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阶段,传统金融业在服务主体、市场地位、服务状态、演化动力这四个方面都有明显的特征。关于服务主体,在传统金融业,金融机构与用户形成一对一的服务关系,也就是说金融机构分别向每一个用户提供服务。关于演化动力,传统金融业尤其是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动力往往深受政府部门的影响和制约。在传统金融体系下,政府在制定金融规则和改变规则过程中发挥着更大的主动权,甚至超过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市场本身的驱动力。......
2023-08-13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互联网正在逐步改变着传统金融业的旧有运行模式和市场结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降低金融服务交易成本、拓宽金融业务范围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金融机构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融合发展趋势初现端倪。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技术,对金融业运营模式产生了根本的影响,网络信贷、众筹融资、互联网支付以及近年来再一次被炒得火热的比特币等名词已经被大众所熟知。
从发展趋势上看,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一方面源于互联网公司对金融业务的积极涉足,另一方面则是传统金融业对互联网的日益重视。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公司以其一贯充满活力的营销方式,强势介入人们的日常金融活动,让人耳目一新,从而催生出模糊的互联网金融概念。
简单地说,互联网金融就是一切利用互联网提供金融服务的方式,包括手机银行、支付宝、P2P以及阿里小贷等。在其短暂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以下三种主要模式。
第一种,互联网渠道金融。这是利用互联网来实现以前本需要通过以柜台为代表的面对面形式的传统渠道来完成的金融服务。其特点是利用互联网的手段来代替之前的服务方式,是传统金融模式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正常延伸,并且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对于传统渠道的替代。此类模式的典型代表有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
第二种,互联网小微金融。这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把本来需要通过线下交易完成的金融业务与服务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在线上完成,且其主要对象是小微客户群体。其特点是这种模式不仅类似于第一种模式对传统渠道的替代,而且延伸和扩展了业务范围,同时大大降低了原先交易与服务的成本。此类模式的典型代表有P2P、众筹等。
第三种,纯粹的互联网金融。这是在互联网生态的产生和发展背景下,形成的独有的服务于互联网经济活动的金融需求的全新模式。其特点是完全由互联网生态的产生而出现,且直接向客户提供此类服务的基本都是互联网企业而非原生金融机构。此类模式的典型代表有余额宝、各种第三方支付、众安保险一类的保险网购平台以及比特币等。
仔细分析以上三种主要模式,我们不难发现,当下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金融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其一,互联网金融伴随着电子商务及其平台的诞生而诞生。互联网时代的商务平台主要指的是一种虚拟的营业场地,通过相应的网络平台,来满足人员对资金运作的要求。在目前互联网技术逐渐成熟的条件下,网络通信技术能够将整体或者分散的经济活动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形成了一种虚拟却有效的交易平台。目前典型的商务平台包括淘宝、支付宝、苏宁易购等,这些商务平台能够有效地降低资金投入和交易成本,并且形成更大的交易规模,实现产品资金的进一步整合。
其二,互联网金融积极寻求跨界发展。互联网金融能够通过相应的平台,对交易主体进行任意切换,不同经济类型和经济活动之间的阻碍将大大减少。这样的跨界行为在目前的众多行业领域中均有体现,比如说视频网站可以对图书和影票进行推销;房地产行业可以对家用车进行推广。在这样的情况下,互联网商务平台可以对不同的业务单元进行叠加,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
其三,互联网金融拥有强劲的自我进化能力。互联网金融在其发展过程中持续不断地更新。由于互联网带来的高度联通,各个产业领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频繁和顺畅。另外,由于用户可以无障碍地、低成本地从一个平台中选择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或者在不同的平台上分别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使得金融产品的提供方一直处在激烈的相互依存和竞争中,这样的状态不断迫使互联网金融机构时刻寻求创新和进步。由于人们生活理念和方式的不断更新,相应的服务品类和社交元素也在不断丰富,在新行业的不断衍生下,互联网金融新的发展方向和增长点也源源不断地涌现,为互联网金融注入新的活力。
其四,互联网金融的方便快捷。互联网的存在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随时随地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各种类型的金融活动。这样的现象随处可见,比如说水电费等各类生活费用的缴纳和代收,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中,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网络来轻松完成。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使金融服务的场所转移到了网络可以覆盖的所有区域和场所,通过各类终端设备和高效快捷的移动网络,金融机构和客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缩短金融活动的响应时间,整体上提高了整个社会的金融效率。
有关物联网金融发展及应用前景研究的文章
在这个阶段,传统金融业在服务主体、市场地位、服务状态、演化动力这四个方面都有明显的特征。关于服务主体,在传统金融业,金融机构与用户形成一对一的服务关系,也就是说金融机构分别向每一个用户提供服务。关于演化动力,传统金融业尤其是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动力往往深受政府部门的影响和制约。在传统金融体系下,政府在制定金融规则和改变规则过程中发挥着更大的主动权,甚至超过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市场本身的驱动力。......
2023-08-13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我们将从学术界、业界和监管机构三个不同层面来认识和理解互联网金融的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从业界参与金融行业主体的层面看,互联网金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互联网金融主要是指前一种业态,即互联网公司从事金融交易活动所形成的业态,目前国内的讨论大多是狭义上的概念。这是目前对互联网金融概念的权威性的官方定义,本书采用此官方定义。......
2023-07-05
(一)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与联系传统金融主要是指只具备存款、贷款和结算三大传统业务的金融活动。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也存在一定联系。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的有力补充,两者形成了线上与线下、互联网思维与传统金融理念的互补关系,其不仅在服务对象上是互补的,在思维模式上也是互补的。......
2023-07-05
金融科技在2016年迎来风口,基于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的一些共性,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始向金融科技靠近。从属性上看,互联网金融的落脚点在金融,互联网金融本质是金融,是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后的升级版、更新版。金融科技主体是以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偏技术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为代表的技术驱动型企业;科技金融主体是以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业。......
2023-07-05
从前文讨论的科技金融的定义来看,物联网金融应该是科技金融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科技金融涵盖的范围更广,包括的内容更全面。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科技金融和物联网金融这一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2023-08-13
仅仅依靠“金融+互联网”的思维来改造传统金融机构并不能有效支撑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的成功转型。对我国互联网金融来说,这种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很大。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了金融创新的过程中,从而能够产生新的金融业态,服务于更多新的受众,一方面促进普惠金融,另一方面满足了更多层次的投融资需求。......
2023-07-05
知识目标1.熟悉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目前,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新时代下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将不断规范和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2023-07-05
美国实施功能性监管,并且奉行的原则是多头监管、权力分散、相互制约与平衡,实行联邦与州政府共同管理模式。(二)网络借贷行业的监管美国对网络借贷行业的监管延续了金融监管的传统,采取以行为监管与消费者保护为特征,多部门分头监管,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共同监管的模式。......
2023-07-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