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的系统文献综述主要研究问题是自我—他人相似性如何影响个体的慈善捐赠行为。此外,本研究将符合条件的文献限定为有英文标题和摘要的研究。综上所述,为了选择符合条件的文献作为本系统文献综述的样本,本研究使用以下筛选标准来进行标题和摘要筛选以及全文评估:提供了关于捐赠者—捐赠者组合社会影响效应的实证证据。(排除了未经同行评议的研究,如杂志、论文等。......
2023-08-12
日常生活中,为什么人们总是倾向于根据形状、颜色、功能、形式和大小将物体归类?为什么人们总能通过事物的特征来识别和概括事物之间的不同类别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呢?为什么人们更容易被那些持相同的价值观或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所吸引呢?这些常见的现象表明,相似性在影响人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完形心理学家认为,人天生就有根据某些原则对物体进行分类,并探索其规律的倾向。在这些原则中,“相似性原则”是经常用到的。相似性原则是指个体根据两个物体的相近特征或交叉重叠部分来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Wertheimer,1923)。人们不仅将相似原则应用于客观对象的分类,也将其应用于社会关系中的人的分类。具体来说,人们通常将“我”和与“我”相似的人归类为群体内成员(Turner,Hogg,Oakes,Reicher & Wetherell,1987)。研究还表明,人们倾向于对和自己相似的他人表现出更高的偏爱(Donn Byrne,1961;Dasgupta,2004;Dion,1973;Lott & Lott,1965)。对相似的人的偏爱和吸引力可能是由于群体归属感造成的(Dion,1973;Lott & Lott,1965)。
因此,为了能更好地理解相似性如何在事物分类和规律探索中发挥作用以及研究这种分类如何影响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从而进一步研究相似性在社会关系中的相关作用,本章将首先从哲学、宗教和文化的角度简要回顾社会关系中相似性的历史,并且梳理相似性的跨学科含义,介绍不同的认知心理学的测量方法。本章还将对社会心理学中关于相似性和社会关系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做简要说明。最后一部分是小结和对全书结构的介绍。
有关公益慈善筹款中的相似性效应研究的文章
本章的系统文献综述主要研究问题是自我—他人相似性如何影响个体的慈善捐赠行为。此外,本研究将符合条件的文献限定为有英文标题和摘要的研究。综上所述,为了选择符合条件的文献作为本系统文献综述的样本,本研究使用以下筛选标准来进行标题和摘要筛选以及全文评估:提供了关于捐赠者—捐赠者组合社会影响效应的实证证据。(排除了未经同行评议的研究,如杂志、论文等。......
2023-08-12
在这种情况下,相似性效应则编码为“正”效应。如果文献报告的统计结果不显著,被相似性对慈善捐赠影响编码为“零相关”。表2-5各研究的综合结果注:每一类研究的总和可能超过符合筛选条件的研究的总数,因为三项研究报告了捐赠量影响的混合结果。具体来说,Alpizar等人发现,他人的捐赠对完整样本没有影响,但他人的捐赠对仅捐赠者的样本有积极影响。从表2-5的结果来看,大多数研究表明相似性与慈善捐赠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023-08-12
希伯来圣经(塔纳赫)也以同基督教《圣经》相同的方式谈到了相似性的概念。因此,犹太人对相似性的看法和基督教徒的看法非常相似。穆斯林教的相似性观。伊斯兰教的道德领袖穆罕默德也重视相似性观念。总之,穆斯林的相似性观强调穆斯林应该在他们的生活实践中遵循穆罕默德的教义,并被其同化。相似性也是佛教的基本概念之一。在佛教中,相似性体现在轮回的观念中。......
2023-08-12
研究发现,当其他捐赠者与自己有一定相似性时,被试者更有可能捐赠。然而当“设定的他人捐赠者”与自我存在过高相似性时,个体反而捐赠的概率和捐赠金额都更少。这一结论在加入了协变量之后仍然稳健。因此,本研究通过实证检验印证了“过度相似效应”的存在,提示人们不能理所当然地假设相似性的提升一定会带来更好的劝募效果。“过度相似效应”可以用最优区别理论来解释。......
2023-08-12
在方法部分,讨论了由于文献搜索、选择、数据编码和结果分析而产生的潜在偏差风险。第一个偏差风险是由所筛选文献中缺失高相似性水平的研究造成的。第二个偏差风险是由高度同源的研究者所导致的。第三个偏差风险是研究报告的混合结果造成的。综上所述,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降低这些偏差风险。......
2023-08-12
正如在方法部分所讨论的,作者对在三个类别的13个数据项上符合筛选条件的研究进行了编码。为了清晰地显示13个项目的编码结果,笔者将编码结果分为两个单独的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表2-4样本文献中慈善捐赠的编码结果无自我—他人相似性vs低水平自我—他人相似性。编码结果还表明,通过实验诱导的临时身份所产生的相似性对捐赠者个体具有积极影响。......
2023-08-12
社会认同理论暗示,相似性在影响个体如何认定自己属于特定群体而不属于其他群体中起着重要作用,反过来,群体认同又影响个体与群体内成员的相似性。社会认同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最优独特性。最优独特性指个体内在动机是为了获得积极的独特性,即个体努力获得积极的自我(即自尊)。......
2023-08-12
根据自我分类理论,个体通过与不同结构层次的他人进行比较来识别“自我”。简而言之,相似性在自我分类理论中有两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与更关注群体间关系的社会认同理论相比,自我分类理论更全面地解释了相似性在群体关系中的作用,它强调了在“自我”概念的不同层次上的认同的显著性。......
2023-08-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