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式培训”成为培训者们探究和实践的培训模式和理念,期望创造平等、自由的平台,让学习者在宽松的环境中主动积极地学习并实现思维的变革。其实,对话式培训由来已久。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将对话视为一种教育原则,明确提出了对话教育思想。......
2023-08-12
在“对话式研训”的理论框架下,我们积极探索符合学科特点的对话式网络教研的行动路径:对话工具和资源载体,调适对话流程,研究网络教研对话与人机交互关系,总结不同网络工具下“对话”的呈现方式、推进方式和反馈方式。
1.对话条件的确定与维护
对话式网络教研要考虑到对话活动信息数量和质量,防止影响对话效果。为此,我们需要确定对话的条件,并在过程中维护对话式网络教研的顺利进行。(1)在对话对象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对话者自身与环境条件的差异。在组织线下对话活动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照顾到各个层次对象在小组内充分享受对话的参与感、获得感。在线上,开放性为参与者提供了参与空间;同时,客观条件和主观愿望,也会影响线上参与程度。为此,积极发展线上参与对象,是促进社区对话的主要任务。网络研训平台的管理者和核心团队成员要随时关注并积极回应网络社区中对话者的观点和诉求,有助于线上对话的推动。(2)在对话主题的确定上,围绕实践问题,形成研训话题和设计对话活动流程是关键。对话式研训活动主题的确立过程,同样是通过前置的小规模或小范围对话活动及对与之相伴形成的案例反思为载体的对话。在前置的活动流程策略中,“需求评估”“话题萃取”和“对话设计”也是三项基本任务,与维护对话式研训活动流程整体策略——“问题策略”“对话策略”“反思策略”互为因果,是不断发起对话,构建“对话主题”序列的、持续的、动态的、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选择参与者关注度高的问题和案例载体开展多维对话,维护并促进成员间的对话流程良性运转,有利于对话信息数量与质量提升,使得对话主题系统化构建更具有效性。(3)在对话场景的安排上,场景是对话氛围营造的重要环节。对话场景应具有交互性、即时性。以“双线联动”为特色的翠屏区历史学科对话式研训活动,积极围绕活动主题,尽可能创设实时、实地、适合的线下与线上对话场景。(4)在对话时机的把握上,体现出对对话对象、主题和场景的综合考虑和平衡,主要体现在学科教学进度、学校教师需求和学科发展需要等时机的把握,为合理设计对话式研训活动,权衡利弊,保障对话的质量。
2.对话推进维度与层次
对话式网络教研在对话推进的维度与层次上,与传统研训工作和对话式研训有明显的不同。对话式网络教研借助的是线下和线上两个对话平台,丰富了对话的形式和层次,增强了对话的参与感,同时,也强化了一系列对话式研训工作的组织、推进要求。(1)在组织与参与方面,我们从单纯的网上建立交流话题,到开展网上集体备课,再到二维码扫码等举措,不断推动对话成员在社区交流中的参与度。在学科网络研训活动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沉默的参与者”。如何调动他们对话的积极性?这是我们开展学科对话式网络教研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要积极采取策略,推动对话式网络研训活动向好的方向发展。(2)在促进生成与碰撞上,我们积极增强线下对话与线上对话的交互性和生成性,发挥社区空间对话信息的积淀功能,让更多参与者吸收到更有价值的信息,使思维碰撞更为有力。(3)在推动融合与反思上,基于网络社区的对话式研训以其信息的交互性和长时效性,为对话参与者反复思考和后置反思提供了可能。对话式研训网络平台通过增强活动吸引力、网络平台黏合度,提升线上与线下对话融合效应,双线联动,促进活动参与者积极反思。(4)在行动与改善上,由于线下对话的局限,也由于对话研训活动后的跟踪调查不足,我们很难观察到对话参与者对话后的行动和改善。但社区对话为一个较长时段的对话提供了可能,让对话者更能感受一场对话研训活动、一个对话主题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这样,对话的层次也变得更加丰富起来。
3.对话互动时间与空间
对话在特定的时空下展开,积极互动需要良好的时空保障。(1)现场即时对话往往是一场对话式研训活动的主体部分。现场即时对话符合大多数人的交际习惯,能够直接、清晰地传递信息,是激发对话者角色热情的主要对话场。(2)社区即时对话是基于网络社区对话式研训活动努力的方向。因其对话具有交互的即时性、情境性和参与性特点,使对话研训活动更具有时代感和信息化优势,对话的过程能自动被网络工具记录留存,形成资源积淀效果。(3)线下延时对话是在研训活动中常常发生的现象。所谓“延时”,是针对特定的对话对象、主题、流程等安排。活动结束后,“余音绕梁”也使得围绕主题的探讨在线下和线上都会发生。(4)社区延时对话是网络社区的常态。社区空间让对话场景发生转移,但围绕对话活动主题的对话,常常在网络社区持续数日,有时候,一些话题会引发数日后更深入的反思对话。
4.对话角色个体与团队
