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及时给出了“推动融合发展、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路标,展示出了媒体融合发展的美好前景。担当党媒使命的湖南电台以不忘初心的责任感主动迎接不可回避的挑战,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融合发展”的思想不动摇,在挑战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初心使命,薪火相传,是湖南电台人前行的信仰,融合发展,融创未来是我们踏上新征程的动力。......
2023-11-22
——以影视编导专业诊改的调研为例
许海潮
在媒体融合快速发展的时期,“融媒体”实际上属于一种理念。该理念以发展为核心,以发扬为方法,将传统媒体的优势与新媒体的优势最大限度地结合并发挥出来,达到将传统单调的媒体发展模式转变为多种媒体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模式。融媒体可以利用多方面的媒体优势进行整合,实现全面提升。迫于媒体融合的大势所趋,对于影视编导人才培养的目标也要进行全新的定位。这是专业模式产生变化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为了避免传统编导人才培养目标下定位的就业行业逐渐减少的情势。
根据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建设方案》(皖广院教字2018[13]号)实施要求,完善影视编导专业教学标准的修(制)订,制订教学标准修订方案,编制调研计划,于2018年7月正式启动调研工作。
为收集一手资料,提供全面、客观的实践依据,准确把握培养目标和规格,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有力支撑专业教学标准研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院组织了《影视编导专业诊改》工作的前期调研。
调研对象主要有行业企业及毕业生和院校两大部分。
1.行业企业及毕业生调研
这类样本的选择依据主要是影视编导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有省市电视台、新媒体企业,大传媒产业中的典型企业如广告公司、影视制作公司也是重点调查对象,另外还将部分对影视编导专业毕业生有用人需求的其他行业企业列为外围调研对象。
2.院校调研
院校调研主要选择了开设影视编导专业的高职院校,另外本科层次院校开设高职专业的也在调查范围之内。
3.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在调研方式上采取了直接调研和间接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具体采用了实地观察法、小组访谈法、专家访谈法以及文献调查法等科学方法。
1.行业企业调研执行情况
2. 院校调研实施情况
调研自2018年7月至12月,调研小组共调研行业企业11家,院校6所。
行业调研旨在把握行业宏观状况和发展趋势,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影响行业发展的各种因素,预判行业发展趋势,判断行业人才需求的走势。企业调研重点在于掌握现阶段企业生产实际中技术条件变化和劳动组织的变化情况以及由此引起的岗位设置的变动情况,听取用人一线对于影视编导专业在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等。本次调研中,对于行业企业调研的重点内容主要如下:
(1)行业发展宏观环境中的变动因素。
(2)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对影视编导专业相关技术技能领域提出的新要求。
(3)影视编导专业相关岗位群人才供求状况及需求预测,尤其是高职教育应届毕业生的供求状况。
(4)影视编导专业原教学标准与行业标准对接情况。
(5)毕业生对口就业企业实际生产中,技术型岗位群对应的技术条件变化情况。
(6)毕业生对口就业企业实际生产中,管理型岗位群对应的技术条件变化情况。
(7)毕业生对口就业企业实际生产中,创意型岗位群对应的技术条件变化情况。
(8)企业对影视编导专业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评价。
(9)企业对于影视编导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效果的意见和建议。
院校调研旨在深入院校,了解影视编导专业教学的开展情况,具体包括:
(1)各院校影视编导专业教学基本情况,包括专业建设、校企合作、课程体系、教学实施、教学管理、教学评价、质量保障、师资队伍、实习实训条件、配套资源等。
(2)各院校影视编导专业招生情况,包括招生数的波动情况、生源的变化情况。
(3)各院校影视编导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包括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4)各院校影视编导专业现行教学标准使用情况。
(5)各院校影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及执行情况,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存在问题、课程结构比例、专业教学内容更新情况等。
(6)各院校影视编导专业毕业生对本专业教学效果的评价,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实施、职业技能训练等。
(7)各院校影视编导专业毕业生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建议。
(1)调研结果显示影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广播电视行业、文化传播公司、影视制作公司,广播电视行业和影视制作公司为影视编导专业毕业生的主要择业方向,如下图所示:
(2)影视编导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初始岗位多为文案策划、编剧、营销推广策划、活动策划、节目策划、广告导演等。影视编导专业毕业生就业排名前8的初始工作岗位需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如下表所示:
以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显示: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策划能力、文案写作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市场开拓及营销能力,同时最好掌握摄影摄像、音视频节目制作与剪辑等专业技能。
