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HIV/AIDS预防和控制策略

HIV/AIDS预防和控制策略

【摘要】:1HIV/AIDS的预防和控制现状过去30年间,HIV感染者广布世界各地,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生活和工作,甚至涉及刑事犯罪案件如贩毒、吸毒等。发展中国家的HIV/AIDS预防问题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值得注意的是,在非洲等地区,结核病是HIV感染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这些地区的国家应高度重视HIV/AIDS与结核病控制方案的整合。2HIV/AIDS的预防研究进展首先,全世界都在努力研制可以用于预防HIV感染的安全、有效的疫苗。

1 HIV/AIDS的预防和控制现状

过去30年间,HIV感染者广布世界各地,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生活和工作,甚至涉及刑事犯罪案件如贩毒、吸毒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人民、各界人群交流日益增多,机会致病性性行为、危险行为增加,使HIV感染机会及形式逐渐增多,HIV感染人数及AIDS患病人数在20世纪末日益增多,HIV感染各职业人群、分布于世界各地。令人欣慰的是,自2011年“关艾计划”启动后,随着艾滋病宣传工作的逐步开展,世界各界人士渐渐了解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机会致病行为得到重视,艾滋病传播形势趋缓,但对于部分地区,由于艾滋病人群治疗问题以及层出不穷的社会歧视或不公平待遇等社会问题的出现,世界艾滋病防治、治疗、监控形势依旧充满挑战,不容乐观。最新统计结果显示,世界HIV感染者总数为3 670万人,较2015年增加60万人,增速较十年前放缓。非洲东部和南部依旧为HIV感染人数最多的地区,占全世界的53%;亚洲是HIV感染的第二战场。

艾滋病患病人群地区分布日渐明显,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地域特征等客观因素影响着艾滋病患者的地域分布局势。生活在非洲大陆的HIV携带者占世界HIV携带者的三分之二,非洲的新增感染数占世界新增感染的四分之三,且依旧呈失控状态增长,不具有明确的流行趋势特征。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等不平等因素导致非洲的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的艾滋病患病率极高,其中尼日利亚的艾滋病流行形势最为严峻。在亚洲,人口基数较大的印度和中国,艾滋病感染者人数相对较少,多数感染者因吸食毒品而感染HIV。柬埔寨、越南、泰国的新增感染者人数明显下降,而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老挝存在迅速增长趋势。对于全亚洲来说,最活跃的艾滋病流行途径是吸毒引起的病毒传播,但不容乐观的是,不安全性行为(包括同性或异性)传播呈上升趋势。

在欧洲地区,东欧是新增艾滋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女性和年轻人占新增感染者大多数;北欧和中欧地区的新增艾滋病患者人数趋于稳定,且大多数感染者因主动尝试危险行为而感染艾滋病;北欧地区新增艾滋病患者大多为危险性行为所致;北美地区也因为性行为中的不安全因素导致新增艾滋病患病及感染人数较多,流行速率极高。

目前全球在控制HIV感染的流行和传播方面已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例如,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开始广泛实施的对献血者进行HIV抗原和核酸筛查,已将HIV的传播风险降低到每百万次输血不到一次。在非洲,通过输血传播HIV在HIV感染率高的地区司空见惯,但在建立中央血库系统和开展HIV筛查后,因输血而感染HIV的风险已开始逐渐减小。此外,对母婴进行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有效地减少了HIV在围生期的传播。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非母乳喂养人群中母婴传播HIV的比例约为25%,母乳喂养人群的HIV传播率为35%~40%。通过适当的干预措施如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产科干预(如避免长时间的胎膜破裂)以及分娩时选择剖宫产和避免母乳喂养,围生期的HIV传播率可降低到2%以下。WHO已颁布了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预防围生期HIV传播的指导方针和实施准则,许多国际机构已开始努力实施这些准则,但是,目前实施这些准则面临许多重大挑战。

针对注射吸毒者的HIV传播问题的创新方法已显出成效,其中包括宣教、减少或取消服务费用、多次咨询服务和后续联系以及针头和注射器交换计划。但是,减少因注射毒品而传播HIV一直是世界各地公共卫生机构面临的巨大挑战。21世纪初期,美国注射吸毒者的HIV感染趋势有所下降,但在东欧、中亚、越南和中国没有观察到下降态势,在这些地区注射吸毒推动了HIV的流行。

大多数性传播HIV感染发生在男男性接触者(MSM)中,许多男男性接触者通过增加安全套的使用,并减少性伴侣的数量以避免感染,使潜伏期短的性传播疾病(STDs)的发病率急剧下降。然而,梅毒暴发以及男男性接触者HIV感染病例报告的增加趋势表明,预防工作可能无法在这一人群中发挥最佳作用。这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包括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普及导致媒体和公众对HIV预防关注的减少以及HIV相关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下降导致年轻男男性接触者放松警惕,因此,在每一代性成熟时,都要进行预防HIV感染和传播的教育,而不能满足于过去的成功。

发展中国家的HIV/AIDS预防问题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一些国家已取得的成功经验是值得推广的。在泰国,一项包括“100%安全套运动”的国家HIV/AIDS预防计划,通过着力于性接触阶段的预防大大减少了HIV感染的发生。在乌干达,政府大胆采取HIV防治措施,包括广泛提供咨询和检测、宣传可降低风险的禁欲、一夫一妻制以及性活跃人群正确和长期使用安全套等。发展中国家必须与发达国家一样,将HIV预防和治疗工作结合起来。值得注意的是,在非洲等地区,结核病是HIV感染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这些地区的国家应高度重视HIV/AIDS与结核病控制方案的整合。

2 HIV/AIDS的预防研究进展

首先,全世界都在努力研制可以用于预防HIV感染的安全、有效的疫苗。目前正在开发的HIV疫苗包括活载体病毒、DNA疫苗、多肽疫苗、活细菌载体疫苗和假病毒颗粒疫苗。VaxGen公司赞助了基于gp120疫苗的两项Ⅲ期HIV疫苗效力试验,实验于2003年完成,实验对象是北美男男性接触者和高危异性恋女性以及泰国的注射吸毒者。尽管这两项试验都未能证明此疫苗的有效性,但它们证明在高危人群中进行高科学伦理标准的HIV疫苗效力试验是完全可行的。2007年,美洲、澳大利亚和南非进行了旨在刺激免疫细胞分化增殖的另一种疫苗的试验,许多其他新的候选疫苗也正在进行安全性和早期免疫原性测试。

HIV消杀剂是可以在阴道或直肠使用的、防止HIV感染和传播的乳膏或凝胶。当使用避孕套不可行时,对于开发可以增强女性对HIV预防控制的消杀剂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前,多种消杀剂都在研究和开发中,包括破坏HIV膜、阻断HIV感染、抑制细胞内HIV复制和改变阴道环境(例如酸度)。然而迄今为止,所有HIV消杀剂的功效试验结果均令人失望,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增加HIV传播。

通过使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进行暴露前预防(PREP)来预防HIV感染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抗反转录病毒药物(如替诺福韦和恩曲他滨)已被广泛用于HIV感染的治疗,它们相对安全,耐受性良好,且半衰期长。此外,在猴体实验中也显示了利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进行暴露后预防感染的有效性。在西非的一项研究中,妇女每日预防性使用替诺福韦的初步研究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未来几年将会进行更大规模的效力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