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近代西方优秀文化对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借鉴

近代西方优秀文化对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借鉴

【摘要】:毛泽东在文化选择过程中,不仅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还受到西方优秀文化的深刻影响。1912年秋至1913年春,毛泽东寄居在新安仓的湘乡试馆,开始了他的自学生活。这些新鲜的、令人目眩的、扑朔迷离的西方思潮对毛泽东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后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渐被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取代,成为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近代西方文化是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一个不可忽视的思想渊源。

毛泽东文化选择过程中,不仅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还受到西方优秀文化的深刻影响。他第一次间接接触西方文化,是1909年春夏他读到了资产阶级早期改良主义者郑观应所作的《盛世危言》,这在他固有的传统文化心理中,添进了一些微弱的新因素,他开始反思一些过去接受的传统价值观念。1910年于湘乡的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时,看到了一些介绍西方的书籍,这是他第一次直接接触西方文化,他如痴如醉地阅读《世界英雄豪杰传》,对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女皇、卢梭、孟德斯鸠等伟大贤哲敬仰不已,情不自禁地引以为学习的榜样,希望“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同时,他又以很大的热情阅读了表兄文运昌借给他的一套《新民从报》,并对西方的文化有了初步了解和思想启蒙,不仅开阔了眼界,还提升了他在文化上的认识,促使西方文化在他的心里渗透。1912年秋至1913年春,毛泽东寄居在新安仓的湘乡试馆,开始了他的自学生活。他广泛地阅读、涉猎了18、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代表作以及少量的古典文学作品,不停顿地吸吮着其中的学术思想和有益知识。这样,西方的文化思想就自然而然地渗透到他的学术思想和文化心理结构中,并对他的传统文化观念产生猛烈的冲击,对于他的人生观、历史观的形成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回忆起那段学习时光,毛泽东对周世钊说:“这是学习历史上最有价值的半年。”

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大潮,与马克思主义一起传入中国的,还有各种西方文化思潮。当时学习西方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一种追求进步的潮流。这些新鲜的、令人目眩的、扑朔迷离的西方思潮对毛泽东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为了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他兼容并蓄,来者不拒,什么无政府主义、改良主义、自由主义、新村主义、实用主义、人道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等,无不吸收尝试,取精用宏,推陈出新,试图从中找出改变社会现实的可行道路。在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中,他既不像复古派那样死抱古训,顽固不化,也不像“中体西用”的鼓吹者那样把学习西方文化仅仅当作保卫“中体”的点缀之物,而是将民主思想、进化革新、科学创新等思想融入自己的文化思想,深化了自己在文化本质、文化继承与发展上的认识。后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渐被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取代,成为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近代西方文化是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一个不可忽视的思想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