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言行举止庄重得体参加丧礼时,态度应庄重,举止应得体。吊丧时,应表示沉痛哀悼之情,态度要严肃,感情要真挚,不可随随便便,给人漫不经心的感觉。参加丧礼仪式时,应准时到达,并在签到簿上签名,领取应佩戴的物品,安静地进入丧礼会场。向逝者致敬的这些行为称作“吊”。丧仪完毕应向家属表示哀伤之意,希望对方能节哀顺变,称为“唁”。......
2023-07-03
(一)丧仪之理
“父为子纲”以孝道为中心。孝道在家族关系中是至尊无上的,宗法伦理不允许卑幼违逆尊长。儒家宣扬孝悌乃是君子立身之本。如若废置孝道,作出不孝之举,则会被家法、族规甚至律法所惩罚。而妻子对丈夫也必须恭顺谦卑,否则一样会招致规则的严惩。因此,不孝、不恭顺自然是“理不可为”所涵摄之义。在特别“不应为”律中,对不孝者的行为规范,尤为显目的便是有关丧礼的规范。以《唐律疏议》“匿父母及夫丧”条为例:
诸闻父母若夫之丧,匿不举哀者,流二千里;丧制未终,释服从吉,若忘哀作乐,(自作、遣人等。)徒三年;杂戏,徒一年;即遇乐而听及参预吉席者,各杖一百。
……
问曰:闻丧不举哀,于后择日举讫,事发合得何罪?
答曰:依《礼》:“斩衰之哭,往而不返。齐衰之哭,若往而返。大功之哭,三曲而偯。小功、缌麻,哀容可也。”准斯礼制,轻重有殊,闻丧虽同,情有降杀。期亲以上,不即举哀,后虽举讫,不可无罪,期以上从“不应得为重”;大功,从“不应得为轻”;小功以下,哀容可也,不合科罪。若未举事发者,各从“不举”之坐。[3]
《丧服四制》曰:“知者可以观其理焉。”丧礼之“理”,主要是靠卑幼、妻子及其他亲属为死者守丧的礼仪、葬仪的礼治来体现的。按礼治举办丧仪、依五服制度服丧是孝道的重要体现。根据礼治,亲属应当依照亲等穿着形制有别的服饰,并遵守不同的丧期要求服丧,以示对死者的哀悼和追思。根据五服制度,斩衰的丧期为三年,齐衰的丧期为三个月、五个月、一年不等,大功的丧期为九个月,小功五个月,缌麻则是三个月。服制等级由血缘亲疏决定,由服制衍生出了传统中国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和传统道德规范。《礼记》有云:“丧有四制,变而从宜,取之四时也。有恩、有理、有节、有权,取之人情也。”丧礼中的“理”通过仪式化、程式化、制度化的规则体现出来。丧礼之制体现着出自于血缘情感的规则,既是基于人情自然,也是因循礼俗文化。由此条特别“不应为”律来看,符合礼治的做法是在听闻父母或丈夫的死讯之后,自闻丧日起,应当举行丧礼哀悼、高声哀哭,并按照礼治守孝服丧。这种习俗表达了子女、妻子对死者的哀悼之情,以昭孝道。如果闻丧之后,不举行丧礼哀悼,反而隐匿父母或丈夫之死讯者,即为“理不可为”,科以流刑发配两千里。除此之外,丧礼之“理”,不仅是服丧的形式性规则。为人子女、妻子者,仅做出及时举丧的行为并不足以彰显孝道与恭顺。若是心中并无真正的悲痛哀悼之情,在居丧期间做出违反丧制的行为,也属“理不可为”。居丧之礼还未完结,在服丧期间脱下丧服穿上了吉服,将哀痛抛诸脑后,自己作乐或者命他人作乐的,科以三年徒刑;杂戏者,科以一年徒刑;此外,对于特殊主体,还作了以下规定。遇上这种情况而参与其中欣赏乐曲者,则处杖刑一百。如果没有立即举哀,而是择日再举行,一旦事发也要被依照唐律处罚。
五服制度将除子女之外的亲属也纳入规制之中。那么,同样的行为,如果由亲缘较远的亲属做出,依然违背了礼治的要求。若不处罚,不仅不合于宗法伦理,相对于子女、妻子而言,也不算公平。因此,《疏议》将这样的行为以特别“不应为”律加以补充规范。这种情况下,由于礼治对于不同服制等级的亲属要求不同,因而罪行的轻重也就有所差别。父子之间,血缘最近,亲恩最重。而其他亲属,自然次之。因此,违背丧仪的处罚自然应当轻于子女,否则会导致情轻法重。服期亲以上亲属,没有自闻丧日起举丧哀悼的,按照“不应为”重律处罚,杖八十;服大功亲属按照“不应为”轻律处罚,笞四十;服小功以下的亲属,露出哀容即可,不应当再科罪。如果在择日举行丧礼之前被发现的,则按照该正条不举丧礼的规定进行处罚。
又问:居期丧作乐及遣人作,律无条文,合得何罪?
