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接纳自我。允许自己不完美,调整期待,减少自责,才能接纳家人不完美,才能宽容孩子。接纳自己、允许自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接纳自己、允许自己,不是要求放弃所有的外在标准,转而失了规则,而是接受自己的真实、真相。......
2023-08-12
你看得见自己的孩子吗?你听得见孩子的声音吗?当然,每个人都会说,我养了他那么多年,每天都看着他,听着他,这还是问题吗。这还真是个问题,记得曾在参加一个心理学工作坊,老师请一些学员分别扮演一个人的眼睛、耳朵、嘴巴、大脑,这个主人和其他伙伴对话,毎说一句话,老师就请她停下来,让“眼睛”“耳朵”“嘴巴”“大脑”分别描述“主人”刚才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说了什么,想了什么。本以为这没什么难度,只是拆分细节让大家体会,可是没想到,“眼睛”“耳朵”经常是看不见、听不见的!比如,主人的伙伴皱着眉头,嘴角上翘,语速缓慢地说,“你真是想得太多啦!”主人回应伙伴,“我就是提醒你,为你好,我想得多吗?”“眼睛”的描述是,“主人有点生气了,她看到对方不高兴”。“耳朵”的描述是,“主人语气不好,听她说话的时候带着情绪,然后说是为了对方好。”老师告诉“眼睛”“耳朵”那不是主人看到的、听到的,“主人生气了”“主人不高兴了”“主人语气不好,主人带情绪”。这些到底是看到的,听到的,还是扮演者自己的解读呢?很明显,这些都是扮演者自己的加工。其实真正看到的是什么呢?主人看到的是对方皱了眉头、嘴角上翘、身体前倾了一下后又退回去,主人听到的是对方语速比平时慢的,说了“你真是想得太多啦。”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就是这些,而我们的大脑太喜欢工作了,当一切发生的时候,大脑立刻自动化地进行了分析,解读。所以,基本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都不是真实的现象,而是我们经过大脑加工、分析后的结果。
在成长的岁月里我们逐渐培养了判断、思考、决策等能力,面临不同的情境,我们可以快速地分辨、解读,做出决定,并给予回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很多反应已经形成自动化,已经能够在瞬间完成。按照认知心理学专家布鲁纳的观点,人们会对所观察到的部分进行内在结构化,不断将外界认知到的新事物、新知识、新观点归置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每当遇到新的情境时,会刨除掉已经熟知的部分,而去关注新的、突出的部分。比如,一个人走进教室,我们不会去判断进来的是不是人,是不是有眼睛、鼻子、嘴,是不是有胳膊、腿,我们会忽略所有我们熟知的,而去关注不同的部分,进来的人是不是身材很好,穿衣是不是很有特点等等。所以这样就会导致一个结果,我们看我们想看的,我们听我们想听的,我们以为我们看到的就是事实,我们以为我们听到的就是全部。或许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主观现实”,而未必是“客观事实”。所以,有一个说法是,这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就是我自己。我看到的每个人都是我在不同人身上的展现,我听到的每个人都是我在不同人身上的声音。
看到真实的世界,看到我们面对的每一个人,听到每一个人的声音,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带着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解读与人互动,也自然会用这样的方式与孩子互动,于是我们看到、听到的孩子的种种,不断被我们解读,我们就得到了我们以为的孩子,而并非是真实的那个孩子。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吗?孩子很委屈地和你说他不想去参加集体徒步活动,你听后非常恼火,你认为孩子缺乏意志力,不敢挑战,你甚至上升到孩子未来没有闯劲、没有前途的地步。可真相是什么,你听孩子说了吗?没有,因为还没顾上听,你自己的解读就已经冒出来了,而且你的大脑还做了联想,将孩子的话语做了界定。你没有看到真实的那个孩子,也没有听他真实的内心。偏偏孩子有个特点,越小的孩子组织语言表达越不畅通,孩子的感受能力很强,但是解读能力,表达能力还比较弱。孩子未必能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我们常常会看到小孩子和大人说话,说着说着就开始着急,因为他不知道怎么样表达自己,不知道什么样的语言是恰当的,而大人的回复又没能理解自己的意图,于是着急,不知所措。当表达不是很清晰的时候,家长的解读就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大一些的孩子表达能力提升了,可以清晰表达了,可是他未必愿意说了,因为他已经习惯自己说出来的话被父母不理解,被父母用各种大道理、各种说教所淹没的结果,所以当有能力说的时候,不说变成了结局。
看见孩子,听见孩子,遇见孩子,与孩子的内心去触碰、去交流,人与人面对面,而不是身份角色的碰触,更不是权力与责任的互动,这才是亲子关系的最好局面。
有关自我的成长与教育的文章
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接纳自我。允许自己不完美,调整期待,减少自责,才能接纳家人不完美,才能宽容孩子。接纳自己、允许自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接纳自己、允许自己,不是要求放弃所有的外在标准,转而失了规则,而是接受自己的真实、真相。......
