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小学生同步作文辅导文库

小学生同步作文辅导文库

【摘要】:我的作文题目是《风筝》。细致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作者非常熟悉放风筝的技巧。妙招关注本文运用歌曲开头,新颖活泼,让读者很快进入风筝满天的情景当中。作者观察细致入微,联想丰富,尤其是对小朋友放风筝动作的描写十分准确。看,草坪上已经有好些人在放风筝了。

写一篇文章,把下面这幅图画介绍给大家。写之前,要想一想: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可能说了什么话?

一、化静为动,想过程

知道了画面的大致意思,那么如何让观察到的静止画面动起来,把里面的人物活动转化为动态的过程呢?首先,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图上的某个人物,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会怎么做,会做些什么。接着把想象到的可能会做的动作转移到这个人物身上,最后把动作过程写具体,这样画面就动起来了。

这幅画中,我们可以将小朋友们风筝的过程写清楚,让它动起来,如:“只见一个小朋友右手拿着线轴,左手用力拉着风筝线在前边跑着,后面的那个小朋友高高举着风筝,开心地跟着跑。风筝线在小朋友的一收一放中一紧一松,不多久,风筝便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的小朋友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小朋友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拼命地奔跑。”

除了将放风筝的动作写具体外,我们还可以把孩子们放风筝的整个过程写清楚。如可以写一写小男孩尝试了很多次,最后在别人的帮助下才成功将风筝放上天空。

二、合理想象,添枝叶

要想使写出来的看图作文让人读起来有味道,我们还要根据生活经验展开合理的想象,给画面增添枝叶。这次习作写的内容是孩子们在放风筝,我们就可以添加人物放风筝时说的话。如两个男孩在合作放风筝时,前面的男孩大声对后面托着的男孩说:“一、二、三,放!”再如,风筝成功飞到天上时,两人边拍手边开心地呼喊着:“哦!风筝飞起来喽!飞起来喽!”还可以写其他小朋友看见他们的风筝高高飘在天上时既羡慕又兴奋的话:“快看!真厉害!他们竟然把风筝放得这么高!”

我们还可以添一些人物的心理活动,使习作读起来更加真实。如一个男孩看到别人高高飞起的风筝,不禁喜滋滋地想着:“嗯,我的风筝一定要飞得比他们的都要高,让他们看看我这只大燕子的威风。”又如一个男孩在第一次放风筝失败后,垂头丧气地坐在地上,满面愁容地想:“怎么回事?怎么会飞不起来呢?我跑得这么快,难道是跑的方向不对?”这样,把画面中没有的内容想象进去,作文读起来会更有味道。

我想先用一句话概括放风筝的热闹场面,再用几句话具体来写近处的小朋友放风筝的情景。如:“草地上热闹极了,小朋友们三五成群,你追我赶,兴致勃勃地放着风筝!你瞧,前面的那个小男孩正全神贯注地牵引着他的燕子风筝,在绿茵茵的草坪上卖力地奔跑着。后面的小伙伴托着风筝,高高举过头顶。在他俩的合作下,风筝不一会儿就灵巧地飞到了高空,和白云姐姐来了个亲密接触。”

我的作文题目是《风筝》。在作文中,我想用上恰当的修辞手法来写天空中飞舞的各种风筝,如:“老鹰正威风地扇着它的那对大翅膀得意地看着小金鱼,小金鱼不甘示弱,奋勇追击。可老鹰哪会这么轻易让它得逞,只要它往上飞一点儿,老鹰就扑面盖到它上面。”这样写读起来是不是更吸引人?

我发现很多同学把目光聚焦到了放风筝的过程,我想写一写放风筝过程中的趣事。比如,一位小朋友只顾自己拼命拉着线跑,没有注意迎面而来的小朋友,不仅人撞了个满怀,两根风筝线也死死地缠绕在一起。他们不想让好不容易飞上去的风筝掉下来,就心急如焚地互相拉拽着风筝线。参考拟题:《放风筝,真有趣》。