(1)对口就业单位人员规模均在10人以上,员工数10—100人的近6成,如下图所示:
(2)对口就业单位对高职学历人员需求呈两极分化状态,电视台、记者站、知名传媒公司和影视文化传播公司对高职学历学生需求量低,中小型广告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创意工作室等偏好高职毕业生,如下图所示:
(3)用人单位的人才输入渠道主要是学校和社会招聘的方式,企业自主培养也占10.53%,如下图所示:
(4)用人单位为影视编导专业毕业生设置的专业技术岗位以文案岗位所占比例最大,节目剪辑与包装、影视编导和摄影摄像类次之,如下图所示:
(1)开设影视编导专业的院校分布广泛。据调查,开设影视编导专业的院校以地方政府主管的公办院校为主,民办院校为辅;院校类别涉及国家示范、省级示范、一般院校;这些院校分布较广,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均有院校开设影视编导专业。
(2)影视编导专业招生、就业状况基本稳定。各院校开设的影视编导专业大多面向全国招生,以本省为主;近3年就业率均在90%左右,但院校间在就业专业对口率上差异较大,结业质量体现出校企合作深度的相关性,实行订单式培养、企业入校指导等培养形式院校,其就业对口率较高,单纯依靠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就业的对口率偏低。
(3)毕业生实习与就业接收单位相对分散。调查结果显示,各院校影视编导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单位主要有文化传播公司、广告公司、影视制作公司、营销公司、校外实训基地(含专业教师及毕业生开办的各类工作室);实习就业岗位主要有编剧、导演、影视制作、营销策划、编辑等。
(4)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由毕业生自愿选择。由于毕业生择业口径较宽,且大部分岗位并未要求执证上岗,因此目前开设影视编导专业的院校对该专业的毕业生在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上给予学生较大的自由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考取何种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相关的行业资格证书有广播电视编辑记者、网络编辑师等证书。
(5)大多数院校参考使用现行的专业教学标准。由于传媒行业近年来发展速度快,对人才的需求也日新月异,因此多数院校在教学实践中参考现行标准,并根据市场需求修订培养方案。
(6)专业师资均由校内和校外两大来源构成。从开设影视编导专业的院校来看,该专业的校内专业课教师大多在10人左右,多有相关专业背景,基本具备硕士学位和中级职称,周课时集中在16—24节;来自企业一线的兼职/外聘教师可承担总学时的2—3成,部分兼职教师因工作关系需分段/集中授课,主要讲授实务、操作类课程。
(7)各院校的影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主体差异不大。本专业平均周课时集中在22—26节,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比重40%以上;专业核心课有影视剧本创作、影视导演艺术、电视节目策划、电视写作、微电影创作、纪录片创作、电视文艺编导、电视节目编导等。人才培养能力目标主要为传媒写作能力、编辑应用能力、编剧能力、导演能力、创意思维能力。
(8)各院校实习实训条件参差不齐。接受调研的院校基本都建有本专业专属或与相近专业共用的校内实训室,如导播实训室、导演实训室、新媒体工作室、影视制作试验中心等,总投入集中在50万—120万元;大多建院校有校外实训基地,或与广告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影视制作公司进行生产/创新实践,也有部分院校和实训基地建立相应的用人机制,利于实现学生—学徒—员工的角色转变。
(9)影视编导专业的教学资源普遍不丰富。大多数院校的影视编导专业无省级精品课程;罕见企业兼职教师协助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学生实现项目的开发;按企业实操规范与市场发展需要开发教材的情况也不多见。
(10)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中规中矩。接受调研的院校基本上都制定了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含理论和实训大纲;多数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年或隔年更新;教学评价以学生评价和学校管理部门评价为主,少数院校在学生毕业设计环节,用人单位和校内教师给学生较高强度的专业素质综合训练与考核。
经过数据整理与分析,结论如下:
从市场需求来看,中小型广告公司、文化传播公司等“大传媒”行业企业对高职层次影视编导专业人才的需求大于传统的广电媒体的需求;影视编导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需求比较旺盛,但是用人单位仍存在用人困难,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实际技能满意度不高,希望高职院校能加强技能训练,最好“上岗就上手”;多数企业认为应加强对学生的新媒体应用技能的培养;企业与院校间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的意愿较为强烈,但是对于提供实习岗位持保守态度。从行业企业调研状况来看,专业标准的修订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新已经迫在眉睫。
从院校开办影视编导专业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该专业生源基本稳定,大部分院校的影视编导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既有一致性又各具特色,都能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体现院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特色,因此在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上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各院校在专业核心课程设计上体现出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基本趋于一致,能够与职业标准较好对接。不同之处在于受当地传媒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在课程设置的侧重点上略有不同。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殊要求,专业培养中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仍需加强,人才培养模式仍需大力改革创新。