答曰:《礼》云:“大功将至,辟琴瑟。”郑注云:“亦所以助哀。”又云:“小功至,不绝乐。”丧服云:“古者有死于宫中者,即三月为之不举乐。”况乎身服期功,心忘宁戚,或遣人作乐,或自奏管弦,既玷大猷,须加惩诫,律虽无文,不合无罪,从“不应为”之坐:期丧从重,杖八十;大功以下从轻,笞四十。缌麻、卑幼,不可重于“释服”之罪。[4]
“匿父母及夫丧”正条规定的是子女或者妻子对于父母或丈夫的举丧要求,按照礼治,期亲、大功、小功亲属也应当遵从诚心举哀服丧的习俗规则。但是,由于唐律对这一类行为缺乏规定,因此在疏议中做出了补充。如果期亲在服丧期间忘记哀痛,自己作乐或者命他人作乐的,违反了礼治和孝道,司法者应该适用“不应为”律对其科罪。期亲将被科以“不应为”重律,杖八十;大功以下亲属科“不应为”轻律,笞四十;并且,对缌麻、卑幼的处罚要比正条中的斩衰亲属“释服”之罪轻。
之所以要在“匿父母及夫丧”正条之下,对其他服制等级、其他情形的行为,以“不应为”律进行规范,是为了让律文规范在指导司法时能够情罪相符。从以上两条特别“不应为”律条款可以看出,其意在补充“匿父母及夫丧”正条中遗漏的特殊主体的行为。按照丧仪礼治的要求,子女、妻子在听闻父母或丈夫的死讯传来之后,需要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举办葬礼。这是出于“孝道”和“以夫为纲”的立法要求。而其他参与葬礼的人,同样也受孝敬尊长的立法所规制。这些特殊主体包括:期亲以上亲属,大功、小功亲属。对于子女、妻子来说,他们的行为规范是闻丧之后要尽快举行丧礼哀悼,悲痛哀哭,并在守丧期间认真按照礼治守孝服丧,决不可作乐享受忘记尊长过世的哀痛。那么,相对应的,从特别“不应为”律条款可以看出,妻、子、女之外的期亲以上亲属,须自闻丧日起举丧哀悼,否则按照“不应为”重律处罚。大功亲属也须自闻丧日起举丧哀悼,否则按照“不应为”轻律处罚。期亲和大功以下亲属在服丧期间遵照礼治守孝,不可自己作乐或者命他人作乐,否则也会被以“不应为”律对其科罪。由此可见,“不应为”律的“理不可为”要件,虽然就理论上而言,是极为宽泛的,仿佛一切不合于“理”的行为皆是其打击范围。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理不可为”的行为都会被“不应为”律所规范。它真正规范的是,按照其他罪条规范的“理不可为”标准,需要被惩处的、更为轻微的、违背“理”之行为。
(二)嫁娶之理
从西周时起,婚姻的缔结需要遵照礼的规则来完成。缔结婚姻,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约。前者便是指由尊长享有主婚权的尊长主婚之制。享有主婚权的尊长包括祖父母、父母、余亲。其中,祖父母、父母是首要的权力享有者。《明户令》明确规定:“凡嫁娶皆由祖父母、父母主婚,祖父母、父母俱无者,从余亲主婚。”而主婚人的主婚之举自身又会受到法的约束。以《唐律疏议》“居父母丧主婚”条为例:
