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数学教材与教法过于偏重形式,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忽视数学灵感和创造性,过于偏重演绎论证的训练。在当前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进程中,应该对诸如数学实验等非逻辑化的数学方法和教学方法给予重新认识,注重实验、直觉、形象思维等非逻辑地揭示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实际的数学教学忽视人文教育的倾向,已经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2023-08-12
(一)优化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结构当中的基础部分,一节课程始于课堂目标也终于课堂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首先优化教学目标。在新时代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应该认识到当前的教学目标不再仅仅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内容,更多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以及数学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应该单单的看重最终的结果,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通过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数学学习当中的不足。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是面向所有学生所开展的,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学会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来进行适当的引导。[3]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教学。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除了引导他们完成基本的数学作业以外,还要适当地给他们增加一些有难度的相关数学题目,以此来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引导他们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每一个数学习题。而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讲,教师应该学会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数学理论知识。教师通过这样不同的教学目标的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课堂当中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这个教学环节当中来。
(二)优化内容
在开展教学结构设计时,教师应该优化整个教学内容,最基础的教学设计就是通过回顾性巩固复习来引导学生对数学内容有一定的掌握。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圆与方程的教学内容之后,教师结合各部分的数学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简单提问。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回答,然后来判断学生对于各部分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这样不仅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对数学内容进行回顾复习,而且还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合理地布置数学训练习题。
然后就是要设置相关的课题引导。这里所说的课题并不单单是教材上的内容标题,而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以及教师的教学目标,将教学重难点问题设置为教学课题,这样能够突出教学内容。并且在开始引导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对所提出的教学课题需要掌握到何种程度,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注意力。
最后是课程的导入过程。高中数学知识实际上是层层递进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各个知识点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学会进行课程导入,精彩的课堂导入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充满兴趣,并且还有助于学生更形象地理解知识内容。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线与面的相关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学生实际生活当中常见的足球门框与足球场地面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能够很好地把抽象的数学理论内容呈现给学生,学生自然对于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能够有更清楚的把握。
(三)优化教学方式
在教学结构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学质量的好坏与之有着很大的关系。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有难度的数学内容。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将这个问题转换到足球运动当中。教师可以假设某位球员在进行射门的过程中球的轨迹满足一定的运动曲线方程,假设这个球始终是贴着地面运动,(这样就可以把问题限制在二维的空间当中,也利于学生的思考),然后设定坐标原点和坐标系,并且告知学生球门左右两边的两根柱子的直线方程,然后让学生判断这名球员能否射门成功,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学生结合球的运动轨迹方程以及两个柱子的直线方程和球的大小进行分析判断。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运动曲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帮助高中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内容,教师要学会优化相关的教学结构,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更加细致化的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搭建起合作探讨学习知识的桥梁,激发高中生的求知欲,进而推动高中数学学习的效率。
【注释】
[1]张红坤.浅议高中数学教学[J].散文选刊(中旬刊),2019,(07):145.
[2]邓仁.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3):116.
有关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的文章
传统的数学教材与教法过于偏重形式,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忽视数学灵感和创造性,过于偏重演绎论证的训练。在当前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进程中,应该对诸如数学实验等非逻辑化的数学方法和教学方法给予重新认识,注重实验、直觉、形象思维等非逻辑地揭示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实际的数学教学忽视人文教育的倾向,已经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2023-08-12
当今教育家们较一致的看法是:数学教学方法是为达到数学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既然教学方法是以儿童的学习规律为依据,以学生学习规律为依据选择的教学内容,就自然成了教学方法的依据。因此,一般而言,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反之,教学方法一旦选定之后,却并不仅仅是被动的,会对教学内容产生重大的反作用。......
2023-08-1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突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将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
2023-08-12
教师将随着课程所建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育改革的舞台上将演出一个新的剧目,教师将进入课程规定的新的课堂生活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将从知识的权威成为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者。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往往倾向于结构化、封闭式的权力型控制方式,非常强调学生对教科书内容的记忆与内化。......
2023-08-12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和实施,促进了数学教师本身的成长,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空间。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发生变化,这对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从课前准备、教学内容的安排、数学活动的组织到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需要重新设定。在教学活动中,主要的工作有以下六项。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组织教学可参照如下。......
2023-08-12
(五)分层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尽相同,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学习程度,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六)注重初高中衔接教师要重视初高中的衔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等。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更是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
2023-08-12
而且教师在教学中也引入了很多问题情境式的教学内容,让师生共舞,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这是现代高中数学的一大特性。(一)知识量广阔性相对于初中数学来说,高中数学在知识量上是一个剧增的量,是数学知识的湖泊,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物质世界的量化知识,也是将具体的物质抽象化了的数量知识。由此可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高中数学教学,不仅适合高中数学知识学习的特点,也说明了在高中数学教与学中引入思维导图的可行性。......
2023-08-12
在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因为这些方法历史悠久,因此被人们称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体态语包括手势、身势、表情、眼神等,是传递信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手段。所以,它也是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中最为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特别是侧重于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能力培养的课题,在教学时宜采用讲练结合法。......
2023-08-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