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纸山文化与自然法则展示上潘村古村落的资源概况

纸山文化与自然法则展示上潘村古村落的资源概况

【摘要】:(二)上潘村的历史与人文据上潘村现存历代修编的《潘氏宗谱》记载:大宋宣和年间潘氏始祖潘文饶自福建迁至永嘉龙湾,至五世孙潘雷焕得功名之分,官江西上饶知县。宗庙至今上潘村口还存有清重修的潘氏宗庙,并伴有红豆杉参天古树。科考资料据现有调查收集存有:自南宋绍兴丁卯年至今历代《潘氏宗谱》及古物、古迹等科考文字资料。

(一)上潘古村的方位与环境

上潘,现为浙江省泽雅风景名胜区内的一个古村,系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所属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泽雅镇西南部,东邻林岙村,南界周岙村,西连西岸村、唐宅村,北依石榜山村、吴坑村。坐北朝南,依山环水,为一个山高水丰、丛林茂密、阳光充足、宜纸宜农宜居典型山水盆地。据《潘氏宗谱》记载:当年始祖踏勘考察后认为,此地“山明水秀之境,龙蟠虎踞之地,故名尚磐择定居焉,是为发源之衣也”。清雍正丁未年间修谱时又补“本都村落图”对此地周围环境作了详细描述:

应自强 摄

天长岭上遥望千山,源口门前近来二水,周岙地连鹤岙金堡,接于小源岚深盘胧,陈岙村风起云卷,大坳地崎岖峻险,垟田大垟曲径盘旋,岙底仙宅峰回路转,溪涧萧条恨无安石,寂寞阳山竟乏夷迹,极乐钟鸣声传庙后,岐云龙见雾罩铃垟,乌鹿溪泾流向外叶,黄岭头枕倪章唐宅,下寮坑聆松风宴会,黄川西岸山高水长,深河济潭水流涓涓,金刚嶦朝烟雾靄靄,泽雅面对珠岩秀气,潘庄古磉落霞月浮,林岙之竹风卷掩映,垅头紫云逸飘岭雪,常寒坑源瑞气聚暖,石山磊落岩岩长存,金岙光辉皪皪安在,和尚岭头时听玉泉清磬,师姑垟内忽问梵刹踈钟,苏田晚晴霞美日日云封,包岙朝朝雾锁,岩门攀攀杨川,垒垒茶石月色,横垟靄映尚盘黛色,鸡鸣山后云生虎啸,高峰坳有科名美誉,嶦闻望府佳名,吴坑雨露纷纷,黄山烟云靄靄,外山岭畔题不尽此地繁华,布袋垟中怎能收拾一乡佳景,徧观风俗还睹山川,泰清乡界于青田,左右源分于永瑞。

可见,当年潘氏始祖选址此地为居,不仅仅为一般生计之选,更有“天人合一” 自然生态追求之意境

(二)上潘村的历史人文

据上潘村现存历代修编的《潘氏宗谱》记载:大宋宣和年间(1119)潘氏始祖潘文饶自福建迁至永嘉龙湾(今为温州市龙湾区),至五世孙潘雷焕得功名之分,官江西上饶知县。因龙湾位于海口屡遇潮汐,又频遭海上倭寇骚扰,至六世奉旨另择吉地移居尚磐(今上潘村),其时约为宋末元初(公元1300年),至今700余年之史,并留下大量历史人文实物与文字资料。现存比较典型的有:

古寺 名上潘寺,坐落潘山之麓,亦称潘山寺。此寺,据黄舟松、林伟昭《瓯海金石志》280页记载:明嘉靖建造。历经明清多次修建,寺状庄观,香火颇盛。已有500余年历史。因年久失修,现在复建之中。

古水碓及附属设施 约明初,全村凭借山水优势采用原始古法造纸,其规模,据林志文、周银钗《泽雅造纸》记载有12所水碓。90%以上人口以纸为主,以农为辅。现还留有10所水碓(其中2所还在生产)和大批腌塘、纸槽等造纸生产设施设备,有浓厚的纸文化氛围。现在号称泽雅造纸中心的下良坑、唐宅、横垟、垟坑等村的潘氏纸农大都从上潘潘姓分支而来。可见,上潘当时造纸之规模。

古民居 现有44座明清时期的纸农古民居,其中倒塌的一座,半倒塌的2座,将倒塌的12座;有人住的16座,无人住的28座。经初步查证,这些古民居都是1911年之前建造的,其中绝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少数可能是明末建造。尽管这些古民居损坏严重,但基本是完整的,其建筑造型、房屋式样、配套功能、起居区分、原始用材、建造工艺、艺术雕塑、水漏瓦当等,仍然保持原来的模样包括附属建筑如猪牛栏、灰厂、厕所、水沟、泉穴、照屏、门庭等。

古村落及公共设施 以古民居群为主体的尚完整的古村落,由于古民居较有一定规模,至今还保留着原公共通道小巷、山涧扒坎、防洪水沟、过涧古桥、村道小亭、宗祠小庙等建筑。虽有其中一些古民居及公共设施被拆建新房或改建,甚至一些更珍贵的古民居、道路已不复存在,但基本上还是比较集中、完整。

宗庙 至今上潘村口还存有清重修的潘氏宗庙,并伴有红豆杉参天古树。

古树 村中心区域现有三株300年以上树龄的号称“活化石”的稀有树种红豆杉。

科考资料 据现有调查收集存有:自南宋绍兴丁卯年至今历代《潘氏宗谱》及古物、古迹等科考文字资料。

村里还留有当年纸农生产生活使用过的大量的古农具、纸具、用具、炊具、器具、家具,经过征集、修复可成为一座丰富真实的民间文博馆。

(三)上潘村的经济社会现状

上潘村,原有362户、1365人,拥有475亩水田、500亩旱地、1365亩山地,12所水碓,90%以上人口造纸为业,务农为辅。改革开放之后,因土纸市场衰退,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大部分人进城务工经商,绝大部分土地抛荒无收,绝大部分房屋无人居住风化,现常居人口仅90余名。离村在城村民收入平平,生活水准一般,但返村生产生活基础又差,迫切需要寻找新的产业门路,改善目前“三绝空心留守村”经济社会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