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成果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成果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突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将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

传统的教学大纲较多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来表述本学科的知识点和教学要求,对能力和教学要求往往采用“初步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抽象的方式。对教师具体了解学生应达到什么程度缺乏明确的指导。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突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通过提供足够的资源、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重复人类数学发现活动过程的机会,体验从现实生活开始沿着从生活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数学问题到抽象数学概念、从了解特殊关系到发现一般规则的人类活动轨迹,使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经验性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式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逐步通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获取知识,实现数学的再发现和再创造。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既体现着发展的共同性特征,又表现出巨大的个体差异。所以,在遵循共同规律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教师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个(或每一类)学生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实施区别指导和分层(分组)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将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但是,在现阶段,如何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并通过教学与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这是摆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中的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注释】

[1]张燕枝.浅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J].东西南北,2019,(04):113

[2]冯国平,彭燕伟,王三福.数学课程与教材分析[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3]张维忠.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