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也激发了人们对移动学习的热情。任何具备移动学习工具的用户,不分年龄、性别、学历和国籍都能够使用移动学习资源。从便携的角度来说,笔记本最不方便携带,PAD与手机由于体积较小相对便于携带,更符合移动学习的需求。显然,有关移动学习的各项技术逐渐成熟,手机是支持移动学习的最佳工具。......
2023-11-23
张默然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有机融合,形成了一个全景式布局、全圈层覆盖、实时互联的新信息时代。移动互联网催生了大量的移动网络用户,他们在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在线观看电影之余,借助各种交互式的应用程序进一步参与到电影制作中,改变了一般电影制作业以影视公司为中心,专职导演、编剧等主创团队为主体的传统产业格局,逐渐呈现出以网络平台用户参与为表征的去中心化趋势。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来临,网络用户以其强大的流量优势改变了普通民众单纯地作为院线电影的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进而推动了电影与互联网的跨界合作,形成了“互联网+电影”的新型业态。“互联网+电影”的新业态使网络平台用户渗透到电影从融资到后期价值链研发的全产业链中,打破了传统电影产业的主体结构方式,使电影制作主体发生了交错与位移。
中国“互联网+电影”新型业态的标志性变革节点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互联网三巨头进军电影业,爱奇艺、优酷土豆等网络视频平台也纷纷布局电影业,向其所有的海量平台用户推出自制影片,拓展了网络大电影的业务。与此同时,中影集团、上影集团、华谊兄弟、华策影视等传统的电影制作主体也积极与互联网公司、网络视频平台展开合作,发展在线电影业务。移动互联的时代变革“倒逼”传统影视公司转型,通过“互联网+电影”战略升级,以适应“网生代”观众的需求。在“互联网+电影”的新业态下,爱奇艺影业、阿里影业、腾讯影业等电影制作的新型主体,重构了传统电影制作主体的组织结构,彰显出在电影制作主体的交错与位移之下的去中心化趋势。
在移动互联的时代语境下,电影制作主体的交错与位移打破了传统的专业化闭合的电影产业链,使其向多主体参与、共生互存、互通共享的新型电影产业模式演变。网络平台用户在“互联网+电影”的产业转型过程中,以其平台流量的有机构成者身份深入地渗透到电影制作过程中,堪称电影制作的“云主体”。互联网冲击了传统电影的融资渠道,网上众筹融资赋予普通观众以电影融资的参与权,从源头上推进了普通民众对电影制片的参与深度。电影众筹是一种去中介化的互联网投融资方式,降低了电影融资成本,加快了电影制片筹资的效率。网络平台用户自主选择电影项目进行投资的过程,透露出普通民众对电影的期待值与关注度,为后期电影票房奠定了受众基础,同时也发挥了预宣传的效果。在此意义上,“互联网+电影”使传统的电影融资、制作、宣发等各电影产业链之间呈现出交错重叠的复合式发展趋势。这种复合产业结构正是移动互联网“连接天下,聚合一切,共享所有”的共享、交互、开放精神的体现,即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电影制作的去中心化的网状结构。
“互联网+电影”制作主体的位移,还体现在电影类型的多元化上。电影制作主体的去中心化趋势不仅为主流商业电影开拓了新的生长空间,也为中小成本片、艺术片等小众类型的影片创造了可能性的融资、宣发、播映渠道,为许多新锐导演解决了实体金融机构“融资难”、宣发资金有限、院线播映难的问题。根据互联网长尾理论,移动互联时代电影消费的趋向是去中心的民主化的,即对于非重点消费群体的平等待遇。移动互联时代对分化的小众市场、细化的非主流消费、个性化的文娱消费都给予了相应的生存空间。此外,“网络影院”为艺术电影提供了在线的电影发行渠道,组建付费播放的“网络发行院线”。这部分小众类型影片的观众也可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在线购票业务,影响影院的排片权,网络售票平台社区的即时评论与打分也将影响电影的口碑,进而改变传统院线电影的消费格局。
在移动互联时代,移动互联网将其连接的所有“用户”均置于电影的策划创意与剧本开发过程中,使电影制作走向用户生产电影文本的C2B(Customer to Business)模式。