诸居父母丧,与应嫁娶人主婚者,杖一百。
疏议曰:居父母丧,与应合嫁娶之人主婚者,杖一百;若与不应嫁娶人主婚,得罪重于杖一百,自从重科。若居夫丧,而与应嫁娶人主婚者,律虽无文,从“不应为重”,合杖八十。其父母丧内,为应嫁娶人媒合,从“不应为重”,杖八十;夫丧从轻,合笞四十。[5]
在主婚人父母丧期之内,给礼制允许缔结婚姻之人主婚,主婚人杖一百。如果为之主婚的是不应当缔结婚姻的人,罪过比前一种情形更重,因此需要从重处罚。此外,与此相关的两种类似情形,唐律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其行为也违背了婚仪嫁娶之理,因此应当加以处罚。对于这两种情形,疏议注明以“不应为”律进行规范。其一是,如果妇女在为丈夫服丧期间,给符合为婚标准、被允许缔结婚姻之人主婚,科以“不应为”重律,杖八十。其二是,若并非主婚,而是为符合为婚标准、被允许缔结婚姻之人做媒说合,也科以“不应为”律。在父母丧期间为应嫁娶人媒合者,科以“不应为”重律,杖八十;在夫丧期间为应嫁娶人媒合者,科以“不应为”轻律,笞四十。
该条规范的是主婚人服丧期间的行为。正如上文所述,子以父为纲,妻以夫为纲。因此,父母、丈夫若不幸过世,其丧期之内,子女、妻子的行为需要依照礼来完成。应当立即举办葬礼丧仪,为死者服丧。服丧期间需要衷心哀悼,着丧服,不可忘哀作乐。孝为首善。主婚人是嫁娶结婚之人的尊长,其为之服丧的则是尊长之尊长或尊长之丈夫。因此,主婚尊长为自己的尊长或者丈夫诚心服丧哀悼,优先于为卑幼主婚或媒合。其中之理与“匿父母及夫丧”条下的特别“不应为”律之理是一脉相承的。皆是出自对孝道的维护和尊崇。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违反孝道的行为,都会被入罪处罚。“不应为”律也并非将所有的“不孝”罪名罗织于其名下。在守丧期间违律之行为,还有“居父母丧生子”、“居父母丧嫁娶”。
再以唐律中的“违律为婚离正”条为例。
诸违律为婚,当条称“离之”、“正之”者,虽会赦,犹离之、正之。定而未成,亦是。娉财不追;女家妄冒者,追还。
疏议曰:“违律为婚”,谓依律不合作婚而故违者。“当条称离之”,谓上条“男家妄冒,或女家妄冒,离之”。又,“正之”者,谓上条“奴婢私嫁女与良人,仍正之”。虽会大赦,称“离之”者,犹离之,称“正之”者,犹正之。“定而未成,亦是”,假令杂户与良人为婚已定,监临之官娶所监临女未成,会赦之后,亦合离、正,故云“定而未成,亦是”。男家送财已讫,虽合离、正,其财不追。若女家妄冒,应离、正者,追财物,还男家。凡称“离之”“正之”者,赦后皆合离、正。《名例》律云:“会赦,应改正,经责簿帐而不改正,各论如本犯律。”应离之辈,即是赦后须离,仍不离者,律无罪条,犹当“不应得为从重”,合杖八十。若判离不离,自从奸法。[6]