1.面向市场需求,重置培养目标
现实已经给出明确的信号,对于影视编导专业来说,培养目标必须符合时代需求,满足传媒产业发展的新形势。
影视编导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以及文化艺术业等行业的导演、电影电视制片人、电影电视场记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影视项目策划、影视作品编剧、影视作品导演、影视后期剪辑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加强横向联系,校企深度合作
影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意味着我们必须拓宽影视编导专业建设思路,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这些都要求我们的教学实践要依托行业、联系企业、融合办学。当前影视编导专业的校企合作程度不深,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而言,校企双方的合作意愿和合作机制是决定合作效果的关键因素。从校方来看,应该提高积极性,以社会需求为动力,以紧密型基地建设为重点,在实践“课堂教学与岗位实习”整体融合的过程中,与企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架构校企合作平台,内建外引,以符合行业发展趋势、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为培养目标,更新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平台开发、就业实习等环节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合格人才。
3.建设全媒体实训实验室,强化学生的新媒体技能
各高校应根据融媒体时代媒介发展以及传媒行业对广电人才的需求特点,尽快建立主要用于网络新闻编辑、新媒体产品策划与制作、全媒体采编、大数据新闻采集与分析等相关课程的教学与实训的新媒体实验室。在新媒体实验室里,影视编导、广播电视学、新闻学、动漫、美术、艺术设计、计算机软件等专业的学生可以进行资源整合和相互协作,将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微电影制作等融合为能够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中进行展示和传输的媒体产品。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提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践能力,又能够强化学生的多元文化功底和新媒体运作能力,进而尽快适应新媒介发展对影视编导人才提出的全新要求。
4.设立师生共建传媒工作室,积极与新媒体发展接轨
为适应影视编导专业及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各高校相关院系可以设立不同类型的融媒体类工作室,让学生进行实践创作。工作室成立后,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成立创作团队,定期或不定期在视频网站或其他新媒体上发表相关作品,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
在智媒时代,如何培养学生的“全媒体”意识和“融媒体”理念,这是笔者正在研究的课题。“融媒体”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媒体,而是一个把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优势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科学方法,是在实践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行为。在原有的《艺海视听杂志》的基础上创建“艺海视听杂志社”微信公众号,每周更新三次内容。主要有刊登电影的独特见解与评论的《绘“声”绘“影”》栏目;分享学院的春夏秋冬的美景和故事的《广院视界》栏目;用镜头代替眼睛、从生活中发现美和艺术、用视频走进人物内心世界的《导演手记》特色栏目;发表不同专业的学习心得与见解的《心海帆影》推荐栏目;分享生活中的瞬间美好、记录生活摄影的《捕光逐影》栏目;悲剧动情,触动心灵,如饮醇酒,沉醉其中;喜剧盈盈,剧院相逢,缓压祛恼,心情放松。戏剧如人生,处处总关情。真人实话演绎世界,颂善鞭恶映照人心的《戏如人生》特色栏目;聆听音乐、鉴赏音乐的《寻综觅影》;《知书达理》等栏目,其中《知书达理》栏目主要是推送《一本好书》的书评和精彩分享与读书相关的内容,实现传媒特色的读书创作。
在媒介融合发展的新时期,高校广电传媒人才的培养必须着眼于新媒体强势发展以及新旧媒体加速融合的现实图景,以学生为本,通过建构适应新媒体和媒介融合发展的实践教学平台,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在教学探索中,应不断改革传统的单一、僵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切实让学生具备跨媒体的操作技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成为适应融媒时代的复合型、创新型传媒人才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1]李微.融媒时代编导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提升策略[J].青年记者,2018(2):2.
[2]李旭鹏.影视故事性广告创意的优化传播策略[J].青年记者,2018(2):2.
[3]陆安勇.融媒时代编导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1):135-136.
[4]庄勇.从“融媒体”中寻求生机[J].视听界,2009(2):39-42.
[5]刘高喜,张二月.分析装配式施工对建工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J].智库时代,2019(25):252.
[6]邵梅媛.经济新常态下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设计[J].现代经济信息,2019(14):442.
