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数学教学活动要素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数学教学活动要素

【摘要】:但这种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仍属数学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而且在教学活动中还要依靠教师来发挥主导作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所有这些环境条件既然是教学活动必须凭借而无法摆脱的,因此它就必然构成教学活动的一个要素。数学教学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交互活动。不管怎样,不承认反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因素之一,也是对数学教学活动认识上的片面性的一种表现。

数学教学活动中究竟都包含着哪些要素呢?我们不妨来认真分析一下。

第一,教学对象——学生。数学教学活动是为学生组织的。没有学生就没有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的必要与可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数学教学活动的根本因素。学生这个因素主要指的是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结构、个性特点、能力倾向和学习前的准备情况等。

第二,教师。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方面必然也有时多时少的自学活动成分。但这种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仍属数学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而且在教学活动中还要依靠教师来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这个要素主要指的是教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个性修养、教学态度、教学能力等。[1]

第三,教学目的。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所以,数学教学目的也是数学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这里说的教学目的既有广义的,也有比较具体的。同时,教学目的也有远近之分,它所包括的内容、反映的要求、范围的大小也可能很不一样,大到如一个现代公民应具备的数学素质标准和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规格,小到如一个学习单元或一节课所完成的具体目的,乃至学生方面的学习动机,都可以包括在教学目的这一要素之内。

第四,数学课程、教材。教学目的凭借什么去完成?在数学教育中主要凭借数学教学内容,或者说是数学课程。这是数学教学活动中最有实质性的因素。它指的是一定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问题(例题、习题)等方面内容组成的结构或体系。具体表现为数学课程方案、教学大纲或数学课程标准以及具体的数学教材。我们可以把所有这些包括在课程这一要素的范围之内。

第五,教学方法。教师怎样根据并运用课程教材来使学生学习,从而达成教学的目的?这就必须依靠一系列方法。所以,方法也是教学活动的一个要素。这里所说的方法是广义的。它包括教师在课内和课外所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手段和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不管它们是具体的、显而易见的,或者是潜移默化的。

第六,教育环境。有一个常被人忽略甚至无视的教学要素就是教学环境。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这一定的时空条件就是有形的和无形的特定的教学环境。有形的教学环境包括校园的内外是否美化、教室设备和布置是否齐全、合理与整洁,以及当时气候与温度的变化等。无形的环境包括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校风、班风,还有课堂上的气氛等。所有这些环境条件既然是教学活动必须凭借而无法摆脱的,因此它就必然构成教学活动的一个要素。

第七,教学反馈。数学教学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交互活动。这种信息交流的情况进行得如何,要靠反馈来表现。对于反馈,过去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人也是较少注意的。这可能是因为反馈有时表现得不是那么明显、具体,从而易被忽略。也可能是因为过去一般过于强调教的一方面,忽视了学的一方面的缘故。不管怎样,不承认反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因素之一,也是对数学教学活动认识上的片面性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