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对话式研训:思维碰撞引发新视角

对话式研训:思维碰撞引发新视角

【摘要】:模型中的“思维碰撞”特指对话参与者在对话活动中所有彼此对个体认知视域的影响过程。有时,真理在碰撞中明晰。二是碰撞容易走向极端。碰撞的目的并非分个高下曲直,而是让参训教师在不同的观点与视角的碰撞中建立自己的体验。因此,碰撞应该是相互补充、启发,以及有更多的视角与声音。当然,如果是多方参与的碰撞,则需要活动主持人,保证多方的有效参与和碰撞的整体推进。“思维碰撞”的最大特点是参与互动性强。

模型中的“思维碰撞”特指对话参与者在对话活动中所有彼此对个体认知视域的影响过程。这一环节是最为精彩与激烈的环节,是“对话式研训”中的一大亮点。有时,真理在碰撞中明晰。学习,如果不经过碰撞,很难内化形成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但我们也不应忽视“碰撞”所带来的一些影响因素:一是碰撞技能的高下是否会左右或模糊实践本身的价值?二是碰撞容易走向极端。碰撞的目的并非分个高下曲直,而是让参训教师在不同的观点与视角的碰撞中建立自己的体验。因此,碰撞应该是相互补充、启发,以及有更多的视角与声音。当然,如果是多方参与的碰撞,则需要活动主持人,保证多方的有效参与和碰撞的整体推进。

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我们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和同伴互动的学习过程,强调学习者探究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应用之间的关系,以便他们能够在特殊专业背景下,运用理论性知识。“思维碰撞”的最大特点是参与互动性强。每位参训教师不是以心理复制的方式被动地接受现实,而是在唇枪舌剑中引发自我的认知冲突,在选取他人观点的同时,根据自己原有的经验生动地解释新观点,通过同化和顺应,不断建构和完善自我认知结构,实现对教育认知的发展。

【案例】吟诵对话的“美篇”发布之后

对话时间:5月20日清早。

对话背景:副班主任田云春老师发布了赵坤玲同学做的“对话促进视域融合——关于吟诵技巧与诗文理解的讨论”。

对话过程:

田云春:这是咱们的学习委员赵坤玲姐姐辑录前天晚上大家在群里的交流而做的对话案例,美篇美美地!

唐元毅:早上一缕好清丽的晨风!

田云春: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学有所思,学有所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样的学习想不进步都不行哟!谢谢美丽的玲姐做的美篇,为咱们的学习做了美丽的辑录与思考!

(众学员为赵坤玲点赞献花)

赵坤玲:谢谢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全心全意为42号教室服务,是我应该做的。

赵坤玲:有几张图片,我又换了一下,看看是不是更好看一点。

周琴:我前晚把对话整理了出来,还没来得及分析。你更快!

赵坤玲:如果是作为新闻报道,我也整理得迟了一点。

唐元毅:我们不要“新闻”,只要学员们学习的点滴进步和那份发自心底的快乐、喜悦!

田云春:同学们,咱们班的有心人越来越多,把咱们的对话“记录在案”并做思考点评的同志越来越多了,欢迎大家都来做有心人,做咱们快乐学习旅程的记录者、思考者……

赵坤玲:在班主任吟诵的带领下,我们一定会收获满满。

田云春:同一件客观的事情、同一个客观的片段,每个人观察到的内容或许不一样,思考到心里去的观点就可能更不一样了。所以,大家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所截取的片段做不同的思考评析,做出来和大家共享!

杨西:经过这么久的学习,感觉学习真的是要经过反复的讨论研究,才能不闭门造车,从而学有所获!谢谢各位每天的精彩讨论。

杨西:共学共进!大家都把心得与思考贡献出来,每个人就都可以收获更多了。

田云春:希望更多的同学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就如咱们的交流一样——各尽其能,各献其智,各美其美……

邓宽栋:我被大家的学习精神感动,被大家的学习热情所感染。短短时间,大家对吟诵技巧的掌握让人惊讶!

田云春:荀子语:“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我将这句话送给大家共勉。

唐元毅:今早没作业,给同学们做了一个“记录员”,算是吟诵对话“美篇”之后续对话吧。

田云春:我的天呀,这完全就是直播了!我说咋没听闻班主任的言与声呢?原来,原来……掌声响起来!

唐元毅:各位同学,本班主任就给大家留个“作业”吧:就本次“对话”、后续“对话”进行“后续对话之二”。同学们,对话需要温度,对话也需要深度,期待同学们的再次激情喷发,再次精彩闪现!请副班主任、班主任助理、班委,及辅导教师共同组织好做好本次“作业”。

赵坤玲:有了温度,热情高涨。有了深度,学有所长。

黄晓燕:晚一个多小时,错过了太多精彩。只有慢慢回放。

田云春:精彩错过精彩在,这里的每一位成员都可以是精彩的创造者!

黄晓燕:错过的精彩仍存在,继续的精彩一起来。老师的精彩指航向,大家的精彩奔向前!

唐元毅:为了避免“错过精彩”,这次“对话”就改革一下吧——预约。即请副班主任与班主任助理、辅导教师、班委商量一下,确定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让更多学员有“赴约”的机会。同学们,如何呢?

对话体会(唐元毅):人人都有参与对话的潜能和欲望,教师也当如此,吟诵研修班学员更是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似乎在我们这个团队里便可以找到最真实的印证。在吟诵研修班个团队里,我们自愿、自律、自励、自觉、自省、自强……只要我们能基于学员、为了学员、在学员中,“对话”便可引发,“对话”便可延展,“对话”便可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