嫁娶需依礼,而婚配双方的身份也受到严格限制。禁止婚配的情况有良贱不婚、同姓不婚、官民不婚、尊卑不婚、奸逃不婚、僧道不婚,等等。唐律中禁止通婚的情况包括:
1.“为婚妄冒”条。“诸为婚而女家妄冒者,徒一年。男家妄冒,加一等。未成者,依本约;已成者,离之。”[7]婚姻的缔结需经过行媒,无论被婚配的哪一方,其性别、嫡庶身份还是长幼排序,都在媒合之时理应立有契约,若用他人李代桃僵,女方家违约以人妄冒,科以一年徒刑,男方家以人妄冒,加一等处罚。已经成婚的,离之。
2.“有妻更娶”条。“诸有妻更娶妻者,徒一年;女家,减一等。若欺妄而娶者,徒一年半;女家不坐。各离之。”[8]既已娶妻,就该依礼维护夫妻之义。若隐瞒娶妻之事,则为“矫诈”,科以一年半徒刑。女方家不知情,无罪。后娶之妻不论知情否,都离之。
3.“居父母夫丧嫁娶”条。“诸居父母及夫丧而嫁娶者,徒三年;妾减三等。各离之。知而共为婚姻者,各减五等;不知者,不坐。”[9]父母过世,子女应当终身忧愁而悲伤,依礼应当服丧三年才可释服从吉。夫丧之后,妻子也要依礼守丧。在此期间内嫁娶,科以三年徒刑。若为妾者,减三等处罚。以上之人丧期内嫁娶,都要离之。
4.“父母被囚禁嫁娶”条。“诸祖父母、父母被囚禁而嫁娶者,死罪,徒一年半;流罪,减一等;徒罪,杖一百。(祖父母、父母命者,勿论。)”[10]在祖父母、父母被囚禁期间,子孙不得嫁娶,除非是遵照祖父母、父母之命,但也不得举办宴会。若违反此律,则按照祖父母、父母所犯之罪来确定该子孙的处罚。祖父母、父母犯了死罪的,嫁娶的子孙科以一年半徒刑;祖父母、父母犯了流罪的,嫁娶的子孙科以一年徒刑;祖父母、父母犯了徒罪的,嫁娶的子孙杖一百。如果是由期亲尊长主婚,主婚之尊长为主犯,成婚的男女为从犯;若是由别的亲属主婚,成婚男女为主犯,主婚者为从犯。如果嫁娶双方系被逼成婚,以及不满十八岁的男子、在室女,都只罪坐主婚人。
5.“同姓为婚”条。“诸同姓为婚者,各徒二年。缌麻以上,以奸论。”[11]若是同姓或者同宗,不准通婚,否则科以两年徒刑。若是双方属于缌麻以上亲属,以奸论。其中,“外姻有服属而尊卑共为婚姻,及娶同母异父姊妹,若妻前夫之女者”,也不得为婚,违者杖刑一百并且离之。
6.“尝为袒免妻而嫁娶”条。“诸尝为袒免亲之妻,而嫁娶者,各杖一百;缌麻及舅甥妻,徒一年;小功以上,以奸论。妾,各减二等。并离之。”[12]禁止“袒免亲”通婚。“袒免亲”指的是有共同的五代之祖先的亲属,包括高祖的兄弟、曾祖之堂兄弟、祖父的再从兄弟、父亲的三从兄弟、自己的四从兄弟、三从侄、再从侄孙,并缌麻绝服之外的亲戚。违者各处以杖刑一百。若是娶缌麻亲属或者舅舅或者外甥的妻子,科以一年徒刑;小功以上亲属,科以奸罪。若是纳缌麻亲属或者舅舅或者外甥的妾,各减二等。以上婚姻皆离之。
7.“夫丧守志而强嫁”条。“诸夫丧服除而欲守志,非女之祖父母、父母而强嫁之者,徒一年;期亲嫁者,减二等。各离之。女追归前家,娶者不坐。”[13]祖父母、父母强迫守节之妇再嫁,科以一年徒刑。期亲强迫守节妇再嫁,减二等处罚。