2023-08-12
确实如此,能被看到、能被听到就是最大的懂得和最大的疗愈。在亲子互动中,看见孩子,听见孩子非常重要。能够被看见、被听见的孩子会很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他会很确信自己是不缺爱,不缺被关注的。只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孩子的神态、表情,用自己的耳朵去听孩子的语言内容,以及语音语调。在互动中,成人情绪的起伏也是如此。例如,下面这段对话。与其致力于追求完美,不如在平凡中愉快地发现自我。......
2023-08-12
“温柔地坚持”是一种有长远效果的养育理念,也是可以在任何情境、任何状态运用的养育方式。其中“温柔”强调对自己、对孩子的尊重,“坚持”强调对情境、对原则、对约定的尊重。对自己和对孩子的尊重表现在两个层面上,首先“温柔”是一种情绪状态,表明与孩子互动时是和善稳定,是没有发脾气的,这个是很重要的,平稳的情绪才能带来真正的互动交流。“温柔地坚持”简单的五个字里面却包含着......
2023-08-12
孩子拥有自由的心,拥有智慧和生命力,放手让他接触自然并自然成长是对恐惧的极大挑战。放一匹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奔放地成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马的主人需要多大的无惧无畏的心啊!他会担心小马在道路上遇到这样那样的危险,出现那样这样的问题。这对孩子来说是最大的爱与支持。每一个父母都需要在放手的道路上去体验,去改变,去成长。......
2023-08-12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把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改造成一门理解的现象学和此在(存在)的现象学[3]。在这部著作中,海德格尔提出了他的此在的生存论哲学。[6]海德格尔选取这样一种能够通达所有存在者的存在的特殊存在者,作为探究存在问题的不二法门,因此,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也就成为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探究的中心任务。......
2023-08-12
原来父母不是孩子的引导者,智慧的孩子才是父母的上师!可慢就是快,快就是慢。[4]换一个视角,从积极正向的视角去看待孩子的慢,去接纳孩子的慢,因为慢就是快,慢就是生命成长的历程。父母不是孩子的带领人,因为孩子是距离未来更近的人,他们将是未来的主人,父母更多的是跟随,在孩子身边,或者孩子身后。......
2023-08-12
也就是说,此在经过时间性的召唤,从当前的沉沦中解脱出来,重新回到此在本真的生存论领会中来。我们把此在的这个依于时间性的转渡过程称为此在的“从沉沦走向澄明”。......
2023-08-12
身体与感觉,是个体(此在)对于自身存在的最为基础和本原的领会。因为,领会是此在使自己成为自己的能力,个体(此在)在身体和感觉的领会中,使自己同时成为自由的和自律的人,而唯有此两者同时具备,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本真的人。我们在感觉中发现爱、拥有爱和学会爱。......
2023-08-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