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唇亡齿寒,虞国丧邦—《三十六计》默示深远

唇亡齿寒,虞国丧邦—《三十六计》默示深远

【摘要】:晋国吞并附近小国后,至晋献公时已成为诸侯中的大国。不久,犬戎因接受晋国贿赂,果然出兵伐虢。献公觉得有理,便派荀息携带良马、美玉前往虞国。虞公见晋是大国,并且又这样诚恳地赠送珍宝,表示愿意出兵相助。尽管宫之奇讲了“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虞公终不听,仍答应借道给晋攻虢。虢虽举国上下同仇敌忾,奋力抵御,终因以弱对强,又无外援,坚守近四个月后,都城被晋军所陷,虢公出逃洛阳,虢国遂灭。

春秋初期,战争频繁,局势动荡,诸侯间相互拼杀,战争连年不息。晋国吞并附近小国后,至晋献公时已成为诸侯中的大国。晋国南面有两个小国:虞国(今山西平陆县东北)、虢国,而这两个国家却是同姓关系,因此很早以前,便有约定,哪方有事,对方都要主动相救。

晋献公早有扩充疆土,并吞这两个小国的野心。公元前658年,他向大夫荀息问道:“现在去征伐虢国,你看可以吗?”荀息回答说:“这不是时候,虞、虢两国互相依存,我如攻虢,虞必相救;我如攻虞,虢亦相援。以一国之兵,敌两国之师,恐怕难以取胜。”晋公又问:“难道我们对虢国和虞国就没有办法可想吗?”荀息沉思良久后才回答说:“办法还是有的。我听说虢公贪恋女色,我们就顺着他这一性格,专拣些美女给他送去,要求和他结为盟好,想必他乐于接受。倘他终日迷恋酒色,安于享乐,势必不理朝政。我们再以金玉珠宝贿赂西北犬戎国,令其进攻虢国,届时我们待机而动,定能成功。且您与犬戎又有姻亲关系,如向他提出伐虢的要求,定能答应。”

献公听了荀息的话语,认为很有道理,于是就按他说的,派人给虢公送去十余名美女。虢公果然高兴异常,欣然收下,同意与晋结好。这时,虢国大夫舟之侨向虢公进谏说:“晋献公随时都想吞并我国,而现在拿几个美女来诱惑我们,肯定心怀鬼胎,假结盟,真正是要消灭我国啊,请大王三思啊!”但虢公不以为然。

不久,犬戎因接受晋国贿赂,果然出兵伐虢。虢与犬戎过去经常打仗,渭水一战,曾大败犬戎。虢公一向骄纵成性,这次见犬戎又来进犯,岂能容忍,便立即挥师迎击,两军在桑田对峙。

晋献公见虢国与犬戎已经交战,便问荀息道:“这可以出兵攻打虢国了吗?”荀息说:“还不行。因为虢国虽受犬戎侵犯,而虞虢之盟未断。我有一计,可先灭虢,后灭虞,一箭双雕。”献公一听,十分欣喜,忙问何计。荀息说:“君倘能贿赂虞公,向他借道伐虢,如果虞公同意,那这两国皆在我掌握之中。”献公道:“寡人依大夫之计谋,刚与虢结好不久,今又向虞假道伐虢,虞公怎能同意?”荀息说:“这有何难。我们秘密派人到虢挑衅,有意让虢人责骂并向我们挑衅,岂不就有了借口。”于是,献公依计而行,虢人果然又中了圈套。这时,荀息向献公说:“今君可将我们屈地(今山西吉县北)产的良马和垂棘地区出产的美玉赠给虞公,他就会同意我们借道伐虢了。”但献公舍不得,说:“此乃国家珍宝,怎能轻易送给他人?”荀息说:“倘以此能借得向虢进军之路,这些珍宝如同内库转至外库储藏一般,那就不叫作丢失了,只是暂放别处保管而已。”晋献公虽已领会其意,但又说:“虞有一忠臣宫之奇,会识破我们的计谋,恐怕不妥。”荀息说:“对宫之奇我颇有了解,他在虞公身边长大,与虞公关系甚为亲密,但虞公不会重视他的意见。再加上,宫之奇为人懦弱,即使他有所察觉,告诉虞公,只要虞公表示不同意,他就不敢多加强谏了。”献公觉得有理,便派荀息携带良马、美玉前往虞国。

