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三十六计》:诸葛抽梯,司马上当

《三十六计》:诸葛抽梯,司马上当

【摘要】:蜀军首战告捷,乘机抢收了陇上小麦。诸葛亮由于粮食供应不足,一面加紧操练,一面等待蜀中送粮。于是便想了一个“上屋抽梯”之计,立即召集各将,进行了周密部署。司马懿在上,为防诸葛亮率兵攻击,连忙调兵遣将,加强防守。当司马懿率大军赶到时,这场伏击战早已结束。方知中了蜀军“上屋抽梯”之计,张郃军被引入峡谷,进退不得,致全军覆灭。

三国时期,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平定南中后,决心攻伐魏国,以平定中原,完成汉室统一天下的愿望。因此,已先后进行了五次北伐。魏明帝因镇守西部的主将曹真已死,正在发愁之际,司马懿荆州回到许昌,明帝便令他率领大军,日夜兼程奔赴长安。诸葛亮闻说司马懿率兵西来,便留王平带领部分兵力守祁山军营,自己则和姜维魏延率主力进至卤城,卤城太守望风归顺。诸葛亮留下张翼、马忠守卤城,自引兵将向望陇而去。这时司马懿也引大军来此。蜀军首战告捷,乘机抢收了陇上小麦。面对蜀军如此来势凶猛,司马懿决定严防死守,任凭诸葛亮怎样挑衅,终究不出军营,不作对抗。

诸葛亮由于粮食供应不足,一面加紧操练,一面等待蜀中送粮。但负责运粮的李严只图安身求名,很少考虑国事。这时,正值秋初,连日大雨,道路难行,李严深恐运粮有误,会遭到诸葛亮的责怪,便写信给诸葛亮,假称东吴与魏结合,有出兵取蜀的企图,望诸葛亮早做布置。诸葛亮看完信后,怕蜀中紧急,只好做回师的准备。他深知,如果就这样轻易撤军,司马懿肯定会来偷袭进攻,因此,他仔细斟酌应该怎样才能在撤军途中既保全大军又灭了魏军。而司马懿一向谨慎行事,老成持重,考虑到要把他打败,必须先以小利引其上套,然后再以重兵袭击。于是便想了一个“上屋抽梯”之计,立即召集各将,进行了周密部署。

司马懿在上,为防诸葛亮率兵攻击,连忙调兵遣将,加强防守。这时,忽有探子来报,诸葛亮已调集各路兵马向木门道方向退去。对此,司马懿颇为奇怪:蜀军回蜀必要走木门道这条路,难道他想要撤退回师吗,然而蜀军目前士气正盛,怎可能在士气正旺的时刻不打仗呢!当司马懿正疑惑不定时,诸将都说:“他既聚集军队,不是攻便是退,我们正好利用其聚集的时机,以重兵围歼他们。”司马懿说:“诸葛亮历来善用诈术,不应轻举妄动,待察看虚实后再定。”于是便带领张郃及部分人马到卤城附近观看动静。然而他们所看见的景象是城里连一个士兵的影子都找不见,只有旌旗飘动,烟火笼罩。司马懿经过认真仔细地观察,才对张郃说:“看来诸葛亮果真走了。”回头又问众将:“谁敢去追?”张郃说:“我愿去。”司马懿说:“将军太急,不可去。”张郃说:“我是先锋,今日正是立功之际,为何不让我去?”司马懿说:“将军既坚决要去,可引五千先行,随后让魏平引二万马步后行,以防埋伏,我引三千兵随后接应。”临行又再三叮嘱张郃:“蜀兵虽然撤退,途中必设埋伏,将军切勿大意!”

张郃是曹魏的一员虎将,曾随曹操南征北战,战功卓著。他一路挥军前追,一路没有拦截的兵士,就在追击的三十里处的树林时,闪出一队人马,为首一员大将乃是魏延,勒马横刀,大叫道:“张郃,你往哪里走?看刀!”张郃大怒,拍马挺枪直取魏延,两人刀来枪往厮杀起来。没战几个回合,魏延就假装抵挡不住,撤军逃跑,张郃紧紧相追,突然一个转弯,魏延就消失了。张郃生怕中计,勒住马头,仔细察看一番,并未见有何异状,他这才又放心追去。忽然喊声又起,一队人马冲杀过来,为首的大将乃是关兴,他横刀勒马高叫:“张郃不必追赶,有我在这里!”张郃并不答话,挺枪就刺。关兴战不数合,拨马就走,进入树林去了。张郃恐中埋伏,便四下打听,回报都说林中并无伏兵。张郃刚领兵冲进林子,忽然魏延又杀了出来。魏、关二将轮番应战,且战且走,并且丢弃下一些盔甲、马匹。张郃愈战愈勇,尾追不舍。这时魏延已按诸葛亮的命令,将张郃引到木门道口,引到谷内。眼看天色不早,而张郃急功近利,早将司马懿叮嘱置之脑后,又仗着有大军随后接应,于是便毫无顾忌地拍马冲进山谷之内,高喊:“手下败将,你向哪里逃!”木门道内,路本来就窄,加上蜀兵假装败阵,丢盔弃甲,几乎将路堵死,使张郃更不怀疑,命令士卒奋力排除障碍,加紧追去。道路越来越窄,两旁山石林立树木茂密。张郃见此情况,正担心有蜀军埋伏,忽然随着一声号炮,战鼓惊天,山上的连珠箭像倾盆大雨直泻下来。张郃这时已知中了诸葛亮的埋伏,但这时下令退兵已经来不及了,谷口早已被蜀军堵了个严实,无路可退,只得硬着头皮再去追赶魏延。可是,山上的箭似飞蝗,张郃躲避不及右腿先中一箭,翻身落马,就这样葬身于乱军之中。魏延返身杀回,魏军主将阵亡,士兵们更是无头的苍蝇,东撞西碰,非死即伤,全军只有少数未进谷口的士兵得以脱逃。当司马懿率大军赶到时,这场伏击战早已结束。只见木门道内,尸横遍野,血染山谷,蜀兵已走得无影无踪。方知中了蜀军“上屋抽梯”之计,张郃军被引入峡谷,进退不得,致全军覆灭。他自己也怕中了诸葛亮的埋伏,只好带兵退走,没敢继续追击蜀军。

【精评】

上屋抽梯首先是一种诱敌之计,自有其高明之处。敌人一般是不容易上当的,所以,应当先给它安放好“梯子”,也就是故意给他方便。等敌人“上屋”,也就是进入已布置好的圈套之后,即可拆掉梯子,将其歼灭。其中,安放梯子,有很大的学问,要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安放梯子,才能使敌人中计。此计也有许多活用之处,如能很好地把握,将是一种相当厉害的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