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1850年伦敦小小苍蝇的惊人发现

1850年伦敦小小苍蝇的惊人发现

【摘要】:戴维·利文斯通博士从好友英国旅行者和探险家弗兰克·瓦登上校所用马匹的胁部采集到三只小小的苍蝇,并在1850年将它们送到了伦敦,请约翰·奥巴代亚·韦斯特伍德进行鉴定。1903年,一位著名的病理学家和微生物学家、少将戴维·布鲁斯爵士发现它们是导致昏睡病的原生动物的携带者和传播途径。通过将它们与舌蝇的特征和习性相对比,他将这种虻列入狂蝇科。

戴维·利文斯通博士从好友英国旅行者和探险家弗兰克·瓦登上校所用马匹的胁部采集到三只小小的苍蝇,并在1850年将它们送到了伦敦,请约翰·奥巴代亚·韦斯特伍德进行鉴定。

韦斯特伍德马上发现这是一种全新的物种,在当年晚些时候将它们命名为刺舌蝇(Glossina morsitans)并进行了描述,认为它们属于一种舌蝇(或称“sētsé”)。当时,人们只知道牲畜和人类被它们咬伤之后会患若干种疾病,这常常会导致死亡。后来花了超过50年时间,人们才搞清楚它们与一种寄生性原生动物——布氏锥虫(Trypanosoma brucei)的关系。1903年,一位著名的病理学家和微生物学家、少将戴维·布鲁斯爵士发现它们是导致昏睡病的原生动物的携带者和传播途径。

标本的标签上有一条对“布鲁斯虻”的神秘引用,其中的“布鲁斯”指代探险家詹姆斯·布鲁斯(1730—1794),而非后来的那位微生物学家。在19世纪早中期,有大量的文献讨论了这位布鲁斯所提到的一种非洲虻到底指何种动物。他描述了一种昆虫,“看起来非常像蜂类,动物一旦被这种昆虫叮咬就会造成持续的痛苦,身体、头部和腿部出现大的疣突,肿胀、破溃并腐烂”,从而造成相当大的身体伤害(韦斯特伍德引自布鲁斯)。

“虻”似乎源自对一种美国方言中“苍蝇”一词的音译,有大量学者曾就此进行过激烈争论。到了19世纪30年代,多伊利和曼特注释的《圣经》出版,其中提及了埃及的第四次瘟疫(一系列致病昆虫的混合,最典型的描述为一大群苍蝇落在人们身上)。至此,昆虫学家终于接受了这一名称。

标签被清晰地写在韦斯特伍德的研究结果中,大概完成于标本刚刚抵达伦敦之后。关于虻的真实本性的问题似乎最终被韦斯特伍德解决了。通过将它们与舌蝇的特征和习性相对比,他将这种虻列入狂蝇科。该科物种的幼虫喜欢寄生在各种哺乳动物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