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三星堆:解密古蜀文明

三星堆:解密古蜀文明

【摘要】:铜神兽(复制品)三星堆遗址总面积12平方公里,是目前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面积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城、古国、古文化遗址,于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蜀”字屏“蜀”最早见于殷商甲骨文。三星堆是古蜀文化的杰出代表,巨大的“蜀”字屏陈列于开端,正是表明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陈列》都是紧紧围绕着古蜀文明展开的。

游客朋友,或许您不曾想到,五千多年前,古蜀先民就在您脚下的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劳作;三千多年前,这里曾是一个辉煌显赫的古国的都城所在地。尽管厚厚的黄土掩盖了几千年历史的足迹,但随着件件奇珍异宝的破土而出,那个传说中的古蜀国的轮廓便越来越清晰,这里便是人们寻觅已久的古蜀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蜀地历史的渊源也因此从春秋战国时期向前推进了两千余年。精美绝伦、奇异神秘的三星堆文物填补了中华文化演进序列中一些重要文物的缺环,作为长江上游地区中华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三星堆遗址的发现雄辩地证明了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同样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三星堆是人类上古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于探索人类早期政治组织、社会形态的演化以及宗教意识、雕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实物资料。

三星堆遗址位于广汉城西6公里处的鸭子河畔,北纬30度,东经104度附近。在北纬30度这条神秘的纬线上,不仅有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诸如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玛雅遗址等人们至今仍在探索寻觅答案的伟大创举,三星堆文明同这些神秘的文明一样,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谜团。

博物馆综合馆序展陈列着两头铜神兽,其原型来自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坛。称它为神兽是因为目前我们还不能给它准确命名,它似乎综合了多种动物的特点与力量,大眼、立耳、象鼻、蹄足,独角外卷、羽翅飞扬,神秘诡谲的造型传达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的震撼,更向我们昭示了三星堆文化的神秘莫测。两头神兽一正一反、平行站立,如果作动态分析,它们是按顺时针方向相互追尾,形成循环不已的动势,象征着博大精深的古蜀文化代代相传。

铜神兽(复制品)

三星堆遗址总面积12平方公里,是目前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面积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城、古国、古文化遗址,于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的中心区域是一座由东、西、南三面城墙包围着的古城,北面以鸭子河作为天然屏障,城区面积近4平方公里,规模大致与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古城——河南郑州商城相当。“三星堆”得名于遗址中部偏南三个人工堆筑的黄土堆,它们就像天上的三颗星星。后来经过考古发掘,证实它们其实是三星堆古城早期残存的一段城墙,有学者认为,它们具有祭台的性质。清嘉庆《汉州志·山川志》中有“三星伴月堆”的记载,指的就是三星堆与北面犹如一弯新月的高地月亮湾,隔着古老的马牧河南北相望。1929年的春天,当地农民燕道诚在自家院子附近挖水沟时偶然发现四百余件具有浓郁古蜀地方特色的玉石器,这批玉石器引起了中外考古学家的高度重视,从30年代开始,就有考古学家在这里进行艰苦的调查、发掘工作。沿着古城的中轴线,西泉坎、真武宫、燕家院子、月亮湾等地是历年来出土文物最集中的地区。1986年7月至9月,三星堆的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两个大型商代祭祀坑的相继发掘,上千件地坑宝藏的轰然呈世,成为20世纪世界考古史上的一个奇迹,广汉三星堆从此名扬四海,享誉九州。

三星堆遗址

“蜀”字屏

“蜀”最早见于殷商甲骨文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称“蜀,葵中虫也”,即桑蚕。它是典型的象形文字,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蜀”字,形象就如同是一只身体卷曲的蚕。“蜀”作为一个族名、国名、地名,流传沿用至今。三星堆是古蜀文化的杰出代表,巨大的“蜀”字屏陈列于开端,正是表明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陈列》都是紧紧围绕着古蜀文明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