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创剧人中心制:类型创作下的美剧新势力

创剧人中心制:类型创作下的美剧新势力

【摘要】:[1]这就是美剧中的创剧人中心制,也是国人通常理解的美剧是由编剧负责的问题由来。[2]从历史衍变的角度看,创剧人中心制是美剧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当时美剧的最高权力发生了更替,逐渐转为著名的创剧人中心制。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美剧的创剧人中心制开始具备雏形,不过究其实质,它并不完全等同于好莱坞的制片厂制度。至此美剧的三大类别肥皂剧、情景喜剧、情节系列剧基于创剧人中心制逐渐发展成熟。

所谓创剧人(Creator),顾名思义这个词强调的是创造者、发起人,意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一旦他的项目有机会被制作成剧集,他便成为Creator,即“创剧人”。不过Creator的意义远不止字面上理解的对剧作只起到“原创”的作用,试播集剧本的通过只是个起点,他将会得到一笔由电视网提供的经费,用以完成试播集的摄制,这才是真正的试金石。举例说明,塞思·麦克法兰是著名动画美剧的Creator,1997年他的剧本《拉里与史蒂夫》为福克斯FOX电视台高层所相中,给了他5万美元的预算,让他制作一部动画连续剧的试播集,要知道大部分黄金时段的动画篇制作成本至少为100万美元。他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回忆起这段经历,“大约六个月的时间,我没有睡觉,没有其他生活,只是在疯狂地画画,做这个试播集。”六个月后,他带着试播集回到福克斯FOX电视台,试播集受到高管们的欢迎,著名的《恶搞之家》顺利预定,年仅24岁的麦克法兰成为福克斯FOX电视台最年轻的Creator。一般而言,美剧在试播集通过之后,Creator会自动成为执行制片人(Executive Producer),获得编剧的优先署名权,成为首席编剧(Head Writer),并且更为重要的是Creator就是剧集运作人(Show Runner),是剧组权力最大的那个人。“这种模式下,编剧和制片人的角色合而为一,是一部剧的首脑和中心,它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创作和制作的统一。”[1]这就是美剧中的创剧人中心制,也是国人通常理解的美剧是由编剧负责的问题由来。“美剧的剧本创作是整个产业链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编剧在整个产业链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尊荣和地位,这里所说的编剧并不是只管埋头创作剧本、余事不问的写手,他其实身兼制片人的角色。美剧的核心是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2]

历史衍变的角度看,创剧人中心制是美剧发展的必然选择。1928年9月11日,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女王信使》诞生于美国,这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一个全新文化类型的诞生。然而无论是直播、录播,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实验性播出后,美剧都无法摆脱“戏剧的拐杖”,大量百老汇戏剧、歌舞剧成为其最主要的题材。这直接导致了美剧的最高权力掌握在大牌明星或演艺界关系广泛的事务性制片人手中。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这一现象开始转变,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随着电视的不断普及,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与日俱增,此时电视三巨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美国广播公司ABC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已然形成,彼此之间在电视领域展开竞争,直接催生了大量剧作。时至今日,该三巨头依然垄断美剧最大的资源。其二,这一时期美国曾颁布法律,规定主要电视节目必须委托给制作公司,电视网只享有首播权,并只能自制少量节目。其后法案几经修改,但委托制作电视剧的方式却延续至今,这也是今日众多美剧金牌制作人工作室的由来,例如珊达·莱梅斯的“珊达领地”等。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当时美剧的最高权力发生了更替,逐渐转为著名的创剧人中心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创剧人中心制,非常类似于赫赫有名的制片厂制度,后者早在20世纪30年代便已在好莱坞形成并获得极大的发展。由于制片人是实现影片商业价值的关键,是连接金融势力和影片制作过程的枢纽,制片厂制度强调制片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凌驾于导演之上。为保证影片的盈利,制片人可任意更换制片导演、演员等人选,甚至改变剧情。制片厂制度奠定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的辉煌,直接形成了垄断型的跨国企业、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好莱坞明星制度以及商业类型电影。有意思的是,最终导致其消亡的原因之一正是电视。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电视的兴起、独立制片的冲击和具有艺术色彩的欧洲电影涌入美国,好莱坞不得不开始注重导演的地位。至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连老制片厂系统的残余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赢利至上的制片公司,独立制片人掌管一切。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美剧的创剧人中心制开始具备雏形,不过究其实质,它并不完全等同于好莱坞的制片厂制度。首先在作品中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并非负责商业开发的制片人,而是Creator,从而使得绝妙的故事才是一部美剧诞生的前提。其次美国编剧协会组织的大罢工为编剧们争取到了和制片公司分享利润分红的权利,进一步加大了创剧人的话语权。因为创剧人本身便是首席编剧,拥有剧集的主要知识产权,制作利润的主要部分归他所有,其后还争取到了播出季后的衍生利润。

创剧人中心制的兴起让美剧进入繁荣发展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幻想、魔幻情节系列剧开始出现;70年代情景喜剧大受欢迎;80年代叙事日渐复杂的现实主义题材情节系列剧让晚间肥皂剧逐渐退出历史舞台;90年代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情节喜剧则缔造了大名鼎鼎的“周四喜剧夜”,涌现出诸多收视、口碑双收的剧集,《宋飞传》《老友记》等更是个中翘楚。时至今日,周四仍然是观众习以为常的电视剧之夜,著名创剧人珊达·莱梅斯因为《实习医生格蕾》与《丑闻》联播,把周四缔造成名副其实的“珊达·莱梅斯之夜”。至此美剧的三大类别肥皂剧、情景喜剧、情节系列剧基于创剧人中心制逐渐发展成熟。进入新媒体时代,随着Creator中心制的变化,一切都在随之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