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基金业绩评价方法及指标

基金业绩评价方法及指标

【摘要】:准确评价基金的业绩也是做好基金投资的准备工作之一。评价基金的业绩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标准,通常可以参照以下几个指标评判基金的业绩表现:1.净资产总值基金总资产是依照基金投资组合中的现金、股票、债券及其他有价证券的实际总价值来计算的。

因为普通投资者不具备择时的能力,所以投资基金原则上应该立足于长线,目标是要在“长跑”中取胜,采取买入并持有的策略。当然,也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首先,要了解基金公司。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准备购买的基金以及管理该基金的基金公司进行谨慎和全面的了解,切忌盲目冲动或者一窝蜂似的抢购基金。在选择基金品种的时候,投资者首先需要了解的是管理这只基金的基金公司,它的股东结构、历史业绩,是否在一定时间内为投资人实现过持续性回报,其服务和创新能力如何等。这些从公开资料中都很容易获得。投资者应选择规模大、信誉好、尊重投资者的基金公司,要摒弃贪图便宜、“买跌不买涨”的心理,选择那些过往业绩好(要看长期,排名持续在业内前三分之一水平)的基金,长期持有。

其次,要了解基金经理。有人说,买基金其实就是买基金经理,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基金经理的水平如何,操守如何,应该成为投资者是否购买某只基金的重要参考指标。基金业绩主要依赖于基金公司的投资团队能力,稳定的投资团队是投资者选择基金的重要考量,如果一家基金公司人才经常流动,基金经理频繁跳槽,这可能意味着团队内部管理和治理结构不完善,会给今后业绩的持续增长带来不确定性。

最后,要了解基金产品的具体情况。国内现有的基金品种,其收益由低至高排列为:保本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纯债型基金、偏债型基金、平衡型基金、指数型基金、价值成长型基金、偏股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反过来,就是其风险由高至低排列为: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价值成长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偏债型基金、纯债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保本基金。投资者可以从中进行选择。如果难以确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那么可以尝试做投资组合,将风险高、中、低品种搭配,这也是专家所推荐的方法。投资组合做好以后,并非万事大吉,投资者还要不断地检查,从中剔除业绩不佳的“渣滓”,不断优化投资组合。

准确评价基金的业绩也是做好基金投资的准备工作之一。投资基金就是挑选基金,而选基金就是要选业绩表现好的基金。评价基金的业绩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标准,通常可以参照以下几个指标评判基金的业绩表现:

1.净资产总值

基金总资产是依照基金投资组合中的现金、股票、债券及其他有价证券的实际总价值来计算的。一般以证券交易所公布的当天收盘价为计算标准,所以是每日变动的。如果基金的净资产总值处于增长状态,就说明某只基金表现较好,可以投资,相反,则说明投资的风险很大。其计算方法为:

净资产总值=总资产-总负债

即以基金总资产价值扣除总负债后得到的,并且在遇到基金发放利息和股利时,总资产价值还必须扣除应发放的利息和股利之和。而基金的负债主要是基金从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借入的资金、支付给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费以及托管机构的托管费等必要开支。

基金净资产总值的增长来源于三个方面:投资收益(利息、股利收入和资本增值)、基金吸纳金额的增加和费用的减少,其中最主要的是投资收益,如果基金经营状况良好,投资收益较高,便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该基金,使基金的净资产总值的增长高于平均水平。

2.单位净值变化

基金单位净值即每份基金单位的净资产价值,等于基金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余额再除以基金全部发行的单位份额总数。

基金单位净值=(总资产-总负债)÷基金单位总数

其中,总资产是指基金拥有的所有资产,包括股票、债券、银行存款和其他有价证券等;总负债是指基金运作及融资时所形成的负债,包括应付给他人的各项费用、应付资金利息等;基金单位总数是指当时发行在外的基金单位的总量。

开放式基金的申购和赎回都以这个价格进行。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是买卖行为发生时已确知的市场价格;与此不同,开放式基金的基金单位交易价格则取决于申购、赎回行为发生时尚未确知(但当日收市后即可计算并于下一交易日公告)的单位基金资产净值。

3.投资报酬率

投资报酬率是投资者在持有基金的一段时期内,基金净资产价值的增长率。投资报酬率虽然不是评估基金的专用指标,但因其直截了当,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指标。对投资者来说,投资报酬率越高越好,越高说明基金的表现越好,投资者所获的投资收益也就越多。其计算方法如下:

投资报酬率=(期末净资产总值-期初净资产总值)÷期初净资产总值×100%

对于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者来说,如果其投资基金所得的利息和股息不提出来,而是投入基金进行再投资,则计算投资报酬率时还需加入这两个因素,即:

投资报酬率=(期末净资产总值-期初净资产总值+利息+股利)÷期初净资产总值×100%

4.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又称为夏普指数,由诺贝尔奖获得者威廉·夏普于1966年最早提出,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衡量基金绩效表现的最为常用的一个标准化指标。

夏普比率的计算非常简单,用基金净值增长率的平均值减去无风险利率再除以基金净值增长率的标准差就可以得到基金的夏普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夏普比率=(基金净值增长率平均值-无风险利率)÷基金净值增长率的标准差

夏普比率的优点在于可以同时对收益与风险加以综合考虑,因为基金净值的增长是在承受较高风险的情况下取得的,因此仅仅根据净值增长率来评价基金的业绩表现并不全面。如果夏普比率为正值,说明在衡量期内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超过了无风险利率,在以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的情况下,说明投资基金比银行存款要好。夏普比率越大,说明基金单位风险所获得的风险回报越高。

※小贴士 基金的回购利率

在运用夏普比率衡量我国基金的绩效时,国际上一般取36个月度的净值增长率和3个月期的短期国债利率计算夏普比率,但由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每周只公布一次净值,而且发展历史较短,通常以4周为一个月的最近12个月的月度净值增长率作为计算的基础,在无风险收益率的选取上,采用了上交所28天国债回购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