8.“娶逃亡妇女”条。“诸娶逃亡妇女为妻妾,知情者与同罪,至死者减一等。离之。即无夫,会恩免罪者,不离。”[14]唐律规定不得娶犯罪逃亡的妇女为妻妾。除非该犯罪妇女被恩赦免罪,且之前未曾婚配,则认可该婚姻。如果不知该妇女是逃犯而娶妻者无罪,若该女之前未婚,那么可以听从夫家意见不离婚。若是明知其逃犯身份而娶之,则要处罚并离婚。该女犯死罪,娶妻为妻者流三千里。若犯流罪以下,则与女方同罪。
9.“监临娶所监临女”条。“诸监临之官,娶所监临女为妾者,杖一百;若为亲属娶者,亦如之。其在官非监临者,减一等。女家不坐。”[15]唐律禁止监临之官娶其所管辖之地的民人之女做妾,也不许该官员帮缌麻以上亲属纳所监临女为妾,违者杖一百。若非统摄案验之监临官,娶所监临女为妾,减一等处罚,女方家无罪。
10.“和娶人妻”条。“诸和娶人妻及嫁之者,各徒二年;妾,减二等。各离之。即夫自嫁者,亦同。仍两离之。”[16]唐律禁止双方合意后娶一方之妻妾的行为。双方达成合意之后,娶别人妻妾者以及将自己妻妾嫁人者,都要受刑罚处罚,并且前夫之婚与后夫之婚皆离之。若合意后娶他人之妻,合意双方都处以徒刑两年。若合意后娶他人之妾,罪减二等,处以徒刑一年。
11.“奴娶良人为妻”条。“诸与奴娶良人女为妻者,徒一年半;女家,减一等。离之。其奴自娶者,亦如之。主知情者,杖一百;因而上籍为婢者,流三千里。”[17]良与贱身份有别。良贱不婚是传统礼法的准则,因此,奴仆不得娶良民之女为妻子。主人若给奴仆婚配了良民之女,科以一年半徒刑,奴仆无罪。嫁女之良民家长,罪减一等处罚。若是奴仆自己娶了良民之女,科以一年半徒刑。主人不知情者不为罪,知情者杖一百。若主人趁奴仆婚配之机上报户籍,将良民女儿报为其婢女,科以流刑,流放三千里。
12.“杂户官户与良人为婚”条。“诸杂户不得与良人为婚,违者,杖一百。官户娶良人女者,亦如之。良人娶官户女者,加二等。”[18]唐律不允许异色嫁娶。杂户、官户与良民不是同一类别,只能在其本色同类之中婚配,不可异色通婚。违反此律者,杖一百。若是良民娶了官户之女,罪加二等。
以上十二种婚姻形式,皆违律。不可与这些身份的人通婚,如果违律缔结婚姻,则要依律处罚。应当离婚的双方,即便遇到恩赦被赦免违律成婚的罪责,也必须离婚。唐律虽未规定对不离者的处罚,但由于其违反礼法,不得纵之,因此依照“不应为”重律,处以杖八十。此中之“理不可为”,指的是违反礼法的婚姻禁忌而缔结婚姻,并且在被科罪之后,仍然不知改正。恩赦虽赦免其刑罚,但其婚姻仍然违背礼法准则。因此,在被科罪再遇恩赦,明知成婚违律的情况下,仍不解除婚姻的人,应当用这一轻罪条款处罚之。
有关中国古代“不应为”律研究的文章
(二)言行举止庄重得体参加丧礼时,态度应庄重,举止应得体。吊丧时,应表示沉痛哀悼之情,态度要严肃,感情要真挚,不可随随便便,给人漫不经心的感觉。参加丧礼仪式时,应准时到达,并在签到簿上签名,领取应佩戴的物品,安静地进入丧礼会场。向逝者致敬的这些行为称作“吊”。丧仪完毕应向家属表示哀伤之意,希望对方能节哀顺变,称为“唁”。......
