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技能教育与适应行为塑造过程是同步的,当智力障碍儿童能够将其掌握的某项生活技能恰当表现出来时,他的行为便符合社会及文化的需求。自主决策对个体,尤其是成人生活质量具有重大影响。适当的支持则能够降低环境障碍,学校教育和家庭支持对智障者自我决定能力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李丹运用国外的自我决定教学模型,通过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培养智力障碍学生的自我决定能力。......
2023-07-02
“自我”的问题几乎是所有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法学等)中最基础也最复杂的问题。说它是最基础的问题,是因为所有这些涉及人(类)的科学,“自我”都是必须要首先讲清楚的基础概念或理论预设。人(类)的各种关系和行为,无非都是自我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和行为,如果我们没有对于自我的含义和特征等的明确而透彻的把握,我们是不可能对人类的行为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的。因而,我们对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任何具体问题也便都无从谈起,即使勉强讨论起来,也往往大而不当,难有说服力。比如在经济学、管理学中,我们必须预设“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将我们研究的基础对象——经济的或管理的主体假设为是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管理活动的人,这些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不择手段。我们迄今为止的大部分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都是建立在这个假设之上的。说“自我”的问题最复杂,则是因为“自我”这一个特殊的对象最难以理解,尤其是当人们选取不同的方法、维度、视角等去切入这一对象时,最后形成的认识往往非常不一致,有些甚至互相反对,正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个体还是那个人、那个“自我”,在不同的学科、领域、范围却有完全不同的基本界定,大家各执一词,难以形成共识。上述“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就在很多领域(尤其是伦理学、哲学等人文学科中)受到广泛的批评,比如与经济学、管理学的“经济人”假设正相反对,伦理学则提出了“道德人”的假设,以说明伦理道德问题。而说“自我”的问题既基础又复杂,则是因为这两个方面往往不可避免地联系和纠缠在一起,因此,大凡不同学科之间的门户争议,究其深层的核心原因,往往都是由于诸如个体、“自我”等基础概念的含义和基本理论预设的矛盾所致。
当然,“自我”的问题所涉及的学科和领域也确实太广泛,我们不愿也无力去全部关照。我们有个想法,既然“自我”的问题既基础又复杂,如果要认真地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能局限到各门具体的学科领域中去,而必须跳出到这些所有的学科领域之外,寻找一个整体性、同时也是基础性的讨论和解决方案。这个方案,一方面,作为基础性的考虑,它必须能够贯穿、奠基和支撑所有的学科领域;另一方面,作为整体性的解决,它又必须能够融通各门学科对于“自我”的不同理解。能够实现这个方案的,只能是哲学的讨论和解决,因为哲学这门特殊的学科,正好同时满足了基础性和整体性这两个方面。进一步,即使在哲学的范围,我们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对“自我”问题的讨论还必须真正切入到“自我”的实际生活世界中去,而不能只是停留在和满足于抽象的也是干巴的概念的游戏。能满足这个进一步的要求的,在广义的哲学的范围,我们找到了哲学现象学的解决方法,因为只有现象学的方法是真正“面向事实本身”的活泼泼的哲学分析的方法。
因此,本书上篇讨论“自我”的问题,我们将主要运用哲学现象学的方法。本篇内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自我生存的现象学阐释,我们首先要吸收运用哲学现象学创始人、著名的现象学哲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的纯粹意识意向性构成理论(主要体现在其著作《现象学的观念》中)和视域结构理论(主要体现在其著作《经验与判断》中),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重点过渡到积极运用胡塞尔的学生、20世纪最具有代表性的现象学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的此在的基础存在论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代表性巨著《存在与时间》里),充分展开论述“自我”的时间性构成特质和整体性生存论结构;第二部分,自我生存的现实性例证,我们在前述理论阐述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入到现实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实际的生活案例实证自我生存的构成特质和结构——环节。
在进入自我生存的现象学阐释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回顾一下心理学领域对“自我”的各种理解。因为从整体上看,我们谈论“自我”问题最多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在心理学的领域,虽然从整体上看,我们也同时可以发现心理学范畴的各种“自我”理解存在一些重要的缺陷,而这些缺陷反过来又在一定意义上减少了其对真正的自我现象的解释力。
有关自我的成长与教育的文章
生活技能教育与适应行为塑造过程是同步的,当智力障碍儿童能够将其掌握的某项生活技能恰当表现出来时,他的行为便符合社会及文化的需求。自主决策对个体,尤其是成人生活质量具有重大影响。适当的支持则能够降低环境障碍,学校教育和家庭支持对智障者自我决定能力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李丹运用国外的自我决定教学模型,通过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培养智力障碍学生的自我决定能力。......
2023-07-02
对于任何人来说,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其次,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可见,自我意识影响着人的道德判断和个性的形成,尤其对个性倾向性的形成更为重要。那么,青春期的女孩该怎样调整并完善自我意识呢?......
2023-11-21
(二)理性主义的科学本质观理性主义认为,一切知识均源于理性所显示的公理。(三)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本质观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知识源自纯粹客观的观察,再经由科学方法得到科学知识或理论。逻辑实证主义的观点对人们认识科学的本质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科学知识形成过程被认为相当客观,而且它是对自然界的本质的真实描述,因此是极不易改变的,故科学知识被视为绝对客观的真理。......
2023-08-16
心理学家认为,镜像自我包含三个要素,即他人评价、反思评价和自我评价。他人可能对个体进行直接的、明确的评价。反思评价对外承接着他人评价,对内密切联系着自我评价,因而它是镜像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但在镜像过程中,主要关注与人际互动中关系较为紧密的自我评价。这些内容也成为镜像自我领域中的一个焦点问题。......
2023-11-29
保险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保险监管的引导和支持,与保险监管的改革创新密不可分。此次监管框架的调整,被普遍认为能够在统一监管标准、减少沟通成本、杜绝监管套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原银监会、保监会的合并,对金融领域实现统一监管标准、减少沟通成本、提高监管效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等目标具有积极作用,向中国特色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迈出了全面探索的新步伐。......
2023-08-11
进化(变革)心理学在回到车辆上之前,首先需要介绍一点关于我的研究领域——进化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首先,进化心理学和其他的心理学领域有很多的共同点。......
2024-03-04
“坚持”是种彻底的自我管理成功来自持续不断地练习,一个人如果一辈子玩命做一件事,老天都会帮他。为了培养“福二代”,家长们应该培养孩子们的七个好习惯中,“坚持到底”,是最容易也最难以养成的。他是因为有一股坚持的劲头,所以想明白了做一件事儿就要做到最好,这时候坚持到底其实是一种彻底的自我管理。......
2024-01-09
关于发明的社会影响,吉尔菲兰客观地分析了这一话题的研究难度和实质。最后,如何理解发明的影响的内涵。吉尔菲兰细致地解释了一个发明产生的影响应该如何理解,假如A的产生影响了B,意思就是只要A出现,B必然随后出现;假如A不出现,那么B也就不会产生。在这种定义和假设下,发明的影响是有差别的。......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