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开篇案例:哪里是致命弹痕?

开篇案例:哪里是致命弹痕?

【摘要】:沃德研究发现,机翼是最容易被击中的部位,而飞行员的座舱与机尾则是最少被击中的部位。沃德客气但坚定地说:“将军,我尊重你在飞行上的专业,但我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我建议加强飞行员座舱与机尾发动机部位的装甲,因为那里最少发现弹孔。”为了确认这个决策的正确性,一段时间后,英国军方动用敌后工作人员收集了部分坠毁在德国境内的联军飞机残骸,这些飞机中弹的部位果真如沃德所预料,主要集中在驾驶舱与发动机的位置。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打得如火如荼。

有一天,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统计学家沃德教授受英国皇家空军作战指挥官委托,分析德国地面炮火击中联军轰炸机的资料,并且从统计学的角度建议机体装甲应该如何加强才能降低被炮火击落的概率。

沃德研究发现,机翼是最容易被击中的部位,而飞行员的座舱与机尾则是最少被击中的部位。在研究成果报告的会议上,负责该项目的作战指挥官说:“研究清楚地显示,联军轰炸机的机翼,弹孔密密麻麻,最容易中弹。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机翼的装甲。”

沃德客气但坚定地说:“将军,我尊重你在飞行上的专业,但我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我建议加强飞行员座舱与机尾发动机部位的装甲,因为那里最少发现弹孔。”

在全场错愕的眼光中,沃德解释:“我所分析的样本中,只包含顺利返回基地的轰炸机。从统计的观点来看,我认为被多次击中机翼的轰炸机似乎还是能够安全返航,而飞机很少发现弹着点的部位,并非真的不会中弹,而是一旦中弹,根本就无法返航。”

皇家空军部部长决定接受沃德的建议,立刻加强驾驶舱与机尾发动机的防御装甲。不久之后,联军轰炸机被击落的比例果然显著降低。为了确认这个决策的正确性,一段时间后,英国军方动用敌后工作人员收集了部分坠毁在德国境内的联军飞机残骸,这些飞机中弹的部位果真如沃德所预料,主要集中在驾驶舱与发动机的位置。

乍看之下,作战指挥官加强机翼装甲的决定十分合理,但他忽略了一个事实:布满了弹痕的机翼反而是飞机最强韧的部位。空军作战指挥官差点因为太重视“看得见”的弹痕,反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统计的魅力所在。大数据时代,我们都应该具有统计的眼光和思维。

当你在网上点餐时,是不是会习惯性地看一下大家对某家饭店或某个套餐的评分。当你在淘宝或京东等网站购物时,页面会显示你最近浏览的痕迹,并且根据浏览信息推送相似的物品或者你很可能会购买的商品,这些都是经过对各种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得到的,而处理数据信息的方法和手段离不开一门重要的学科——统计学。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很有必要了解统计学的前世今生。本章将带领大家学习统计学的发展历史、含义、作用及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阶段。

知识目标:

1.了解统计学的发展历史及相关概念;

2.知道统计学的含义和作用;

3.清楚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阶段。

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列举与统计学相关的生活实例;

2.能够用统计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现象,有初步的统计研究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