思路一:郊外放风筝

思路二:放风筝

放风筝

王瑷瑄

今天是星期日,风和日丽,天上飘着朵朵白云,许多人在公园里放风筝。

点明时间、地点、天气和事件。

看,天上有各种各样的风筝:金鱼风筝、长龙风筝、雄鹰风筝……

简要点明远处天空中的各种风筝。

小华和小刚也兴致勃勃地来放风筝。一切准备就绪,小刚拿着风筝,小华跑了几下便喊:“放!”风筝慢慢地飞上了天空,小华看见了,继续慢慢地放线,风筝在空中摇摇摆摆地飞着,小华加快了奔跑的速度,风筝缓缓升高。跑了一会儿,他开始放慢脚步,轻轻地不断一拉一扯,顺势将绳子不断放出去。风筝离地面越来越远,稳稳地飘在天空。

细致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作者非常熟悉放风筝的技巧。

小华、小刚的同学芳芳拿着一只大蝴蝶风筝走过来说:“你们放风筝的水平真高啊!咱们一起把这个大蝴蝶放上去吧!”

语言描写。

一到春天,天空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风筝,真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啊!

联想古诗,活学活用。

妙招关注

本文有两位小朋友放风筝经过的细节刻画,也有小朋友放风筝成功后的喜悦神态的展现,画面感十足。作者合理想象了人物之间的对话,补充了画面以外的内容。

放风筝

张芮萌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小朋友们唱着歌,看着风筝在天上翩翩起舞,玩得真高兴。天空中的鸟儿也来助威,云朵也绽开了笑脸,跟小伙伴们一起享受着春日的欢愉。

歌曲开头,生动活泼。

拟人句更具亲切感。

晓东和阳阳一起放色彩斑斓的燕子风筝。只见阳阳在远处用双手将风筝举过头顶,做好了放飞的准备。几步之外的晓东,一手拽着风筝线,一手攥着线轴,双脚加速往远处跑去。只听一声“放”,阳阳便将手中的线放开,风筝随着晓东的节奏飘飘悠悠地飞上了天。“哇!我们成功啦!风筝飞起来啦!”阳阳激动地呼喊起来。晓东不断地将手中的线放出去。风筝越飞越高,也变得越来越小了,渐渐地成了一个小黑点。接下来,阳阳又去帮小红放飞她的蝴蝶风筝了。三个小伙伴玩得真是不亦乐乎!

动作描写把放风筝的过程描写得准确且详细。

语言描写让人感受到小伙伴们的欢愉心情

远处幸福的一家三口的风筝也飞上了天空,小宝贝指着风筝开开心心地向爸爸妈妈炫耀着。爸爸妈妈遥望远处,好像在想孩子长大后是不是也像这风筝一样会飞得越来越远。

观察顺序:由近及远。

天空中的风筝似乎在进行比赛:金鱼风筝摇曳生姿,雄鹰风筝展翅飞翔,蜈蚣风筝上下翻滚……

运用排比修辞描绘天空中热闹的场景。

妙招关注

本文运用歌曲开头,新颖活泼,让读者很快进入风筝满天的情景当中。拟人句和排比句生动形象,使文章增彩不少。作者观察细致入微,联想丰富,尤其是对小朋友放风筝动作的描写十分准确。观察顺序由近及远,确定了文章的层次感,使文章完整并有条理。

放风筝

毛展鸿

春天的一个早晨,风和日丽,天空湛蓝,这真是一个放风筝的好时机。

开篇点明放风筝的大好时机,语言简练晓畅。

看,草坪上已经有好些人在放风筝了。小明和小刚也准备让自己的燕子风筝加入队伍。只见小刚双手将风筝高高举起,小明紧紧拉住风筝线。小明说道:“准备,我们的燕子要飞喽!三、二、一,跑。”跑了一小段路,小明又示意小刚放手,自己则一只手握着线轮放线,一只手有节奏地一收一放拉着风筝线,继续在绿油油的草坪上向前小跑。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稳,缓缓地升上天空。

语言描写,让人身临其境。

放风筝的动作描写细腻具体,生动地再现了画面。

瞧,不远处,有一家三口也不甘示弱地放飞了风筝。那孩子一只手拉着风筝线,一只手指着自己的风筝手舞足蹈,咯咯地笑着。一旁的爸爸妈妈依偎在一起静静地看着空中的风筝,眼神中充满着无限喜悦。多么和谐的一家子啊!

