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互联网金融特征及物联网金融发展前景研究

互联网金融特征及物联网金融发展前景研究

【摘要】:第三种,纯粹的互联网金融。仔细分析以上三种主要模式,我们不难发现,当下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金融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其一,互联网金融伴随着电子商务及其平台的诞生而诞生。其二,互联网金融积极寻求跨界发展。其三,互联网金融拥有强劲的自我进化能力。互联网金融在其发展过程中持续不断地更新。其四,互联网金融的方便快捷。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互联网正在逐步改变着传统金融业的旧有运行模式和市场结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降低金融服务交易成本、拓宽金融业务范围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金融机构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融合发展趋势初现端倪。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技术,对金融业运营模式产生了根本的影响,网络信贷、众筹融资、互联网支付以及近年来再一次被炒得火热的比特币等名词已经被大众所熟知。

从发展趋势上看,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一方面源于互联网公司对金融业务的积极涉足,另一方面则是传统金融业对互联网的日益重视。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公司以其一贯充满活力的营销方式,强势介入人们的日常金融活动,让人耳目一新,从而催生出模糊的互联网金融概念。

简单地说,互联网金融就是一切利用互联网提供金融服务的方式,包括手机银行支付宝、P2P以及阿里小贷等。在其短暂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以下三种主要模式。

第一种,互联网渠道金融。这是利用互联网来实现以前本需要通过以柜台为代表的面对面形式的传统渠道来完成的金融服务。其特点是利用互联网的手段来代替之前的服务方式,是传统金融模式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正常延伸,并且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对于传统渠道的替代。此类模式的典型代表有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

第二种,互联网小微金融。这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把本来需要通过线下交易完成的金融业务与服务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在线上完成,且其主要对象是小微客户群体。其特点是这种模式不仅类似于第一种模式对传统渠道的替代,而且延伸和扩展了业务范围,同时大大降低了原先交易与服务的成本。此类模式的典型代表有P2P、众筹等。

第三种,纯粹的互联网金融。这是在互联网生态的产生和发展背景下,形成的独有的服务于互联网经济活动的金融需求的全新模式。其特点是完全由互联网生态的产生而出现,且直接向客户提供此类服务的基本都是互联网企业而非原生金融机构。此类模式的典型代表有余额宝、各种第三方支付、众安保险一类的保险网购平台以及比特币等。

仔细分析以上三种主要模式,我们不难发现,当下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金融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其一,互联网金融伴随着电子商务及其平台的诞生而诞生。互联网时代的商务平台主要指的是一种虚拟的营业场地,通过相应的网络平台,来满足人员对资金运作的要求。在目前互联网技术逐渐成熟的条件下,网络通信技术能够将整体或者分散的经济活动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形成了一种虚拟却有效的交易平台。目前典型的商务平台包括淘宝、支付宝、苏宁易购等,这些商务平台能够有效地降低资金投入和交易成本,并且形成更大的交易规模,实现产品资金的进一步整合。

其二,互联网金融积极寻求跨界发展。互联网金融能够通过相应的平台,对交易主体进行任意切换,不同经济类型和经济活动之间的阻碍将大大减少。这样的跨界行为在目前的众多行业领域中均有体现,比如说视频网站可以对图书和影票进行推销;房地产行业可以对家用车进行推广。在这样的情况下,互联网商务平台可以对不同的业务单元进行叠加,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

其三,互联网金融拥有强劲的自我进化能力。互联网金融在其发展过程中持续不断地更新。由于互联网带来的高度联通,各个产业领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频繁和顺畅。另外,由于用户可以无障碍地、低成本地从一个平台中选择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或者在不同的平台上分别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使得金融产品的提供方一直处在激烈的相互依存和竞争中,这样的状态不断迫使互联网金融机构时刻寻求创新和进步。由于人们生活理念和方式的不断更新,相应的服务品类和社交元素也在不断丰富,在新行业的不断衍生下,互联网金融新的发展方向和增长点也源源不断地涌现,为互联网金融注入新的活力。

其四,互联网金融的方便快捷。互联网的存在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随时随地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各种类型的金融活动。这样的现象随处可见,比如说水电费等各类生活费用的缴纳和代收,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中,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网络来轻松完成。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使金融服务的场所转移到了网络可以覆盖的所有区域和场所,通过各类终端设备和高效快捷的移动网络,金融机构和客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缩短金融活动的响应时间,整体上提高了整个社会的金融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