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理论暗示,相似性在影响个体如何认定自己属于特定群体而不属于其他群体中起着重要作用,反过来,群体认同又影响个体与群体内成员的相似性。社会认同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最优独特性。最优独特性指个体内在动机是为了获得积极的独特性,即个体努力获得积极的自我(即自尊)。......
2023-08-12
本章在最优差异理论和相似吸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他人过度相似”假设,并在慈善捐赠行为领域为其提供了初步的支持证据。尽管很多研究发现,相似对各种行为(包括亲社会行为)都有积极的影响,但很少有研究表明,过度相似性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本章通过研究不同的自我—他人相似性水平(低、中、高)如何影响捐赠者的慈善捐赠来填补这一研究空白。研究发现,当其他捐赠者与自己有一定相似性时,被试者更有可能捐赠。然而当“设定的他人捐赠者”与自我存在过高相似性时,个体反而捐赠的概率和捐赠金额都更少。这一结论在加入了协变量之后仍然稳健。因此,本研究通过实证检验印证了“过度相似效应”的存在,提示人们不能理所当然地假设相似性的提升一定会带来更好的劝募效果。
Byrne(1961)相似性吸引理论帮助解释了为什么从低相似性到中等相似性会导致有大额捐赠者在场时的慈善捐赠额增加。事实上,我们发现在中等相似性组的被试者比在低相似性组的被试者更喜欢“设定的他人捐赠者”。根据这一理论,相似性越高,对捐赠的积极影响就越大。然而,在目前的研究中,在相似性最高的情况下,捐赠的可能性反而越小(甚至更小)。事实上,在高相似性组,被试者对“设定的他人捐赠者”的好感度和吸引力略低(见图3-7)。
“过度相似效应”可以用最优区别理论(Brewer,1991)来解释。也许当个体看到非常相似的人已经慷慨捐赠时,他们会希望将自己或自己的捐赠与他人区别开来,因此可能会捐赠更少或更容易不捐赠。此外,根据挤出理论(Steinberg,1991),当政府给非营利组织提供的资金较多时,人们不太可能向该机构捐款(或捐款较少)。如果个体认为政府或他人已经代替自己捐赠了,那么就没有理由再去捐赠,并且认为他们自己所做的任何捐赠的影响都是较低的,这就出现了挤出效应。在上述分析中,研究发现在高相似组中的捐赠影响力低于低相似组和中等相似组(见图3-8)。
有关公益慈善筹款中的相似性效应研究的文章
社会认同理论暗示,相似性在影响个体如何认定自己属于特定群体而不属于其他群体中起着重要作用,反过来,群体认同又影响个体与群体内成员的相似性。社会认同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最优独特性。最优独特性指个体内在动机是为了获得积极的独特性,即个体努力获得积极的自我(即自尊)。......
2023-08-12
在方法部分,讨论了由于文献搜索、选择、数据编码和结果分析而产生的潜在偏差风险。第一个偏差风险是由所筛选文献中缺失高相似性水平的研究造成的。第二个偏差风险是由高度同源的研究者所导致的。第三个偏差风险是研究报告的混合结果造成的。综上所述,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降低这些偏差风险。......
2023-08-12
在这种情况下,相似性效应则编码为“正”效应。如果文献报告的统计结果不显著,被相似性对慈善捐赠影响编码为“零相关”。表2-5各研究的综合结果注:每一类研究的总和可能超过符合筛选条件的研究的总数,因为三项研究报告了捐赠量影响的混合结果。具体来说,Alpizar等人发现,他人的捐赠对完整样本没有影响,但他人的捐赠对仅捐赠者的样本有积极影响。从表2-5的结果来看,大多数研究表明相似性与慈善捐赠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023-08-12
例如,研究发现,人们更有可能会回应来自具有相同宗教信仰的人提出的劝募行为。本章采用了系统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编码来分析捐赠者间自我—他人不同的相似性水平对个体慈善捐赠的影响。根据PRISMA 2009指南 ,笔者将本系统文献综述研究进行建构,具体如下:第一,确定文献综述的理论基础和目标。最后,对结果进行了解释,讨论了研究的贡献和局限性,并根据本章发现的文献空白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2023-08-12
本章的系统文献综述主要研究问题是自我—他人相似性如何影响个体的慈善捐赠行为。此外,本研究将符合条件的文献限定为有英文标题和摘要的研究。综上所述,为了选择符合条件的文献作为本系统文献综述的样本,本研究使用以下筛选标准来进行标题和摘要筛选以及全文评估:提供了关于捐赠者—捐赠者组合社会影响效应的实证证据。(排除了未经同行评议的研究,如杂志、论文等。......
2023-08-12
希伯来圣经(塔纳赫)也以同基督教《圣经》相同的方式谈到了相似性的概念。因此,犹太人对相似性的看法和基督教徒的看法非常相似。穆斯林教的相似性观。伊斯兰教的道德领袖穆罕默德也重视相似性观念。总之,穆斯林的相似性观强调穆斯林应该在他们的生活实践中遵循穆罕默德的教义,并被其同化。相似性也是佛教的基本概念之一。在佛教中,相似性体现在轮回的观念中。......
2023-08-12
一些实验研究测试了个体捐赠者—个体捐赠者组合中的“挤出”现象,他们提出了两个可能的原因,分别是利他主义和替代感。但是以上两种理论无法全面解释捐赠者—捐赠者二元组合中复杂的社会影响。......
2023-08-12
正如在方法部分所讨论的,作者对在三个类别的13个数据项上符合筛选条件的研究进行了编码。为了清晰地显示13个项目的编码结果,笔者将编码结果分为两个单独的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表2-4样本文献中慈善捐赠的编码结果无自我—他人相似性vs低水平自我—他人相似性。编码结果还表明,通过实验诱导的临时身份所产生的相似性对捐赠者个体具有积极影响。......
2023-08-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