基于网络平台的学科对话式研训活动,对话者角色是多样的,也是多面的:(1)个体与个体对话既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也是自己与同伴的对话,可以是自问、反思,也可以是互动问答。活动参与者在网上点击浏览、留言,与他人网上互动。无论是“浮萍式”点击,还是“往来式”问答,这些活动痕迹被以数据、文字或其他形式储存在网络空间,这样的“对话”方式呈现在网络,能够被其他参与者解读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2)个体与群体对话是网络社区对话的特色。网络中的群体往往是“虚拟的”,没有固定的对象,或者是网络身份,有可能预设,也会被参与者自我设定;或者是一种意见、观点的代表,伴随活动组织、立场发生变化。个体在网络与虚拟群体的对话,要体现民主、平等参与,更有助于网上对话的推进。(3)团队与团队对话是网络社区交互对话中最倡导的对话。例如,翠屏区历史学科在史苑探索专题教育社区建立了20多个活动小组。这些活动小组自成“社区中社区”,能够独立开展自己的社区活动,实现网上对话。我们更期待有这样的网上对话,如线下开展的片区教研联组或学校联合教研一样,实现网络社区对话。(4)个体与平台对话是网络教研参与者自我角色的存在感表现,是每一个参与到网络社区活动教师自我认知、角色定位和认识他人的过程,能否积极与平台对话,是衡量网络教研角色持续参与、深度互动的重要标准。
5.线上线下对话定位
网上对话很有意义,而线下对话更为重要。在学科与网络教研融合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丰富对话载体和形式,拓展对话对象与内容。但更主要的是,互联网络本身只是工具,在网络化并未占据生活沟通主渠道的今天,线下对话仍然是必须的,而且是最主要的。为什么又要倡导“对话式网络教研”?这就是我们意识到,线上与线下对话,应当各有定位。(1)对话不能处在“庄周梦蝶”之境,而必须是“我与你”的良好互动。在研训活动出现“群体性孤独”现象的今天,重拾交谈,开展多形式、多层面、多时空对话意味着对话“破壁”“重生”。线上和线下对话并行不悖,只会有助于学科研训过程中多方汲取研训信息,多渠道倾听“他人”的声音,为区域学科研训工作搭建研训资源库,优化“学”“研”“训”交流平台。(2)正是因为线上线下多维对话,让我们的研训有了文化的温度。对话式研训中的“民主”“平等”“互动”“生成”原则,在我们对话式网络教研中不断体现,也在不断丰富其内涵。这些文字概念的文化象征意义在我们的对话式研训实践活动中,不是政治、文化术语,而是富有鲜活生命力的。而各学科研训在“互联网+”大潮中,更加需要主动作为,适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教学一线需求,加强网络教研,增强线上线下对话互动效能。(3)对话是基层研训“做有理论高度研训”的有效路径。我们将对话作为“我与你”的良好互动的实践路径。基层研训,在缺乏更高层次的“专家”引领的环境中,如何做到理论高度?网络教研开放性和资源富集功能,将有助于改善传统学科研训工作相对封闭保守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学科研训的资源提升、理论提升和智力提升。(4)“社区”线上对话增强了对话的“时间厚度”。所谓“时间厚度”,恰恰是网络空间对话应具有的积淀作用和价值。今天的对话如何延续下去?如何激起别人的对话?如何成为未来的对话?只有增强对话的“时间厚度”,才有这样对话产生的条件。“实践问题—研训话题—思想碰撞—视界融合—策略生成—行为改善”这一对话式研训路径,被证明是可行的,有意义的。(5)对话式研训网络教研评价是反馈、总结、调适网络对话活动设计的关键。根据翠屏区各个学科网络教研活动开展经验,我们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加以关注:① 自主性。对话式网络教研参与主体的自主性体现在活动流程中。对话式网络教研设计要充分考虑活动主体在整个活动流程卷入程度,维护民主、平等参与权利,体现所有参与者的自主性。② 交互性。对话式网络教研依据网络工具的不同,决定其交互性是否更充分、更有助于对话活动的推进。在对话式网络教研中的交互性,其交互形态在时间维度和交互对象上,与网络工具关系紧密。③ 黏合度。各个学科开展对话式网络教研,会受到研训对象所从事的学科、学段特点制约,受到参与者对工具的新鲜感、便捷性应用体验,或者活动方案设计的吸引力等多种条件制约和因素影响。因此,我们要根据网络研训平台工具特点,合理设计线上对话式研训活动,增强网络教研平台吸引力,防止参与主体的分心,甚至流失,影响网络研训效果。④ 生成性。生成性是对话式网络教研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评价对话达成度的重要标准。对话式网络教研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求在多维时空,展开对话,更好地促进围绕问题的对话,促成视域融合、问题解决。⑤ 适切性。研训活动正趋向资源整合和活动形式多样化发展态势。“互联网+教育”也要形成研训资源、方式和评价的综合化、合理化,适应教育教学实际需求,要反映线上和线下结合的信息技术优势互补,取长补短,适度选用契合研训目标的路径、方法和工具,发挥传统教研和网络教研的最佳状态、最大优势和效能。
【案例】
田云春在翠屏区小语骨干二班的2020年第一轮培训中,借助“钉钉”平台进行了对话式研训。培训由钉钉线上直播、分组视频会议、填写线上协作文档等方式进行,围绕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内容的整合展开对话式学习研讨。