不一会儿,草坪上的人更多了,天上的风筝也更多了。水中的金鱼还是头一次来到天上,好奇地睁大眼睛左顾右盼,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空中的霸主——苍鹰,展开双翅,仿佛在寻找着它的猎物;生活在九重天的长龙不紧不慢地飞了出来,吹胡子瞪眼,满脸的不高兴,怕是这些小喽啰们打扰了它的清静吧。天空中还有飞机、蜻蜓、蜈蚣……这些风筝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天上各种各样的风筝。

此时此刻,地上的人们充满了欢声笑语,一派祥和之气。天上的主角们相互竞技,如火如荼,展现了一场风筝盛宴。

结尾自然点题。

妙招关注

作者用眼睛拍下了一张张生动的照片,给读者带来一场风筝盛宴。瞧,首先抓住动作描写,展示了放风筝的画面,有两个孩子放风筝的过程,也有一家三口放风筝的画面;其次是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示了天上飘着的各种风筝。通过作者生动的描写,这场风筝盛宴真是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放风筝

韩孙瑶

“草长莺飞二月天。”这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天上飘着棉花似的白云,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

诗句开篇,文采斐然。

全民健身中心里热闹非凡。原来人们都带着自己心爱的风筝来了,有可爱的小猪麦当,有凶狠霸道的老鹰,有瞪着大眼睛的金鱼……你瞧,这两个男孩一个拿线盘,一个举风筝,配合协调有序,一旁的小女孩正偷学经验呢;再看,那个小弟弟看到自己的麦当风筝飞上了蓝天,正一个劲儿地鼓掌呢……

排比手法,表现风筝种类之多。

这时,明明和林林一边咿咿呀呀地说着,一边走了过来。他们找了一个空旷的地方停下来。明明一手拿着线盘,一手牵着线。林林往后退了几步,把风筝举得高高的。准备就绪,明明大喊一声:“放!”林林连忙松开手,蜈蚣摇摇晃晃地飞了起来。可是没几秒,就头朝下,摔了个狗啃泥。接下来,他们又连续尝试了几次都失败了。明明坐在地上灰心丧气,不想放了。林林走过去安慰明明:“蜈蚣本来就是在地上爬的,飞不起来,才是符合它的生活习性呀!”林林的话一说完,两人乐得哈哈大笑。

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风筝跌落的样子。

语言诙谐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于是,他们重整旗鼓开始放风筝。经过两人的默契配合,蜈蚣终于飞上了蓝天……

妙招关注

不是所有风筝都能轻而易举地飞上蓝天,作者视角独特,通过敏锐的观察,刻画了两个努力放风筝的小男孩形象。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放风筝的乐趣。

放风筝

朱之涵

周末,天气晴好,阳光灿烂。小明和他的同学相约去兰墅公园放风筝。

来到公园,只见人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已经在热热闹闹地放风筝了。小明和他的同学兴奋地有说有笑,立刻放起了风筝。小刚拿着一个可爱的小燕子风筝,把它高高地举过头顶。小明拿着手柄慢慢地把线拉开。他一边扯着风筝线,一边向前慢慢地跑去。

春风迎面而来,小明加快了脚步。随着高呼一声“放飞吧”,瞬间,线的那头,小刚举着的风筝凌空而起,摇摇摆摆地飞向了天空。“看啊,看啊!”小明高兴地喊起来,“可爱的小燕子飞起来了!”小刚也欢呼雀跃。

此时,兰墅公园的上空热闹非凡,许多可爱的动物在空中飞翔,有展翅高飞的大鹏,有穿越天空的金鱼,有长长的蜈蚣……它们越飞越高,在蓝天白云之间,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妙招关注

作者仿佛是一个高明的摄影师,用镜头为我们记录下放风筝的欢乐场景。首先,他用一个长镜头拍下了兰墅公园里人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放风筝的场景;接着,他把镜头对准小明和小刚,用特写的方式拍下一张张他们放风筝的过程,如“把它高高地举过头顶”“小明拿着手柄慢慢地把线拉开”“小明高兴地喊起来”……这样的写法叫作点面结合,你不妨试试。

放风筝

谢奇洛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星期六,我和小伙伴们约好一起到公园里放风筝。小华的风筝是一条身材修长的蜈蚣,小丽的是一只绚丽多彩的蝴蝶,我和小刚的则是一只威风凛凛的雄鹰……

开始放风筝喽!我和小刚一起合作。我拉着风筝线在前面跑,小刚举着风筝在后面跟着。他瞅准时机,将风筝往天空中使劲一抛,我们的风筝就像一只大鸟,摇摇欲坠了几下之后,稳稳地在天空中翱翔了。“太好了,我们成功了!”我们俩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互相击掌庆祝。我继续不停地放线,渐渐地,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越来越小,在厚厚的云层上悠闲地遨游着。