[7]郝建文.OBE理念下高校职业教育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路径探索[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3):100-103.
[8]操杰.基于现代学徒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2):257-258.
[9]高庆殿.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功能实现与效益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18-120.
[10]王玉军,等.高职粮食专业“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探索[J].高教学刊,2019(7):163-165.
[11]杨明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4(4):47-49.
[12]李云.非物质文化遗产远安鹿苑茶地方高职校园传承创新的实施路径探索[J].现代园艺,2018(23):198-199.
[13]陆廷杰.充分发挥科学家建议的重要作用[J].科协论坛,2001(Z1):52-54.
[14]江津津,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研制——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为例[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8(1):6.
[15]刘绍芹.融媒体时代新闻传媒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路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3(10):122-123.
(作者许海潮系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
有关新中国新时代:影视的历程与图景的文章
党中央及时给出了“推动融合发展、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路标,展示出了媒体融合发展的美好前景。担当党媒使命的湖南电台以不忘初心的责任感主动迎接不可回避的挑战,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融合发展”的思想不动摇,在挑战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初心使命,薪火相传,是湖南电台人前行的信仰,融合发展,融创未来是我们踏上新征程的动力。......
2023-11-22
形成“分散采集、集中编辑、分类刊播”的App新闻报道流程。强化App应用与传统媒体的嫁接,吸引年轻人群和自媒体参与。2017年“爱安吉”App营收超2 000万元。全面开启直播,每周一至周五下午,主持人在App上直播互动,通过抽奖、打赏与网友交流,3个月获得极好传播效果。2018年元宵节,爱安吉App策划推出“闹元宵、得红包、送汤圆”活动,直播互动,吸引五千多热心民众网络参与,送出千份汤圆礼包。......
2023-11-08
从垄断性平台向泛合伙人制的生态型平台转变,是融媒App发展的未来方向。融媒App与广电报的强烈互补,正使得日常应用场景得以革新。App 3.0版本的融媒体阶段[3],自制版权是App的核心竞争资源,现基本形成“一体两翼、双核驱动”的全媒体发展格局。宽带革命下,未来App发力的趋势与优势愈加明显。App数据大集成的优势,实现了电视大屏与手机小屏同屏共振。......
2023-11-08
80年筚路蓝缕、80年栉风沐雨,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发展从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宣传到当下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展现了广播媒介强大的生命力与传播力。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发展至今,为我国98.94%的人口提供收听服务①,承担着广播媒体的社会责任与“党的喉舌”神圣使命。截至2019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3.48亿辆③,交通广播服务的受众是4.35亿车主。......
2023-11-22
做强本土资讯,建立“融媒+直播”内容生产App运作模式,搭建新闻生产集中管理架构。App对广电节目、各媒体精品内容、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发布。网络投票是App常见营销手段。2017年暑假,利用县域学生家庭的人身财产安全教育为策划点,与教育局联合推出家庭暑期安全教育App打卡活动。创新性地设立App上可直接兑现积分的“云豆子”,把乡镇、部门人员餐饮补贴、工会福利纳入虚拟货币体系。......
2023-11-08
艺术的本源何在中国当代文学在上世纪的一九八五年前后是一个醒目的节点,一批才华横溢的作家横空出世,至今他们仍在高举着文学的大旗,只是过往的那个激昂的声音已被新时代的喧嚣湮没了。战争制造了死亡和恐怖,同时也制造出了人类对于艺术之使命及功能的新的思考,本雅明躬逢其“盛世”,他责无旁贷。必须承认本雅明预言的准确性,自他先知般的预告了这一新艺术诞生的之后,艺术本身开始了它的花样翻新。......
2024-01-21
“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如何去描述,已不再是一个界定分明的概念了。“互联网+”战略的大力开展,更进一步加速了媒体融合的演进节奏。随着“互联网+”战略在技术革新、观念驱动上的助力,媒体在融合发展下呈现的智慧力量将开启一个涉及范围更......
2023-09-25
◇哲学是思考和“讲道理”的艺术意大利的伟大学者维科曾说:“诗人可以说是人类的感官,而哲学家就是人类的理智。诗人凭凡俗的智慧来感觉,哲学家凭玄奥的智慧去理解。”每个哲学家面对哲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大不相同,因此才有那么多的哲学流派,如果要说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就是“讲道理”。哲学家讲出来的东西,要想称得上是“道理”,那就得是有条不紊、合乎理性的。......
2023-12-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