荀息抵虞都拜见虞公,开始,虞公听说晋献公要来借道,不以为然。当荀息献上宝物,他的态度突变,手握美玉,眼看良马,连连称赞:“好马!好玉!”问荀息:“这不是贵国的珍宝吗,何以赠我?”荀息回答说:“冀国曾逞强恃胜,侵凌四方,首先占虞颠軨(今山西平陆北),后又侵虞鄍地(今山西平陆北),虞国奋起反抗,击败冀军,将其驱逐出境,此乃虞公英明果断,领导有方所致。而如今虢国却野心勃勃打算侵扰晋国土地,我们之所以借贵国的路,只是因为避开虢国严守地区,绕道进攻,以防侵扰。我国国君特将本国珍宝献公,以示对贵国的友好情意。”虞公见晋是大国,并且又这样诚恳地赠送珍宝,表示愿意出兵相助。

宫之奇闻之,果然深为忧虑,立即谒见虞公,陈明利害,请退还珍宝,不予借道。但虞公已被良马、美玉和荀息的话打动,不听宫之奇的劝告。宫之奇见虞公心意已定,也不敢再说什么。

这年夏天,晋献公便派里克为大将,荀息为副将,率领四百乘战车进入虞国。虞公也遵守诺言派兵相助,为晋军当向导。由于两军的配合,晋军迅速攻占虢国的下阳,并大肆掠夺,满载而还。

事后三年,即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再次要求虞国借道去进攻虢国;此次宫之奇当即向虞公进谏说:“虢国为虞国屏障,如果虢国灭亡了,那虞国离灭亡的日期也就不远了。晋国是大国,并正谋取虢国,今再次借道征伐,千万不能答应。与图谋者交往,对我们有何好处?前次借路,帮助他们攻占了虢国下阳,已属错误,我们岂可一错再错?俗语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这正反映了虞国和虢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啊!”而虞公却认为:三年前晋借道伐虢,对虞并无损害,今又借道,难道就有害虞国?况晋、虞皆同姓(都姓姬)之国,岂能不讲情理。尽管宫之奇讲了“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虞公终不听,仍答应借道给晋攻虢。宫之奇深知,一旦虢灭,虞必不保,随即将全族人迁离虞国,并预言:“不须多久,晋即将以灭虢之军灭虞,不用再兴师动众了。”

这年的八月十七日,晋献公亲自率领战车六百乘,过虞境攻虢,虞公特地远道迎接,并陪送到虢边境。晋军直扑虢都上阳。虢虽举国上下同仇敌忾,奋力抵御,终因以弱对强,又无外援,坚守近四个月后,都城被晋军所陷,虢公出逃洛阳,虢国遂灭。

晋灭虢后,迅速回师,至虞时,虞公还亲自出城相迎。晋师驻虞都郊外,乘虞公来迎之机,突然袭击;虞公不防,当即被俘。晋军轻而易举地就灭了虞国。晋献公用大夫荀息“假道伐虢”之计,果然收“一箭双雕”之效。

【精评】

处在敌我两国中间的小国,当受到敌方武力胁迫时,我方常以出兵援助的姿态,把力量渗透进去。当然,对处在夹缝中的小国,只用甜言蜜语是不会取得它的信任的,一方往往以“保护”为名,迅速进军,控制其局面,使其丧失自主权。然后再乘机突然袭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此计在军事、外交、政治上都是“以假示真”法,真真假假施计于人,方可取胜,所以这一计的实践,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不罕见,而且总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