为期一天的培训,全程以对话为主线,田老师通过安排任务与阶段点评、讨论汇总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学员以“如何整合教学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阅读内容”为话题进行了多轮对话。学员们在深度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完成了三项学习任务:生成了阅读内容的整合策略“罗列单元所有要素—梳理单元核心主题—确立单元重点目标—重组单元教学内容—调整单元教学时间—设计单元教学过程”,撰写学期语文教学计划,设计单元整合教学方案。每次接到学习任务,各小组内的对话气氛就活跃起来了,成员们在组长的带领下充分交流:自我对话、组内对话、班级对话……学员们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从自己所教学年级的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和教学目标出发,对教材整合分别提出自己的建议,完成了《阅读教学内容整合计划》等五份协作文档,再由组长在田老师组织阶段小结直播时连麦向全班汇报。在汇报中,我们了解到有的小组对整本书的内容进行了重组,有的增加了阅读内容,有的对教学目标进行了取舍,各有特色。田老师适时的点评、解惑,使得大家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据翠屏教育网活动简报数据统计,从2020年4月7日开学复课到6月末,不到三个月时间,翠屏区师培中心各学科各学段应用各种在线平台工具,开展全区性对话式研训网络教研线上活动近百场。学科研训员在活动筹划期间,与主讲教师、各学校骨干教师线上集体备课、网上研讨更加频繁。
有关对话式研训:教研转型新走向的文章
“对话式培训”成为培训者们探究和实践的培训模式和理念,期望创造平等、自由的平台,让学习者在宽松的环境中主动积极地学习并实现思维的变革。其实,对话式培训由来已久。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将对话视为一种教育原则,明确提出了对话教育思想。......
2023-08-12
在对话式研训的探索与实践中,宜宾市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形成了“六环节、三策略、三工具、五模式”的对话式研训的操作模式。在“开发培训资源、降低培训重心、创新培训模式、注重培训实效”的工作思路引领下,宜宾市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在实践中创新性地探索,形成了“对话式研训”的操作路径。对话式研训是一个逐级递进、逐层深入的螺旋上升过程。......
2023-08-12
平等对话并不意味着培训者的主导作用可以缺失。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培训者要精心设计研训话题、营造良好的对话环境、设计对话过程和对话方式,在对话中维护话题并引导对话不断深入,不断促进新的意义生成。......
2023-08-12
对话式网络教研载体工具选择,在对话式网络教研模式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不同工具应用条件下的“对话式网络教研”各有利弊和长短。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实现研训任务时,常常需要多种网络工具兼顾并用,取长补短,以达到对话式网络教研最佳效果和研训目的。同时,对话式网络教研实现了教师培训范式的根本性转变,促进培训者自身素质的提高,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发展,促进学校网络平台的特色教育发展。......
2023-08-12
对话式研训以“研训一体”为基本理念,主张以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践问题为主线,从中生成研训话题,将行动研究、反思实践与培训活动融为一体,在多方、多向、多维的对话中整合理论观点与实践经验,生成解决问题的新策略。......
2023-08-12
(一)对话式研训的现状分析1.对对话式研训的认识模糊一是教师对“对话”“对话式教学”“对话式培训”“对话式研修”等相关概念及其内容的了解与认知度均不高,均低于50%,经常参加对话式研修的仅占10.94%。......
2023-08-12
双重世界是布伯对话理论的哲学根基。而学生在对话教学中可以尽情地舒展生命、在师生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进而彰显出生命的活力,达成自我实现的需要。(四)教育学基础《论语》中,孔子与学生的一问一答、互动交流、平等对话应该是我国早期对话教学实施的典范。苏格拉底认为透过对话可使学生澄清自己的理念、想法,使谈论的课题清晰。这就为“对话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和理论基础。......
2023-08-12
对话教学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挑战与革新的一种教学方式。而根据现有对话教学的理论研究来看,对话教学这种方式能够比较好地将对学生的种种“关注”统一在具体的教学中。......
2023-08-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