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传染病流行病学基本概念-学习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流行病学基本概念-学习传染病流行病学

【摘要】:即对传染病采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以认识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最终目的是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控制传染病。但由于传染病具有上述基本特征,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流行病学意义不同,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虽然不同传染病感染后的免疫水平和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异,但其免疫保护力是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类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与传染病进行着长期的斗争。随着对传染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传染病流行病学应运而生,其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流行病学家的不懈努力,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1 传染病的定义和特征

1.1 定义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communicable disease)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这些病原体一般通过感染的人、动物或储存宿主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传播,感染易感者。

1.2 特征

与其他疾病相比,传染病具有以下特征:

(1)有特异的病原体。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的病原体(包括微生物与寄生虫)所引起的。历史上很多传染病都是先认识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然后认识其病原体的。

(2)有传染性。病原体从宿主体内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的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有关。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根本区别。例如,耳源性脑膜炎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临床上都表现为化脓性脑膜炎,但前者无传染性,无须隔离,后者则有传染性,必须隔离。

(3)有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的特点。流行性是指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包括散发、流行、大流行、暴发。散发性是指传染病发病在某地呈现历年来的一般发病率水平。当发病率水平显著超过历年该传染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为流行;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期之内者,称为暴发。传染病的地方性是指传染病常在某一地区呈现发病率增高或只在某一地区发生的现象,如虫媒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等具有地方性的特点。而季节性是指传染病的发病率在年度内有季节性升高的现象,这与不同季节温度、湿度的变化有关。

(4)有感染后免疫的特征。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力。感染后免疫的持续时间在不同传染病中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病毒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感染后免疫的持续时间最长,往往保持终身,但有例外,如流感。细菌、螺旋体、原虫性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病、钩端螺旋体病)感染后免疫的持续时间通常较短,仅为数月至数年,也有例外,如伤寒。然而也有传染病不具有感染后免疫的特征。例如,患蠕虫病(如血吸虫病、钩虫病、蛔虫病等)后通常不产生保护性免疫力,因而往往会重复感染。

2 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特征

2.1 定义

传染病流行病学(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ology)是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流行过程及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并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对策与措施的科学。即对传染病采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以认识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最终目的是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控制传染病。

2.2 特征

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及其应用与非传染病流行病学类似。但由于传染病具有上述基本特征,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流行病学意义不同,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传染病病例也有可能是一个危险因素(risk factor)

在非传染病流行病学中,危险因素和病例的区分鲜明。例如,吸烟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一个危险因素,甲醛超标是白血病的一个危险因素,酗酒是肝硬化的一个危险因素,通过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降低相关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不受任何其他同类疾病患者的影响(即不传染)。例如,某人有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并不受其邻居患高血压的影响;又如,在医院里对糖尿病患者加强治疗并不能减少其在整个人群中新病例的发生。然而,对于诸如霍乱等传染病而言,一个人患霍乱的风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周围霍乱患者的人数,及时发现并治愈霍乱患者,将会降低整个人群霍乱的发病率;同样,对于流行性感冒(流感)患者的治疗将大大降低其家庭成员及与其密切接触者的感染风险。

上述事例说明,对于未患传染病的人而言,传染病病例也是一个危险因素,这使得流行病学经常描述的病例与危险因素的区别变得模糊。一个传染病病例或病原携带者(carrier)可作为传染源,因此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必须考虑与其接触的人数、接触方式与频率,同时还要考虑周围人群对该传染病的免疫水平、防护措施等因素。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既有可能是发病源又有可能是易感者。病原携带者在许多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如果忽略他们的存在,可能会导致疾病的暴发和广泛传播。

(2)传染病患者感染后可产生免疫力

感染过天花的人可获得终身免疫力而不会再患天花。虽然不同传染病感染后的免疫水平和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异,但其免疫保护力是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发病与否不仅取决于病原体的毒力和感染剂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机体的抵抗力(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力和特异性免疫力,以及易感性)。而其他非传染性疾病,如由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如毒物、辐射等)引起的疾病,只要机体的暴露水平达到一定剂量或强度,就会发病并且不产生免疫力。

(3)流行动力学存在差异

与非传染病的传播速度相比,传染病的传播速度要快得多。传染病在非免疫人群中传播时,发病常常按几何级数甚至指数曲线增长,传播迅速;而非传染病的发病一般呈算术级数缓慢增长。因此,传染病流行病学所研究的事件多需要紧急处理,决定采取某些预防控制措施的时限非常短暂,研究时间也非常短促,往往只有几天甚至更短的时间。非传染病作为复杂疾病,通常由环境因素、行为危险因素以及遗传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因此,非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通常是纳入大规模、长期调查的公共卫生项目,一般需要花数年时间才能完成。

(4)控制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效果不同

传染病的控制效果往往显得快而明显。对传染病采取特异性预防控制措施通常能很快发挥作用,效果明显。即便对某些新发传染病暂时尚无明确的针对性措施,但只要采取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就能取得显而易见的效果。非传染病的防控效果则不能与之相比。例如,对于胆固醇是否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问题已经争论了数十年,虽然目前认为胆固醇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已经非常明确,但通过降低胆固醇来预防这些疾病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传染病流行病学已经不仅仅限于一般的回顾性调查,而是应该更多地关注预防和控制对策;而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却须着力于进一步明确新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