用户生产电影文本的新模式建立起电影策划创意、剧本开发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内在关联,使电影文本不再是由专职电影人员策划而成的已然客体,成为一个向观众无限开放的意义形成过程。用户生产电影文本模式的一个典型案例是“互动选择电影”。值得说明的是,互动式电影并不是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兴产物,只是各种便捷的移动智能终端的应用、5G技术的产生、电影在线播放业务的发展,以及媒介融合的加速推进了这一进程。电影设置多个叙事支线与结局,观众只需要点击或触碰播放器上的剧情选项,即可选择不同的人物角色与叙事支线,介入电影情境。近年来,腾讯、爱奇艺、优酷等视频平台均发布过“互动视频”项目,进行网络试水。继2018年末Netflix推出《黑镜:潘达斯奈基》后,2019年5月31日,腾讯视频上线了国内首部互动式电影《画师》。自2019年5月以来,爱奇艺、B站、腾讯视频等陆续宣告了“互动视频”平台的投建计划,并推出了《他的微笑》《我+》《拳拳四重奏》等互动影视作品。互动式电影的叙事文本改变了传统电影由专职编剧设定情节的固定形态,成为一个与观众的选择意志具有同一性的开放性作品。这种新的剧本生成模式使观者的电影接受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观者从电影叙事的被动接受者向一个交互性主体转变,能否进一步成长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电影叙事方式,仍有待观察。随着5G商用时代的来临,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电影的沉浸感与交互感体验增强,或可为促进交互式电影加速发展的动力引擎。
用户生产电影文本的新模式不仅体现在观众与电影叙事文本的交互性关系上,还体现在大众创作电影内容的生产方式上。这种方式使电影策划创意与剧本开发的主体发生变化,引导电影策划创意与剧本开发的传统单向输出模式向多向互动演变。如华谊兄弟影业作为在“互联网+电影”产业上的先行者与优先布局者,在电影互动选择剧的基础上,进一步与中国新媒体的标杆钛媒体正式展开战略合作,实验全新跨界项目“人人都能写电影”,将电影创作真正推向“大众制造”。这种平台致力于通过汇聚大量电影爱好者,消弭地缘壁垒、行业划分、文化圈层的差异。影迷之间的交向互动结构成一个虚拟的网络社区,为其个性化的自我表达提供了空间,也拓展了电影剧作的创意空间,可以实现互通共赢的集成效应。
电影策划创意与剧本开发去中心化的突出表征是电影剧作的数据化生产机制,即复数式的中心。这种复数式的中心是将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电影浏览“痕迹”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分析,为电影的策划创意与剧作开发提供数据指示。网络用户的点击、播放、浏览、评论、收藏等数据则隐含了普通民众的电影观念、类型偏好、情感态度、关注议题等驳杂、混乱、细碎的信息。这些量化的数据较之电影策划人的理性判断,更具真实性、动态性、广泛性与精准性。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通过大量应用平台的用户定位系统,可使用户的地域分布数据挖掘更为细致,增加电影受众数据的精准性。大数据思维下的电影策划创意与剧本开发过程是一个用户数据的汇集分类、电影视听要素的提取与组合的双重过程,通过“数字智慧”规避市场风险。大数据制片呈现出从传统的作品思维到用户类型新思维演变的趋势,对商业片和艺术片创作都具有启示性意义。
电影文本的跨媒介流转是移动互联时代数字经济发展、媒介融合加速、版权意识增强、“网生代”电影审美新变诸因素共同促发的文化现象。电影文本跨媒介流转的多元化趋势意味着电影文本的非中心性,打破了传统电影产业以电影作品为中心、媒介形式界限明晰的思维。受众要理解电影叙事文本的意义需要将电影文本置于一种多媒体叙事的动态、多元、开放的互文本链中进行,呈现出电影文本的去中心化趋势。
电影文本在小说、动漫、游戏、话剧、歌曲等多媒介形式中不断转化和流通,使核心叙事文本的规模和传播影响力日趋扩大,获得了跨平台受众的普遍认同,进而生成具有增值效应的文化符号——IP。如“鬼吹灯”系列、“盗墓笔记”系列、《何以笙箫默》、《失恋33天》等电影都是以网络小说持续高热的关注度和大体量的粉丝群体获得高票房收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影制作确立了IP先行的运营理念使IP贯穿制作、宣发、放映、形象授权、后期衍生品设计等全产业链。如动画电影《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在发行前期,已有电视动画、网络动漫、漫画书刊等形式积蓄人气,制造流行文化符号,其后在游戏、真人版电视剧、舞台剧等多媒介互动中延续核心叙事文本。再如“盗墓笔记”系列电影也是继网络小说、出版著作、网络剧的持续关注度的基础上推出的,后续又衍生出话剧、电视剧、游戏等多媒介形式。这种“强衍生”的产业模式将电影置于全产业链中的一个节点位置,改变了传统电影的叙事成规。动画电影《龙之谷:破晓奇兵》是网游《龙之谷》叙事文本的前传,而《洛克王国2:圣龙的心愿》的叙事则接续游戏的剧情发展,揭晓了游戏中已设定好的故事悬念,处于游戏与电影跨媒介叙事的共生关系中。电影叙事的非中心性意味着理解电影叙事文本的意义需要一种动态、多元、开放的互文本视野。
