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对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这种过程的形成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数学教学的面貌,改变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对促进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2023-08-12
新课程标准要求将数学探究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亲身体验。
(一)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数学探究的过程,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它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某个数学问题的研究,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和创造的激情,逐步形成善于质疑、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的探索、创新的欲望。
(二)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探究通常是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展开,在学习过程中要求教师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思维限制,引导和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敢于提出问题和善于发现问题,自主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归纳、论证,最终解决问题。
(三)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在数学探究中,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以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2]
(四)学会分享与合作,增强集体意识
在数学探究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炼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有关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的文章
新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对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这种过程的形成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数学教学的面貌,改变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对促进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2023-08-12
在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因为这些方法历史悠久,因此被人们称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体态语包括手势、身势、表情、眼神等,是传递信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手段。所以,它也是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中最为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特别是侧重于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能力培养的课题,在教学时宜采用讲练结合法。......
2023-08-12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和实施,促进了数学教师本身的成长,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空间。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发生变化,这对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从课前准备、教学内容的安排、数学活动的组织到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需要重新设定。在教学活动中,主要的工作有以下六项。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组织教学可参照如下。......
2023-08-12
高中数学课程通过设立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正式将它作为实现这一理念的重要途径。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023-08-12
当今教育家们较一致的看法是:数学教学方法是为达到数学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既然教学方法是以儿童的学习规律为依据,以学生学习规律为依据选择的教学内容,就自然成了教学方法的依据。因此,一般而言,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反之,教学方法一旦选定之后,却并不仅仅是被动的,会对教学内容产生重大的反作用。......
2023-08-1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突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将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
2023-08-12
(五)分层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尽相同,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学习程度,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六)注重初高中衔接教师要重视初高中的衔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等。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更是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
2023-08-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