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接纳自我。允许自己不完美,调整期待,减少自责,才能接纳家人不完美,才能宽容孩子。接纳自己、允许自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接纳自己、允许自己,不是要求放弃所有的外在标准,转而失了规则,而是接受自己的真实、真相。......
2023-08-12
对孩子掌控很多的父母,可能是缺乏自我认同感的人。他们希望从父母的这个角色中找到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因此他们需要从孩子身上取得成就。当他们看到孩子依照自己安排的轨迹前进时,心里会感到自豪和安慰。他们说是为孩子好,为孩子的未来打算,但其实他们的眼中是看不见孩子的,他们只是通过孩子来验证自己的价值,而没有看到孩子这个人的存在,更不可能对孩子表达信任和尊重。尽管打着关爱和教育的旗号,但传递的总是令人厌烦的气息,孩子不会从中体会到爱和教育,只能体会到被侵犯。
对孩子掌控很多的父母,可能是对自己过于确信的人。对自己越有信心的人越不肯相信别人,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周围的人都要听他的他才安稳。“对孩子管得特别细特别严的家长,大都是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很用心的人,成功动机在他们的生命中始终比较强,他们的自我管理往往做得很好,在工作或事业上属于那种放哪儿都会干好,都会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同样在孩子的教育上,他们成功心更切,也很自信,把对自己的管理,都拿来套用到孩子身上。[2]”这样的父母说希望培养一个健康、幸福能够自食其力的孩子,却很可能将80%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孩子的学习及他们眼中的“问题”上,害怕自己和孩子被落下,挤在一条“好幼儿园——好小学——好中学——好大学——好工作——健康幸福”的独木桥上,也不管其中的箭头其实并非信号,更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这条狭窄之路。过于自负,过于相信自己的人生经验,从而剥夺了孩子的体验机会,这对孩子是极不公平的。
对孩子掌控很多的父母,可能是对世界、对环境充满了恐惧和焦虑的父母。掌控会让人获得暂时的安全感,一个内心充满恐惧,对世界充满质疑的父亲或母亲是很难放手让自己的孩子去独自面对世界的,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包裹住孩子,防止孩子受到外界的破坏,他们认为这是对孩子最好的爱。父母恐惧越多,对孩子的要求就越多,因而父母眼中的孩子的问题就越多。孩子的问题到底是孩子有问题,还是因为父母的恐惧而制造出来的问题呢?孩子拥有自由的心,拥有智慧和生命力,放手让他接触自然并自然成长是对恐惧的极大挑战。放一匹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奔放地成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马的主人需要多大的无惧无畏的心啊!他会担心小马在道路上遇到这样那样的危险,出现那样这样的问题。以恐惧、焦虑为底色的父母都有一个喜好,那就是“编故事”,对未知给出无数个可能的结果,而没有一个结果是不含带危险的。未知未来充满无数危险,这个观念会被种进孩子的脑袋里,于是孩子就都乖乖地听父母的安排。
放手是对父母成长的要求,是为人父母的功课,父母应该是孩子心里的一盏明灯,让孩子确认自己有来处有归途,有爱有空间,让孩子知道有人在无条件地接纳着他。这对孩子来说是最大的爱与支持。每一个父母都需要在放手的道路上去体验,去改变,去成长。
有关自我的成长与教育的文章
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接纳自我。允许自己不完美,调整期待,减少自责,才能接纳家人不完美,才能宽容孩子。接纳自己、允许自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接纳自己、允许自己,不是要求放弃所有的外在标准,转而失了规则,而是接受自己的真实、真相。......
2023-08-12
对于增加孩子的认知,形成良好的品质,教导是很有必要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更多地需要言传身教,在以身作则中陪伴孩子,训练孩子的技能提升。大人们往往期待孩子们去完成那些未经过适当训练的任务,而这种情形在家里比在学校更为普遍。因为成人经过多年的训练,很多技能已经完全自动化了,就好像一个成年人自行车骑了很多年很熟练,而孩子是一个对自行车完全不会的人,需要有人一步一步教他。......
2023-08-12
“温柔地坚持”是一种有长远效果的养育理念,也是可以在任何情境、任何状态运用的养育方式。其中“温柔”强调对自己、对孩子的尊重,“坚持”强调对情境、对原则、对约定的尊重。对自己和对孩子的尊重表现在两个层面上,首先“温柔”是一种情绪状态,表明与孩子互动时是和善稳定,是没有发脾气的,这个是很重要的,平稳的情绪才能带来真正的互动交流。“温柔地坚持”简单的五个字里面却包含着......
2023-08-12
当前学生感受到的压力多是系统体制下的压力,而不是内心自我成长需求所带来的压力。这是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又一个重大的问题。这种教育缺失之后,便造成了孩子人生境界的短视。这种压力对孩子的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我们的孩子没有学会自我管理,因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没有给今天的学生提供独立自主能力成长的空间。......
2023-10-31
确实如此,能被看到、能被听到就是最大的懂得和最大的疗愈。在亲子互动中,看见孩子,听见孩子非常重要。能够被看见、被听见的孩子会很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他会很确信自己是不缺爱,不缺被关注的。只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孩子的神态、表情,用自己的耳朵去听孩子的语言内容,以及语音语调。在互动中,成人情绪的起伏也是如此。例如,下面这段对话。与其致力于追求完美,不如在平凡中愉快地发现自我。......
2023-08-12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把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改造成一门理解的现象学和此在(存在)的现象学[3]。在这部著作中,海德格尔提出了他的此在的生存论哲学。[6]海德格尔选取这样一种能够通达所有存在者的存在的特殊存在者,作为探究存在问题的不二法门,因此,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也就成为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探究的中心任务。......
2023-08-12
其核心就是多给孩子们一点自由。孩子不能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要让孩子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其次是言论自由。第三是个性自由。第四是劳动自由。在这样有阳光、有雨露,自由自在成长起来的孩子才会有爱心、有责任心、有信心,在家是个好孩子;在校是个好学生,将来长大也一定是个有用人才。从孩子的身上,我们要发现真、善、美,与孩子一道学习并实践。......
2023-08-08
完整而幸福的教育是“快乐”六岁前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童年,感受家庭满满的爱;小学时让他觉得学习是有趣的;中学则给到他好的学习方法;到了高中将参与竞争的思维给他……面对“什么是影响孩子学习能力最重要的因素”这个问题,我给出的答案是:对于孩子,不管是成长还是教育,最重要的是给到孩子一种持续性的快乐。这是他13年来的快乐体悟。这样学习对他来说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儿。......
2024-01-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