正当我们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我发现了不远处的小丽。她耷拉着头,皱着眉头,一脸沮丧。于是我们上前询问了情况。原来小丽几经努力,还是没能把风筝送上天空。我和小刚一边召集小伙伴过来,一起帮助小丽,一边继续鼓励小丽不要放弃。不一会儿,小丽的蝴蝶风筝在大伙儿的努力下欢快地飞上了天空,飞向了火红的太阳。小丽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还不停地向我们致谢。

天上的风筝仿佛也感受到了我们的欢乐,飞得越来越高,越来越远……

妙招关注

本文构思新颖,巧妙地加入了一段帮助同学放风筝的事例,让放风筝的活动变得更加有意义。作者准确抓住人物的动作,描述了“我”和小刚放风筝的过程,“拉”“跑”“抛”以及“一蹦三尺高”“击掌庆祝”等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把风筝放起来的快乐。

放风筝

叶人杰

阳光明媚,和风阵阵,正是放风筝的好天气。

瞧,大草坪上,早有人带着风筝准备一展身手了。小明和小刚的鹞子风筝,色彩鲜明,栩栩如生。小明一手拿着线轴,一手拉着风筝线,侧着身子开始小跑。不远处的小刚双手高举,稳稳地拿着鹞子风筝,等小明跑得正当处,便两手一松。鹞子风筝迎着风飞了起来,小明跑得更快了,手里的线轴不断翻滚着。天上的鹞子风筝也飞得更欢了,直向云霄。一旁的小红拿着蝴蝶风筝,目不转睛地看着,一想到自己的蝴蝶也能飞得高高的,跟鹞子在空中“比翼双飞”,心里美滋滋的。不远处,一家三口将一只三角风筝放飞到天空,一旁的孩子丝毫没有因为自家风筝的简陋而沮丧,反倒是手舞足蹈的,兴致勃勃地指着风筝为它加油鼓劲。

地上的人渐渐多了,天上的风筝也多了。一场动物世界的空中舞会正在上演。金鱼不甘心待在水中,自己安上翅膀飞上了天,要体验一把飞一般的感觉。苍鹰依然是英姿飒爽,展翅高飞,高傲地俯瞰着大地。就在这时,云层中隐隐出现一条长龙,好像被突如其来的热闹惊着了,鼓着大眼珠子,窥伺着空中的一切,似乎在想:哪里冒出来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到我的地盘来“撒野”。

一时间,放风筝的人成了赏风筝的人。看着天上形形色色的风筝你追我赶,人们友好地攀谈着,真诚地褒奖对方的风筝,坦诚地交流放风筝的经验心得。可他们不知道,天上的风筝可正较着劲呢!

妙招关注

作者不仅详细地记录下小朋友放风筝的画面,还通过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站在风筝的视角,为读者展现了天空中热闹的场面。好一幅人和风筝同乐的画面啊!

放风筝

丁奕文

春天到了,天气暖洋洋的,又到了适合放风筝的季节。我和妈妈来到学校操场上放风筝。

我的风筝是一只美丽的蝴蝶,五颜六色的,非常漂亮。它伸展着两只大大的翅膀,仿佛迫不及待地想飞上蓝天跳舞。

我把风筝放到我的身后,把线圈的线拉长一些,迎着风使劲地跑啊跑。可风筝就像一个调皮的娃娃,赖在地上一动不动。我手足无措,不知道要拿这个风筝怎么办。

这时,妈妈走过来对我说:“孩子,不要难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只要有耐心,不放弃,不急躁,多尝试几次,一定能把风筝放起来的!”听了妈妈的话,我重新振作精神,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起来。就算风筝一直和我闹别扭,我也不生气。

又一次尝试的时候,妈妈帮我把风筝使劲往上一抛,这时正好来了一阵风,我努力地往前跑起来,哇,我的“蝴蝶”终于飞起来了!它就像一位优雅的芭蕾舞演员,迎着风儿的节奏,翩翩起舞。而且,它还和我做了好朋友:我让它飞高,它绝不往下;我让它往前,它绝不后退……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我带着风筝,在操场上不停地跑着跳着,喊着笑着,快乐得像神仙一样……

