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及各要素关系分析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及各要素关系分析

【摘要】:以上七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情况是错综复杂的。现在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简要地加以分析。数学教学活动的反馈是师生双方主要围绕着课程和方法而表现出来的。数学教学的最终任务是要达成教学目的,而数学教学目的是否达成是要从学生身上来体现的。由上可知,在整个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主要靠教师去理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以上七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情况是错综复杂的。现在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简要地加以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数学教学要素都是围绕着学生这一主体来组织安排的,数学教学质量与效果也是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因此,学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落脚点。在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占着中心的地位。

数学教学目的一方面受社会发展、数学的特点所制约,另一方面受学生本身的发展所制约,在两重制约的结合点上形成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的。数学教学目的形成之后,它又制约着数学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可以说,数学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都是为达成数学教学目的而进行的,但直接受其制约的是课程、教材与方法,也可以说数学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具体的课程与方法而实现的。

再就数学课程与教材来说,课程受制于教学目的,当然也受制于决定目的的上述两种条件——社会的发展与人本身的发展。而后二者不仅决定着数学教学的方向,同时也决定着数学课程的具体内容。这也就是说,直接制约着数学教学内容的是社会的需要、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和学生身心各方面发展的程度。而课程形成之后,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中最具有实质性的东西,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至于说到教学方法,它主要受制于数学课程和学生。它是为把课程的内容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感情,从而达成教学目的而服务的。在方法的进程中,它必然也要受到教学环境客观条件的制约。方法是由教师来掌握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对于方法的效果来说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学环境主要受制于外部条件。这些条件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可控制的和不可控制的。教师有责任来和学生一起,尽量创造、控制环境,使环境对于数学教学活动产生有利的影响,减少或避免不利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数学教学过程;同时教师和学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学环境。

关于教学反馈。数学教学活动的反馈是师生双方主要围绕着课程和方法而表现出来的。如前所述,由于它容易被人忽略,加之有时表现得不那么显著,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特别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观察掌握。最好能见微而知著,及时地做出自己的反馈,来影响数学教学的进程。所以,反馈虽然是师生双方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但重要的是要靠教师有意识地去捕捉来自学生方面的反馈。除了包括数学测验与考试等教学评价以外,教师对学生课外特别是课堂上表现的观察,也是捕捉反馈信息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渠道。只要数学教师认识到反馈这一要素,承认其重要性,并经常注意这一问题,他们就可以获取这方面的大量信息,并以之作为一种重要的参照系数来改进数学教学工作。

最后强调一下教师这一角色。以上除了教师这个要素的其他六个要素都对教师发生影响。也可以说,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数学教师的活动,或者说它们大都是通过教师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既然它们大都通过教师来实现,那么教师就可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他的主动性,去调整、理顺各要素(包括教师自己这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最优化的程度,以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正因为教师处于这样一个关键的地位,所以我们才承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当然,这种主导作用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如何,我们最终还得从学生方面来检验,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以上是就教学活动七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所做的一个基本的描述。数学教学的最终任务是要达成教学目的,而数学教学目的是否达成是要从学生身上来体现的。为了达成目的,必须通过数学课程与方法的中介。这种影响情况究竟如何?目的任务是否已经完成?或达到什么程度?这就要看从学生方面发回来的反馈信息如何来判定。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环境都会对教师和学生产生有利的或不利的影响。但教师和学生也会对环境发生反作用。重要的是教师应该设法控制或适应环境,使其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有利的影响。由上可知,在整个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主要靠教师去理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说,教师在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或者说是主导的作用。另一方面,像前面提到的整个数学教学活动都是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的服务的。也可以说,一切都是为了学生,而且必须通过学生才能完成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