实时有效的传递。同时,由于各类电子信息处理设备的存在,物联网中各类信息已经可以摆脱人力而实现自由的双向传递,省去了人力确认信息和发送重复指令的烦恼。还有,物联网的整个信息传递网络可以像互联网一样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并在不同的网络使用不同的传输协议以达到防干扰抗攻击等目的。

物联网的第三个特点,也即在即时传输中已经提到的,信息的实时智能处理。在物联网中,除了需要大量的传感器、大量的数据发送和接收装置之外,数据处理装置也必不可少。由于传感器对客观世界信息的大量实时采集,数据信息体量庞大,需要经过筛选“瘦身”后才能方便传输;另外,为了能够实时反馈,有效处理信息,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可以通过事先设定的算法由计算机去处理和调度,从而实现“万物智能互联”的效果。

所以,总的来说,物联网具有“全面感知”“即时传输”“智能处理”三大基本特点。那么,基于物联网的物联网金融又有哪些特征呢?

在传统互联网阶段,由于协议简单、监管不严,网络上的信息总是真假难辨,而在物联网金融中,这种担忧基本上可以打消。物联网金融的第一个特征,即是“确认信息价值”。在传统金融行业和互联网金融行业,绝大多数信息仍旧依靠人力进行手动录入,不仅效率低下,存在出错的可能,更是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传统的仓单质押业务,就是因为仓单录入的人工化以及单据与仓储现状难以实时查证而往往出现多次重复质押的情况,例如前些年的钢贸诈骗案。而在物联网的体系下,仓单数据和实际仓储状况得以实时比对,使得质押信息有了更强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也即赋予了信息以价值。这一价值的来源,是信息的真实性、唯一性和可靠性,这都来源于物联网的全面感知和即时传输的特点。

当部分信息在物联网的改造下拥有了真实性、唯一性和可靠性之后,这些信息就不再是单纯的信息,而是成为“信用”,这就是物联网金融的第二个特征,即优化信用结构。准确地说,应该是物联网金融的出现,优化了整个金融市场上的信用结构,大量由物联网产生或验证的信息,由于其高于传统信息的真实水平而更加受到市场的认同和利用。由于大量传感器和即时传输网络的存在,这些信息的变化也被即时、序时地记录下来,对于市场来说,真实有效的历史信息是预测未来走势的最好样本,这些实时记录的信息也给使用者提供了预期的可能,而事实上,由于大量数理模型的存在,这些预期,也十分容易地由物联网的计算处理终端来加以完成。

物联网金融的第三个特征便是提高金融效率。信息真实可辨,减少了虚假信息带来的风险;信息实时可查,减少了监控监督成本;信息智能处理,解放了重复性的脑力劳动。

综合以上几点不难发现,物联网区分了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使得本身分散的价值集中到了真实信息上,从而优化了整体市场信用结构,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