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点探索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感悟“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教学难点理解不同情况下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观察活动,明确“间隔排列”的意义1.画珠子活动,揭示概念。】五、全课总结【设计总评:“间隔排列”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安排的探索规律专题教学内容。......
2023-08-11
扫码查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
2.能看懂扇形统计图,能从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3.进一步增强统计意识,感受统计的价值。
教学重点
看懂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并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
统计本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学生自行统计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1.教师出示教材第96页情境图,请学生说说同学们正在干什么?
2.出示统计表,学生各自进行统计。
在这些体育项目中,你喜欢什么活动?(可在课前进行调查统计,利用Excel自动生成扇形统计图。)
【设计说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统计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为引出有关统计数据提供了现实背景。同时,采用真实的数据进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二、整理数据,引入新课
1.通过这张统计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预设)数量的多少对比——如喜欢乒乓球人数最多,喜欢足球的比喜欢踢毽的多2人等;数量求和——如喜欢乒乓球的和喜欢足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要比较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多少,可以怎样比较?
3.如何计算喜欢各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呢?
4.学生进行口算或笔算,完成统计表,并进行校对。
【设计说明: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得到数量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计算出百分比并补充表格,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比不仅可以表示喜欢各项运动人数的多少,还可以表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与全班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加深百分比与绝对人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扇形统计图。
(1)如果我用这个扇形(用手指着扇形统计图)表示喜欢乒乓球项目的人数,你觉得这整个圆表示的是什么?
(2)这里的30%(用手指表示乒乓球人数的扇形)又表示什么?(喜欢乒乓球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3)你能根据我们刚才的计算结果,把这张图补充完整吗?(教师逐个出示其他扇形,让学生根据扇形大小判断它可能表示的是哪个运动项目。)
(4)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扇形统计图。
(5)揭题:像这样的统计图,我们把它称为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6)想想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7)小结:扇形的大小和项目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有关,我们可以根据扇形的大小来判断数量的大小。
2.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
(1)看图说一说,在这幅统计图中你还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预设)量的多少——如谁多谁少;部分和总量的关系——如喜欢乒乓球和足球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一半,喜欢踢毽和跳绳以及其他项目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一半。
(2)说说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优势?
(预设)可以根据扇形的大小清楚直观地看到各部分量的相对大小,可以看到各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3)小结:在这样的统计图上,我们不仅可以直观地比较各部分量的相对大小,还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设计说明:通过计算、选择、补充,让学生经历扇形统计图制作的过程,使学生对扇形统计图有一个较为完整、全面的认识,同时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和对扇形统计图的优势分析,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3.尝试练习。
出示教材第97页“做一做”的内容。
(1)你能看懂这张扇形统计图吗?统计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可以根据旁边的图例来知道各个扇形代表的项目。)
(2)说说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3)如果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补充每种营养成分各多少克?引导学生用百分数的意义理解各百分数和250克的关系,进而算出各种营养成分多少克。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图获取信息并计算的尝试练习,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可以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四、课堂练习,巩固应用
1.练习二十一第1题。
引导学生看图,并解决以下问题:
(1)李明每天花多少小时做作业?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2)你认为李明的作息时间安排得合理吗?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议?
(3)拿出课前收集的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说说自己的作息时间和李明的有什么不同?想想怎么样安排时间才是合理的?
2.练习二十一第3题。
(1)看图读图,同桌互相说说能得到哪些信息?
(2)想想在100升空气中含有多少升氧气?
(3)估计一下,教室内大约有多少升氧气?(同时进行环保宣传。)
3.练习二十一第2题(在教材基础上拓展改编)。
(1)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如果陈东家每月总计支出2000元,你能提出并解决哪些问题?
(3)这是李丽家每月各种支出计划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4)从图上看,陈东家和李丽家每月的教育支出金额是一样多的,对吗?
(5)如果李丽家每月总计支出3000元,现在你能比较他们两家的教育支出情况了吗?你还可以提出并解决哪些问题?
【设计说明: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五、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1.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你对它产生了哪些了解?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统计并进行数据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设计说明:一方面让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也为下节课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素材准备。】
有关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文章
教学重点探索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感悟“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教学难点理解不同情况下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观察活动,明确“间隔排列”的意义1.画珠子活动,揭示概念。】五、全课总结【设计总评:“间隔排列”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安排的探索规律专题教学内容。......
2023-08-11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介绍南辕北辙的故事、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的作用,激起学生对认识方向的兴趣。】南的字形外框是“木”字的变形,里面的指方向。【设计总评:本节课是认识方向中最为重要的一节,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4个方向,体会东、西是相对的一组方向,南、北是相对的一组方向,它们不因为观察者的朝向而发生改变。......
2023-08-11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物体在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根据数对找出相应位置的物体。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位置的方法。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明确数对与位置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6]。......
2023-08-11
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单位元、角、分之间的进率,会使用人民币。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币值的人民币,掌握相互间的进率。由于日常生活中2角的使用率较低,最新版的人民币中取消了2角币值,教材修订时也去掉了“2角”的币值认识。根据学生回答,用课件相应出示面值为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图片。......
2023-08-11
案例1-1:“数数和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扫码查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第28~29页。在计数器上表示出三百二十四。“认识整百数”的活动,重点在于突出千以内数的认识。展开讨论,进而产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的心理需求。】数感是对数的感悟,它表现为对数与量的一种直观认知能力。请结合课例谈谈,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关于数的直觉、形的直观,发展数感。......
2023-08-11
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探索测量一些无法直接计算的物体体积的方法,体会测量物体体积方法的多样性,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测量出皇冠的体积,可是皇冠是一个不规则的物体,阿基米德一直解决不了这个难题。A.用量筒测量,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铁螺丝的体积。】2.探究活动二:根据物体的密度和质量求体积。......
2023-08-11
教学重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用字母a表示小明的岁数,老师的岁数就是a+19。老师上网查了资料,人类目前最高寿命是136岁,看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时候,字母所取的数值,要符合生活实际。......
2023-08-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