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育儿即育己,成就最好的自己

育儿即育己,成就最好的自己

【摘要】:孩子的成长养育中,首先应该拥有的第一理念是“育儿即育己,育己即育儿”。同时,育己即育儿,立足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受到好的教育是结果,不是目的。唯有具备了持续自我教育、自主成长能力,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孩子的成长养育中,首先应该拥有的第一理念是“育儿即育己,育己即育儿”。

我们先来分享一个妈妈的育儿笔记:

在我得知自己即将做妈妈的时候,就开始筹划着怎么好好养育这个小生命,于是买育儿书籍,听胎教音乐,散步时还刻意读两句应景的诗,当时觉得自己在积极准备着做个合格的妈妈,但是当时所有功课的对象都是孩子,想象中需要被服务,被关注的也是孩子,却没有认真思考过孩子对我自身意味着什么,更没有仔细考虑过养育孩子与自我成长有什么关系。

孩子出生后我时时刻刻关注他,冷暖温饱,饥寒喜乐,一切以他为中心,自以为在全力以赴地爱他。在孩子面前我总是扮演着服务者、决定者、审判者权威者的角色,甚至我有意无意地扮演着上帝的角色,我知道什么东西对他有价值的,什么样的方式是他需要的,什么样的道路是对他最好的。我总是想尽办法去谋求所谓对孩子好的,却从来不去审视真相到底是什么。用我认为“应该的”“知道的”去规划和设计、控制和掌握着孩子的成长道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自己越来越疲惫,孩子的问题也开始不断显现,似乎什么地方不对,但是又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自己经常被搞得焦头烂额。

终于有一天,去一个小店买东西,一抬头,在店家的镜子里看到了久违的自己,感觉很陌生,也很苍老,忽然有点不敢认了。开始想是不是需要先好好照顾一下自己,把目光收回到自己这里来。善待自己,关照自己的念头从心底里升起,才发现自己养育孩子的这几年把自己搞丢了。于是开始尝试慢慢安放自己,关注自己的感受、需要,对自己的允许多了,对自己松绑了,与孩子的互动也开始变得润滑。后来读到了一句话: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是树根,孩子是枝叶。这句简单又饱含深意的话,让我对养育孩子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和理解。原件不做改善,却始终期待着复印件的完美,这就是个生活常识错误了。同样,树根是根基,是基础,养护好根基,完善修护好树根是孕育好的枝叶花朵的根本。当我把目光只放在枝叶上,给其阳光雨露,打理干净整齐,却依旧无法让其舒展美好,因为我忘了对树根的关照。我总是“看到”孩子的问题,期待帮他“矫正”问题,事实上问题的根源在我这里,孩子就是我的复印件,就是我的镜子,映射出父母的问题。

当父母将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开始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尝试改变行为模式,甚至是思维模式时,真正的养育之路可能才刚刚开始。育儿的过程也就是育己的过程,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与成长,好像一面纯净的镜子时时刻刻照见父母的心态、状态、观念、模式,父母用自己的角度、判断、认识构建出孩子的模样,形成孩子的行动、思维模式,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是父母审视自我,调整自我,不断自我反思,自我成长的过程。同时,育己即育儿,立足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受到好的教育是结果,不是目的。所有的教育最终指向都是自我教育,多重要的考试,多厉害的学校,都是不教育的目的,而只是手段和途径,且不是唯一的,没有一次考试,一所学校能必然地决定人生的幸福和成就。唯有具备了持续自我教育、自主成长能力,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能够自我教育的父母,能够反思和成长自我的父母给孩子呈现了最好的生命例证。你在做,孩子在跟随、模仿,你看着孩子的时候,孩子也在看着你。父母成为孩子的榜样是被动的,孩子必然以父母为模仿对象,所以父母一定要先立足做最好的自己。但父母更要有一份觉知:我们的要求不代表绝对的正确,只是一种选择和可能,孩子有自己的人生,他们比我们离未来更近,这个世界终归是他们的,我们要心怀敬畏。当自己的格局和心力提升了,带孩子自然会变得更从容,更快乐,更智慧。

所以,一急行者说:“教育是一种自醒,是一种人类的自醒,是一种你的自醒。在完成自身生命圆满之途上,孩子及其教育是一座桥。踩着这座桥,你回到了你自己。孩子是你的投射之物,教育是你的投射手段。在实现孩子的圆满之中,你必圆满你自己。同样的道理,你在圆满自身的过程中,你的小孩也必圆满。借着你有一个小孩和教育他,在你自己身上下功夫,以此来实现整个存在的圆满。教育是一种自醒的途径,向外劝导你的孩子,向内劝导你自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