妙招关注

本文放风筝的过程写得详细生动,有波澜。特别是心理描写细腻,感情真挚。整篇文章的语言像一条缓缓而流的小溪,清秀、流畅、优美。文章主题明确,行文自然有序,段落分明,结构完整。

放风筝

苏翌钦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小草有如一块绿毯子铺满了整个山坡。小明、小红和小军相约来到山坡下一起放风筝。

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各式各样的风筝,瞧,长长的“蜈蚣”张牙舞爪地向人们炫耀着它的身姿,可爱的“金鱼”正张大嘴巴要吐泡泡,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小明见了,迫不及待地一只手扯着风筝线,另一只手紧紧地握住线轴,慢慢地跑起来。小军捧着风筝跟在小明的后面,可风筝刚起飞,就跌跌撞撞地掉了下来,急得小明直跺脚。

拿着蝴蝶风筝的小红看见了,耐心地告诉小明和小军:“你们跑的路线太短了,风筝刚飞起来就没地方跑了,你们试一试跑得长一点。”

听完小红的话,小明点了点头说:“我们试试看吧!”小军高高地举起风筝,对准风吹来的方向,小明一边跑一边放线,果然,风筝慢慢地升上天空去了。“快看,我们的风筝飞起来了!”小明高兴地喊着。“小燕子”张开双翅,越飞越高。

天空中是自由飞翔的风筝,山坡下是高声歌唱的孩子们。

妙招关注

本文开头以一首耳熟能详的诗歌吸引了读者的兴趣,接着又抓住小朋友的动作、语言、神情等,把小朋友放风筝的快乐写得生动有趣。这一只只自由飞翔的风筝就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孩子们的快乐通过风筝传递了出来。

忙趁东风放纸鸢

袁艺宸

晴空万里,蔚蓝的天空中飘浮着白云,与广阔的青草地遥相呼应,正是放风筝的好时机。

我们来到广场正中央,把风筝拿出来,然后搭好。我迫不及待地扯起线,傻乎乎地跑起来,可风筝却像一个爱唱反调的调皮的小娃娃,总是和我反着来。我风驰电掣地跑,想把它送上蓝天的怀抱,可它却在地上跑,气得我七窍生烟。我心想:我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你却跟我闹着玩。我只好用“失败乃成功之母”自我安慰了一番,然后又鼓起勇气重新行动起来。

这回,我一只手握住线轴,一只手抓住放出来的线,一边跑,一边慢慢地放线。风筝被风慢慢地托起来了,稳稳地升高,在空中翩翩起舞、欢乐嬉戏。“哇,飞起来了,快来看呀!”远处传来伙伴们的欢呼声。

抬头望望,天空中飞舞着各种风筝,“老鹰”紧缩着爪子在空中盘旋,“蜈蚣”神气活现地稳居高空,“金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我的“神鸟”展开强劲有力的翅膀,驰骋在一碧如洗的天空中。

小朋友用佩服的眼神看着我,我心里美滋滋的,向伙伴们分享了成功的经验,他们听得特别认真。哈哈,当小老师的感觉真好。

小小风筝本领大,能在天空自由飞翔,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翱翔在祖国的蓝天。

妙招关注

作者认真体会生活,把自己放风筝的过程及心理活动用文字表达了出来,叙述井然有序,描写细致生动,仿佛将读者带进了开心乐园,真实有趣,入情入理。文章结尾不落俗套,饱含期待与热情,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追赶风筝的孩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只见两个孩子在猛追着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的风筝。“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孩子。“对,我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上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呢?”一个飞向空中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从高飞到滑翔时双翅的变化,并精心制作各种能“飞”的玩具。他们俩长大后,仍然继续研究飞行的原理。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者,正是20多年前奋力追赶飘荡在空中断了线的风筝的那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地球的故事》

这是一本关于人的地理书,作者房龙独到地从地理的角度来讲述各国的历史演变,分析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征,阐释人与地球——我们唯一的、共同的家园的关系。全书主要说明了三个部分——地球的概况、地球上的大陆和气候、地球生物圈。地球的概况主要讲了地球的形成、年龄、形状的构造,还有地球上的陆地、湖泊、海洋、孤岛、海啸和酸雨;地球上的大陆主要讲了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北极的世界和世界第三极;地球的生物圈介绍了原始生命的起源、地球上的人种、人口、民族、地球上的植物等。这本书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护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