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程标准》与《音乐教学大纲》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由“教师中心”向“学生发展中心”的转变。2011年,国家教育部对《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修订,出台了《音乐课程标准》,并在课程内容的具体表述中对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学中的音乐要素教学有了更加详细的要求。......
2023-08-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借鉴1949年以前学校音乐教育办学经验,又遵照新的教育方针,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的音乐教学大纲,例如1950年颁布了《小学音乐课程暂行标准(草案)》,1956年颁发了《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草案)》和《小学唱歌教学大纲(草案)》,1979年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2年颁布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8年分别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初审稿)》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初审稿)》。
进入21世纪,我国加快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2001年在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推动下,《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出台,它体现了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音乐改革的核心转变。《音乐课程标准》与《音乐教学大纲》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由“教师中心”向“学生发展中心”的转变。旧的《音乐教学大纲》强调了学科中心,并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规范教学内容,将小学音乐教学分布在唱歌、唱游、器乐、欣赏、读谱知识和视唱等内容中;而《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将内容标准规划为四个领域,在四个领域的具体文本表述过程中不仅对儿童的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依照不同的学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教学内容区分,同时,也在表述中突出了对音乐要素内容的具体教学要求,这一改变体现了强调学生参与和体验,突出音乐实践的音乐教育理念。
2011年,国家教育部对《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修订,出台了《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在课程内容的具体表述中对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学中的音乐要素教学有了更加详细的要求。
《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音乐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分为四个教学领域,即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每个领域中又包含不同的内容分类。在每个教学领域中又分为“分学段的内容标准”,将1—9年级分为三个阶段,即1—2年级、3—6年级、7—9年级进行详细阐述。由于我们主要研究儿童的音乐游戏教学活动,因此选择小学阶段(1—6年级)的课程内容进行相关分析。
有关儿童音乐游戏的理论与教学的文章
《音乐课程标准》与《音乐教学大纲》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由“教师中心”向“学生发展中心”的转变。2011年,国家教育部对《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修订,出台了《音乐课程标准》,并在课程内容的具体表述中对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学中的音乐要素教学有了更加详细的要求。......
2023-08-12
“创造”教学领域是新课程改革中十分突出的改变,它包含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创和创作实践三部分。在“创造”领域的教学要求中,需要儿童对1~2小节的节奏或2~4小节的旋律结构有清晰的认识。......
2023-08-12
同时,单位拍稳定感训练更注重的是一种心理稳定感的训练,在训练中有声练习可以显示出儿童对于单位拍所表现出的稳定感,而具有休止符的拍停训练则更可以帮助儿童检验其内心恒拍的稳定感。音乐游戏活动设计:单位拍的进行与休止的交替游戏一、活动设计目标通过单位拍的有声和无声(休止)交替出现考查儿童内心单位拍(恒拍)的稳定感。......
2023-08-12
(一)节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将语言、动作、音乐融合在一起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节奏,节奏训练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通过古典声势,即拍手、捻指、拍腿、跺脚这四种基本的声势形式,将语言中的节奏训练深入到身体动作中,不仅增加了节奏要素训练的丰富性,还将动作的协调性训练引入到节奏训练中。在奥尔夫节奏游戏中,十六字格的均等节奏设计为四拍子的节奏游戏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2023-08-12
音乐教学内容中的音乐游戏存在于音乐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它渗透在音乐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中,体现为教学导入阶段的音乐游戏、教学展开阶段的音乐游戏和教学拓展与结束阶段的音乐游戏。在音乐游戏活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与音乐绘本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游戏活动。......
2023-08-12
新的教学方法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最终其教学成果《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出版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育观念受到舞蹈家伊沙伯拉·邓肯的现代舞观念的影响,他将音乐中的节奏等音乐要素通过身体动作外现出来,从而在身体和心理之间搭建起桥梁。由于自身的作曲背景,达尔克罗兹尝试引导学生通过身体律动把内心感受转换成音乐,从而完成了其音乐教育理论的最后一个步骤——即兴作曲。......
2023-08-12
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结伴进行音乐表演,也可以独自进行音乐表演,还可以类似《丢手绢》音乐游戏那样,在老师的带领下根据音乐提示进行集体的唱游活动。在音乐游戏活动中,教师经常与学生完成角色的转换,例如上述的《丢手绢》音乐游戏中,当手绢放置在某一位学生身后时,这位学生在音乐结束时便获得了新的、暂时的音乐游戏角色,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可以和儿童一起享受愉快的游戏时光。......
2023-08-12
一年级的旋律教学内容与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基本上延续了幼儿园旋律教学中音的长短、高低的教学内容,并保持了通过身体动作表现出所感受到的音的高低的游戏活动教学方法。图例7-1-1我国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旋律教学(部分)二年级的旋律教学比起一年级来说,更凸显对于音高、唱名的感受。方向、旋律线和模进美国小学音乐学习计划中对于“方向和旋律线”的教学要求贯穿始终,三......
2023-08-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