2023-07-03
仪制之“理”则在于服从仪制所标识的等级秩序,其中“理不可为”者便是紊乱纲纪,以下犯上。若是军民没有管领好所养的牲畜,导致牲畜冲突了仪仗,失职守卫官军会被处以杖刑,而纵畜之家依照“不应为”重律处罚。可见“冲突仪仗”条所蕴含的具体之“理”是指,在圣驾出行之时,其余人等须避让不得冲撞冒犯。一旦违反回避规则,进入仪仗禁地范围,冲撞君主或可能造成对君主人身安全的威胁,就属于“法不可为”、“理不可为”。......
2023-08-12
商代子申父己鼎1958年伊川县文化馆交通高20.2厘米,口径16.5厘米。商鼎内常铸有族徽或祖先的名字,这件青铜鼎腹内壁铸有铭文『子申父己』四字,子应为贵族爵位或姓氏,申父和己是人名。铜鼎有烹煮肉食、祭祀实牲和宴飨等多种用途,商代早期铜鼎多为圆腹尖足,到了中期出现了扁足鼎,传世或出土的商代扁足鼎并不多见。这件扁足鼎的主题纹饰是蝉纹。子申父己鼎局部放大图及铭文拓片......
2023-11-29
但是在中国的很多地区有一种十分特别的丧礼形式,那就是在老人亡故时,便会唱起“鼓盆歌”。传说战国时期的庄子妻死,鼓盆而歌,之后,“鼓盆歌”这种形式便进一步地走向了丧礼。惠子一进门,发现庄子正一边击打瓦盆,一边唱歌,感到十分惊讶。从此以后,每当谁家有了丧事,便也会学习庄子,在亲人的尸体前击打瓦盆,唱着歌曲,以寄托哀思,超度亡灵。......
2023-07-21
按照唐君毅先生的论述,中国哲学史中的“理”之意涵共分为六义,分别是“文理之理”、“名理之理”、“空理之理”、“性理之理”、“事理之理”、“物理之理”。[1]而首要的“文理之理”便是礼治之理。《礼记·乐记》有云:“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儒家将礼治之理看作“制割大理”,荀子认为“礼义文理之理”乃是真正之理、大理。而后数千年之中,礼是天地之序,一直都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2023-08-12
武鸣是南宁的郊区县。在吊丧期间,死者亲属日夜守在棺椁边,以示对死者的哀悼。扛幡的人和送葬的人越多越表明死者的威望。出葬后的第三天早上,死者亲属带上祭品、纸钱到坟前修整坟茔,并扎一根幡旗,谓之“圆坟”。卖孝后,整个丧礼便告结束。捡骨葬即是打开棺木,将死者的骨头依次装进一个专门用以盛骨骸的陶瓮,这个陶瓮当地称之为“金坛”。以后,每年清明节祭扫坟茔,表示对亲人的缅怀之情。......
2023-11-05
《高老头》:父性基督与人的自虐法国社会的“书记”——巴尔扎克巴尔扎克于1799年5月22日生于巴黎以南的古城图尔,这天是圣·奥诺雷节,所以取名奥诺雷·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前言》:“基督教,特别是天主教,……既然是压制人类邪恶的一套完整的制度,因此它也是稳定社会秩序的最大因素。”众所周知,巴尔扎克对《人间喜剧》的命名,是受了但丁的启示。《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签署真名的所有作品的总称。......
2024-10-20
保险合同在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发生保险债权债务关系。保险合同之所以是射幸合同,是由保险风险的不确定性决定的。一方面,保险人的承保及赔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告知与保证,如果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不如实告知保险标的的有关情况、不履行保证事项,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就会受到侵害。一般的财产保险,尤其是火灾保险,都釆用不定值保险合同的形式。特定危险保险合同是指保险人仅承保特定的一种或数种危险的保险合同。......
2023-07-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