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贡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日渐常新的重要课题。在中国共产党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堪称为开拓者和奠基人。正是从革命屡遭重挫的惨痛教训中,从领导中国革命的艰难探索中,毛泽东认识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极端重要性。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
2024-06-25
前文所述,实现文化领导权的关键在于民众广泛“认同”政党意识形态,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获取广大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其一,“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14]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和领导广大人民群众。鉴于人民群众的文化基础薄弱,认识水平有限,毛泽东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作为党获取文化认同、实现文化领导权的重要途径。他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15]在党内,毛泽东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并取得了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这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建设思想。其二,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强调他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对他们理论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前提。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问题。毛泽东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成功结合的典范,无论是新民主主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时期,每一时期都切中时代的要害、瞄准时代的重大命题,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引导群众,赢得人民大众的广泛认同。其三,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是毛泽东实现文化领导权的另一举措。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深刻的道理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从而“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16]另一方面,及时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形成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系统的理论,使党的理论更加生动易懂,切实反映民声,合乎群众需求。另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还是抵御错误思潮、实现文化领导权的有力武器。毛泽东在掀起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热潮的同时,多次开展了以思想改造为目的的批评与斗争,抵御和减少错误思潮对实现文化领导权的干扰和阻碍。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2页。
[2]《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1页。
[3]潘宁:“列宁‘文化革命’思想与和谐文化的建设”,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4]《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3页。
[5]《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25页。
[6]《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6页。
[7]《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8页。
[8]《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5页。
[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71页。
[10]《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5~706页。
[11]《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页。
[12]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37~1949年》,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201页。
[13]余源培:“统一战线与意识形态”,载《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10期。
[14]《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85页。
[15]毛泽东:“论新阶段”,载《解放》1938年第57期。
[16]《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页。
有关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列宁到毛泽东的文章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贡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日渐常新的重要课题。在中国共产党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堪称为开拓者和奠基人。正是从革命屡遭重挫的惨痛教训中,从领导中国革命的艰难探索中,毛泽东认识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极端重要性。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
2024-06-25
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找准话语对象,确定共同话语,选好话语主题,是马克思主义能否实现大众化的首要前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效性正经受着挑战。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科学,是对历史和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的客观解释。只有以现实问题为动因,通过中国共产党的“好政策”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理论成果的伟大作用,才能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2023-07-26
此次在“微软第五届全球创新教师大赛”中获奖,证明我们基本掌握了当时国际上对于基于信息技术的项目学习的组织方式和评分规则,为项目后期工作以及其他项目的推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唐老师的获奖也带来了学校教师参与项目学习实践的热情。据唐老师介绍,参加项目班级的38位学生有26位进入全球前80的学校。......
2023-11-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这样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符合真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它们并没有结束真理。这就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在中国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所以,我们进行革命或建设,都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本国具体国情,独立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
2023-08-15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并没有销声匿迹。十月革命的原因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是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永恒课题。中东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同样处于颓势。目前苏东地区马克思主义研究,大致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对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传统的反思;二是马克思主义左翼思想对本地区社会转型问题的探讨。......
2023-07-26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国内学术理论界和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领域颇感兴趣的重要课题,不少学者围绕这个问题发表和出版了颇多的研究论文和著作。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最先提出始于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显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毛泽东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者和杰出代表。......
2024-06-25
与此相比,煤油、四氧化二氮、硝酸等可在常温下以液体状态长时间储藏的燃料称为可储藏性推进剂。某种组合可以自燃并持续燃烧反应,把这种组合称为自燃性推进剂。......
2023-06-28
这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的先进分子。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思想和组织两方面引导了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活动。批判作为“政治文化”的经学化的儒学,不止是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清扫道路,也是中国文化自我革新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毛泽东身上都有很深的影响。......
2024-10-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