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提升学前儿童音乐创造力:儿童音乐游戏理论与教学

提升学前儿童音乐创造力:儿童音乐游戏理论与教学

【摘要】:教师用即兴的曲调发问,儿童以教师所唱的最后一个音的同音反复歌唱回答。学前儿童音乐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引导儿童进行音乐编创活动时,教师需要耐心地启发和有效地引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关注的不是学前儿童音乐创作的结果,而是在创造活动中儿童逐渐培养起来的音乐创作意识。教师需要努力保护和鼓励儿童的音乐创造活动。

(一)编创歌词

幼儿歌词的来源是生活中的情景,小班的幼儿这方面能力较弱,教师可以只要求幼儿改变个别的名词或象声词来替代原歌词中的相应词。中班和大班多鼓励儿童集体创作,教师需要了解儿童并熟悉有关知识,语言引导儿童做充分的准备。

(二)编创动作

幼儿园小班的动作教学以模仿为主,中班的动作教学可以加入少量的舞蹈,大班的编创动作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的动作元素,例如手臂动作、手腕动作和脚踏步动作等。

(三)编创打击乐

教师需要与幼儿讨论不同乐器适用的节奏型,在此基础上引导儿童进行打击乐演奏的编创或改编。在幼儿园大班的部分同学可以根据作品的不同段落进行打击乐的即兴节奏型编创。

(四)曲调的改编与编创

1.唱歌对话

教师用即兴的曲调发问,幼儿也可用即兴的曲调回答,即使是接近旋律的说话也可以。

教师用即兴的曲调发问,儿童以教师所唱的最后一个音的同音反复歌唱回答。

教师用简单的即兴短句唱问句,儿童用完全相同的曲调唱回答。

2.改编曲调的节拍

改编原有曲调的节拍,选择比较简单的作品,由学生改编曲调的节拍,看看音乐作品会有哪些变化。

3.用有限的乐音加有限的节奏进行旋律创作

教师可以将有限的节奏变为节律儿歌,让学生选择音符进行创作。例如在《小白兔》固定节奏型的朗读基础上,请幼儿以do、re、mi进行创作。

学前儿童音乐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引导儿童进行音乐编创活动时,教师需要耐心地启发和有效地引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关注的不是学前儿童音乐创作的结果,而是在创造活动中儿童逐渐培养起来的音乐创作意识。教师需要努力保护和鼓励儿童的音乐创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