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对话式研训:学科教学的新应用路径

对话式研训:学科教学的新应用路径

【摘要】:教师对话式研训模式中每个环节的实施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灵活多样的操作方法。对话研训每一个环节向前推进都有很多策略和具体的方法。主持人和小组长在对话维护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组员、观察员也可进行对话维护。

(一)对话模式的运用

教师对话式研训的基本模式“实践问题—研训话题—思维碰撞—视域融合—策略生成—行为改善”在学科教学中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同时还可根据活动主题内容等情况的不同而在部分环节增加一些小环节,在基本模式的基础上产生一些变式,让模式变得更丰富、更灵活。一是对学科技能性主题研训活动,可增加活动体验环节。在活动体验中,教师切实体会到学生在活动中的技能掌握难点、关键点等,再指导学生掌握技能的教学策略。二是对上课、说课等学科教学的研训活动,可增加观摩课堂或观摩教学视频的小环节。在观摩时,教师能很快地进入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能更快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

教师对话式研训模式中每个环节的实施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灵活多样的操作方法。例如,“实践问题”必须是教师在学科教育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而搜集“实践问题”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一是观察法,如研训活动组织者平时的观察积累;二是反思法,即参培教师平时反思积累的问题;三是聊天法,即参培教师间或参培教师与活动组织者间,或活动组织者与其他同行间聊天时搜集到的问题;四是任务布置法,如活动开展前一段时间让参培教师每个提出一至三个学科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五是问题头脑风暴法,让参培教师每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快速写出若干个问题,再进行梳理。“研训话题”要尽量聚集,同时具有开放性,可议性;“思维碰撞”要真正产生,对话中有互动,生成的策略才更丰富更精练;“视域融合”要尽量有多视域的融合,对于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学科通识性内容的研训可以是不同年级甚至不同学科的人员参与;“策略生成”通过提炼,力求让策略凝练更具可操作性;活动后策略的运用任务并对此进行评价,“行为改善”才会真的发生。

(二)对话工具的选用

在教师对话式研训活动中,组织者可根据研训主题和参与教师对对话式研训的熟悉程度,以及对话的不同活动环节,灵活选用不同的对话工具:在破冰环节,对互不相识的组员,可使用“NLP”相互认识;对相互熟悉的组员,则可进行一些具有肢体接触的游戏活动,采用课堂教学研训对话式研训活动,在教学现场或视频观摩环节,可用表格进行焦点观察;在组内对话时,可使用“话语权杖”,保证人人都能发言和认真倾听;在组内或组间质疑的环节,可用“质疑风暴法”;在参培教师对对话工具比较陌生或不熟练时,在对话式研训的活动过程中要渗透对“工具”使用的指导。

(三)对话策略的运用

在教师对话式研训中,有一些策略是贯穿在对话的多个环节中的,比如对话的维护、情境的创设等就是如此。对话研训每一个环节向前推进都有很多策略和具体的方法。有些策略需要特别注意,应用得好,活动开展就顺利;否则,就可能出现很多种不可控的因素,导致对话效果不佳。

“情境创设”有物理环境创设,如研训场地的精心布置、对话材料的充分准备;有心理的情境创设,如研训开始前的破冰活动,研训过程中的音乐引入、语言引导、评价激励等。活动的组织者要在物理和心理两方面进行环境创设,对话才具有“温度”和“热度”。

“对话维护”做得好,对话内容就集中;对话维护做得不好,对话就容易“跑题”“偏题”。主持人和小组长在对话维护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组员、观察员也可进行对话维护。当发言者东拉西扯时,主持人要及时提醒;当发言的内容范围宽泛化或窄化时,主持人要及时引导;当发言者“开不了口”时,主持人可进行引导和示范;当发言有一定亮点时,主持人可进行表扬……

“思维外显”是实现思维碰撞与视域融合的必要条件。思维碰撞不是一个具体的活动环节,而是思维的活动状态。它是内隐的,是看不见的,但可以通过不同的活动让思维可视化,即思维外显。例如,独立思考时的记录,小组制作思维导图式的海报,组内交流、组间交流、全班交流时的表达与点评、质疑、答疑等都让思维外显了。在专家点评、材料阅读的活动中,融汇着思维的外显、汇聚、重组,从而实现思维碰撞与视域融合,让对话具有广度和深度、高度。

“方案再生”的落实才能让对话的成果发挥作用,让对话的效果真正显现出来。有了再生的方案,还得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施,并在实施后进行反思评价,才能实现教育教学行为一次又一次循环往复的改善。

“实践反思”的应用。对话式研训需要组织者对教师对话模型进行深入的理解、内化,理解、用好对话的模式,能用、活用对话的工具,用好对话的策略,才能让“对话”在真正的民主平等下进行,实现对话中的互动与生成。为此,组织者要加强模型本身的理论学习,加深理解;加强对话的实践应用,并在实践后紧密结合模型进行反思,反思后再进行新的实践。这样,如此循环往复,方能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使研究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