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追求与表达

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追求与表达

【摘要】:个体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提出,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他所有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他们只会采用自认为能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行为来进行自我表达,但有时候孩子所采用的行为方式及行为方式的效果往往与目的是背道而驰的,甚至有时候会用错误的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有段幽默的文字:孩子惹妈妈生气的时候,妈妈要做深呼吸,然后心里默念,孩子是我亲生的、亲生的,谁没有过小时候呢,谁还不犯错呢……这心中默念的文字以诙谐又强劲的理由帮助妈妈平复情绪,然后再积极正向看待孩子的错误行为,看看这个错误是带来什么样的学习机会……深入一步,如果我们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那将有助于父母懂得孩子的需要,懂得孩子的真实目的。

个体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提出,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他所有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任何行为都是以想要达到的目的为基础的,尽管首要目的是归属感,但孩子经常对于这个目的没有清楚的意识,他们无法去解释或理解自己的目的,他无法直接给父母表达“我想要归属感,我想要价值感!”。他们只会采用自认为能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行为来进行自我表达,但有时候孩子所采用的行为方式及行为方式的效果往往与目的是背道而驰的,甚至有时候会用错误的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父母不明白孩子不当行为背后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那就只能关注到孩子的行为本身,由此而产生对孩子的误解、指责等。比如,家里生了二宝,大宝发现爸爸妈妈对二宝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他想得到和以前一样多的关注,他想要回自己的家庭地位。大宝可能认为像二宝一样哭闹,甚至尿床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爱,于是大宝就变成一个小小孩,哭闹、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尿床、求抱等等,就用这些他认为可以达到目的的行为去表达。但这些行为可能在父母那里被解读成不可思议、不能理喻,于是父母就会有不满,认为大宝在添乱,在给大人找麻烦。于是亲子关系进入到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这时候父母很难将大宝的错误看成是学习的好机会,但如果父母了解了大宝的需要,是想寻求归属感而不是无理取闹,那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比如单独抽时间陪伴大宝,问问大宝期待父母怎么关注他,而不是纠结在为什么像个小小孩一样哭闹、折腾。

因此阿德勒认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一个不当行为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他们抱有错误的想法”[5],“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请你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一个密码,并且问你自己‘他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记住,虽然孩子并不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密码信息,但当你处理他的隐含想法,而不是仅仅针对其不良行为做出反应时,孩子就能深深地感受到被理解了”[6]

当我们面对一个犯错的孩子,我们如果内心里知道他是在苦苦追寻归属和自我价值的孩子,他是不知所措,不清楚自己该怎样到达自己目标的孩子,我们还会去指责他、训斥他吗?我们还会为外在的不当行为而苦恼吗?想必不会了,至少不会那么强烈了。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有利于我们更加积极、更加多维地看待孩子,更加懂得孩子。理解与懂得会带来父母智慧的生发,会知道该怎么与孩子好好相处,同时,也可以多询问孩子,孩子更知道他期待父母怎么与他相处,这样积极、良性的互动过程就启动了。

【注释】

[1]简·尼尔森著:《正面管教》,京华出版社,2013年版,第33页。

[2]简·尼尔森著:《正面管教》,京华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3]张文亮著:《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工人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4]皇甫军伟著:《家庭教育的捷径:以心养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83页。

[5]简·尼尔森著:《正面管教》,京华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6]简·尼尔森等著:《正面管教养育工具》,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版,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