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推进进展

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推进进展

【摘要】:[14]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和领导广大人民群众。鉴于人民群众的文化基础薄弱,认识水平有限,毛泽东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作为党获取文化认同、实现文化领导权的重要途径。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问题。另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还是抵御错误思潮、实现文化领导权的有力武器。

前文所述,实现文化领导权的关键在于民众广泛“认同”政党意识形态,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获取广大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其一,“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14]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和领导广大人民群众。鉴于人民群众的文化基础薄弱,认识水平有限,毛泽东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作为党获取文化认同、实现文化领导权的重要途径。他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15]在党内,毛泽东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并取得了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这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建设思想。其二,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强调他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对他们理论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前提。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问题。毛泽东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成功结合的典范,无论是新民主主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时期,每一时期都切中时代的要害、瞄准时代的重大命题,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引导群众,赢得人民大众的广泛认同。其三,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是毛泽东实现文化领导权的另一举措。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深刻的道理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从而“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16]另一方面,及时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形成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系统的理论,使党的理论更加生动易懂,切实反映民声,合乎群众需求。另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还是抵御错误思潮、实现文化领导权的有力武器。毛泽东在掀起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热潮的同时,多次开展了以思想改造为目的的批评与斗争,抵御和减少错误思潮对实现文化领导权的干扰和阻碍。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2页。

[2]《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1页。

[3]潘宁:“列宁‘文化革命’思想与和谐文化的建设”,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4]《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3页。

[5]《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25页。

[6]《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6页。

[7]《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8页。

[8]《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5页。

[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71页。

[10]《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5~706页。

[11]《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页。

[12]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37~1949年》,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201页。

[13]余源培:“统一战线与意识形态”,载《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10期。

[14]《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85页。

[15]毛泽东:“论新阶段”,载《解放》1938年第57期。

[16]《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