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职班主任工作的困难解决与实务

中职班主任工作的困难解决与实务

【摘要】:中职班主任面对这样的群体,感觉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如同泥牛入海。(二)中职班主任工作的入手路径了解学生是做好班级管理的前提。作为中职班主任,只有不断完善班级管理机制,加强对班级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管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管出特色、管出成效。借用希腊神话中出现的主人公的名字,罗森塔尔把它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一)中职班主任工作难点

首先,在大学扩招以及普通高中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的影响下,中职教育的入学门槛不断降低,生源素质堪忧,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有许多都是行为不服管教、自我约束能力薄弱的学生,他们尚未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更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使得中职班主任的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其次,中职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历程中遭遇了太多的“挫折”,很多学生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对人冷漠,对事漠不关心,仿佛一切都与之无关,缺乏团队意识,如同一盘散沙。中职班主任面对这样的群体,感觉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如同泥牛入海。

最后,学生的良好学习态度以及健康的心理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不少学生从小生活在特殊环境中,如单亲家庭,个别家长对学生缺少关爱甚至不闻不问,导致学生对前途失去信心,不思进取、自暴自弃,这样的情况不利于中职班主任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中职班主任工作的入手路径

(1)了解学生是做好班级管理的前提。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熟悉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开始时班主任可以对照学生档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状况、特长爱好等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在进行班会的时候,再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观察,尤其是那些个性比较鲜明的学生。在学生军训期间,多与学生接触,关心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健康,和他们促膝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在班会上介绍职教的特点,介绍学校的专业设置、毕业生就业、发展前景等情况,引导学生设想他们的中职生活,热爱自己的专业等,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了解熟悉每一个学生的身心状态。

(2)落实常规是做好班级管理的基础。常规管理工作抓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班级状况,也反映了班级管理水平,因此,要想提高班级的综合素质和质量,必须从班级常规管理入手。怎样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益呢?在加强管理的同时,还要做好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制定一套详细的班级管理办法和考核细则,另一方面就是对违反常规管理行为的处理。

(3)实践活动是做好班级管理的载体。中职学生对常规的说教有天然的抵触,要使学生不断发展,要使班级有很强的凝聚力,办法不一而足。可以说每一种教育活动都可以挖掘培养班级凝聚力的因素,但效果是不同的。根据编者数十年的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之一。活动也有多种多样,中职学校的学生也特别愿意参加实践活动,如参加“职教义工”,参观德育实践基地,参与“文明风采”竞赛等,实践活动是培养中职学生个体品质,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最佳途径。

(4)家校合作是做好班级管理的保障。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作为班主任就应多与任课老师和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家庭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开班会时,面对学生,要以肯定成绩和进步为主,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多维度地看待学生,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不足,给学生以希望和信心。

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中职班主任,只有不断完善班级管理机制,加强对班级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管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管出特色、管出成效。

【拓展延伸】

1.皮格马利翁效应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他们先找到了一个学校,然后从校方手中得到了一份全体学生的名单。在经过抽样后,他们向学校提供了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这些学生有很高的天赋,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这种现象说明教师的期待不同,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方法也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同。借用希腊神话中出现的主人公的名字,罗森塔尔把它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地方。对于孩子来说,由于年龄小,心理幼稚,他们最强烈的需求和最本质的渴望就是得到别人的称赞,尤其是来自父母的鼓励。一个人如果在童年时代很少被称赞,就会直接影响到他的发展,甚至导致他一生的个性缺陷。

2.让学生感到信任和爱

全国优秀教师王金战曾有这样一段回忆:

上高中的时候,我当时最不喜欢的就是化学,觉得那就是一个记忆性的学科,所以学得不怎么样。那时因为纸张紧张,书不是一人一本,而是两个人共用一套书。有一次在教室里做作业,化学老师看到我和同桌看一本书,就把他上课用的那本书给了我,说:“你先看,上课时再还给我。”上课了,我用颤抖的双手把书还给老师,说:“老师谢谢你。”

以后,老师不用书的时候,就把书给我用。我就想:这个化学老师对我这么好!都是一个班里的学生,为什么她就给我看,而不给别人呢?看来,老师还是很看重我的!

我对这个老师产生了一种感激,就想一定要学好化学。一学下来,我突然发现化学原来是所有学科中最好学的。后来,我的化学越来越好,高考时化学考了99分(满分100分)。

(王金战、隋永双《英才是怎样造就的》,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