媒介间渗透融合进程的加速,电影文本跨媒介流转融合了多种媒体介质,形成了“媒介间性”的复合媒体形态。如电影《滚蛋吧!肿瘤君》戏仿了枪战僵尸游戏,并插入动画作为表意方式;动画电影《十万个冷笑话》中“你是来搞笑的吧23333”等大量吐槽字幕直接出现在影像上,将二次元网络媒体即时双向交流的弹幕作为叙事的有机构成元素;《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年喜羊羊》每一次远程发射的木桩击中恶龙都出现了“+100”的画面,内化了游戏闯关加分的设置;《麦兜·我和我妈妈》中底层工人劳作的纪实性影像界面上的“play”播放按键和电池符号矢量图彰显了媒体叙事属性等。在电影文本的跨媒介叙事中,游戏、动画、电影等多种叙事形式渗入电影中,突破了“故事”单一媒体介质的界定,成为一种新媒体形态。
在移动互联时代中,互联网用户的新生力量正在不断推进电影制作去中心化的变革。“互联网+电影”的新型业态以普通民众的参与流量作为发展的内驱力,打开了传统电影产业的闭合产业链,是一个以网络平台用户为核心的交互、共享、开放型的泛娱乐新型电影业态。互联网与电影的跨界整合,极大拓展了传统电影媒体的制作与播映空间,增强了联合运营效能,激发并释放了普通民众的文娱消费需求,推动电影文化的普及式发展。在此意义上,“互联网+电影”不仅是一种新的电影技术革命与产业转型,还建构了一种以移动互联为平台,普通民众全方面、多场域参与的互动关系,是互联网共享、交互、开放精神的体现。
(作者张默然系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讲师)
有关新中国新时代:影视的历程与图景的文章
能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也激发了人们对移动学习的热情。任何具备移动学习工具的用户,不分年龄、性别、学历和国籍都能够使用移动学习资源。从便携的角度来说,笔记本最不方便携带,PAD与手机由于体积较小相对便于携带,更符合移动学习的需求。显然,有关移动学习的各项技术逐渐成熟,手机是支持移动学习的最佳工具。......
2023-11-23
而其中投机性心态、技术安全和相关政策的发布也成为影响互联网货币币值稳定的因素。互联网货币技术安全事件频发,加大了互联网货币币值的波动性。(三)热钱流动的风险引发热钱流动是目前互联网货币最大的潜在风险。......
2023-07-05
3G是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我国3G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移动、联通、电信分别拥有自己的3G品牌和3G服务应用。作为4G的延伸,5G时代的到来似乎更让人期待,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目前还处在研发试验阶段,2017年12月全球第一个5G标准正式完成并发布。......
2023-09-25
《区块链革命》一书的作者,加拿大作家、研究员AlexTapscott和Don Tapscott称,区块链技术的发展预示着第二代互联网的到来。这一网络能及时进行更新,并验证参与各方是否达成共识。接下来,我们将用8张图表分析区块链的未来发展趋势。采用者不断加入的增长势头预计会持续到2025年,届时,区块链将最终成为金融服务业采用的主流技术。有趣的是,通过对比历史风险投资金额与未来资本市场融资金额来看,区块链技术的主要资金来源并不是金融服务业。......
2024-01-10
截止到第二步,社区/社群的人际关系网络应该是一个高度以社区创办者、管理员或明星用户为中心的状态,这意味着较大的风险——社区的存活与发展,将取决于少数的几个人。要解此结,需要去中心化,把一个高度中心化的网络变成一个几乎无中心化的网络。基本上,这也就是社区要进行“去中心化”的原因所在。去中心化的常见套路有以下两种:一是培养和发掘追随者。二是通过引导,帮助社区内的用户间建立起关系。......
2023-10-31
在移动互联条件下,这种泛在学习方式更容易实现,因为学习者是自我导向的学习。此外,由于Android操作系统具有平台开放、硬件选择丰富、不受运营商束缚等特点,这极有利于开发者开发主界面内容丰富、用户体验良好的泛在学习客户端软件。本文在分析泛在学习理论及其现阶段特点的基础上,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大学校园为学习环境,进行泛在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23-11-23
在“区块链+政务”结合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存在着一个悖论,那就是中心化与去中心化。一方面,政府是天然的中心化管理机构,不可能接受完全去中心化的业务流程重塑。在这个过程中,去中心化又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相比于传统政府体系,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政务平台,赋予了政府数据安全保密、不可篡改、可访问和无第三方等特性,具备点对点加密传输、智能合约快速审批,以及公共账本透明可追溯等功能,打破了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悖论。......
2023-07-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