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选择礼品要根据对象和需要,礼仪规范教程教你如何做

选择礼品要根据对象和需要,礼仪规范教程教你如何做

【摘要】:不论是国际交流还是国内交往,也不管是正式活动还是私人应酬,在选择礼品时,务必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礼品,满足不同的需要。要区分是公务交往,还是私人应酬;是新朋还是老友;是同性还是异性;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是商务往来还是文化交流,不同的关系要选择不同的礼品。选择礼品,要站在受赠者的立场上,为受赠者考虑。即选择的礼品还要十分注意时尚,不要落后于时代。

让礼物既能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心意,又能为对方所用,“送礼得当”是关键。在礼品的选择上,如果不讲章法,敷衍了事,采取随意的态度,那么,想使馈赠取得成功是绝对不可能的。

最好的礼物是能让对方感到意外惊喜的礼物,是能表示出幽默感的礼物,是可以流露出考究和思想的礼物。当然,这份礼物也不要超出你的预算。因此选择礼品要注意下述四个问题。

(一)不要摆阔

人们在选择礼品时,都是将其看作友情和敬意的物化,通过馈赠礼品表达对对方的情谊和尊重。礼品如果能融入和体现送礼人的情感,就是最好的礼品。如将一件亲手织成的儿童毛衣送给亲友的孩子,将一本珍贵的书籍送给亲密的朋友等,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送礼不是为了满足某个人的欲望,也不是为了显示本人的富有,而是为了表达祝贺、感谢、慰问、友好的情感,常言道“礼轻情意重”,就是这个道理。真正好的礼品不是用价格可以衡量的,人们送礼的心意要重于礼品本身的价值。所以在选择礼品时,不能只着眼于礼品的价值,更要着眼于礼品所代表的情感和心意。

(二)投其所好

送礼前,如果有条件,最好先弄清对方的喜好,有针对性地选择礼品。所谓“宝剑赠侠士,红粉赠佳人”,就是讲究送礼一定要看对象。不论是国际交流还是国内交往,也不管是正式活动还是私人应酬,在选择礼品时,务必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礼品,满足不同的需要。

要根据双方不同的关系。选择馈赠的礼品时,不考虑自己与受赠者之间的关系是绝对不行的。要区分是公务交往,还是私人应酬;是新朋还是老友;是同性还是异性;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是商务往来还是文化交流,不同的关系要选择不同的礼品。例如,许多国家认为红玫瑰是情人间的礼物,是表示爱情的,男士把一支红玫瑰送给自己的夫人或者女朋友,可以表示浓浓的爱意。但如果把它送给一位普通关系的异性朋友,就容易产生误会。

要根据对方的兴趣爱好,投其所好。选择礼品,要站在受赠者的立场上,为受赠者考虑。如果礼品符合受赠者的兴趣和爱好,它的作用就会倍增。否则会成为包袱,用之无处,弃之可惜,让人头疼。例如,一个电脑记事簿,送给刚刚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会让对方高兴不已;而把它送给已退休在家的老人,则派不上什么用场。

(三)注重忌讳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各有各的习俗。送礼前要先了解对方有什么忌讳,不可粗心大意,否则费力不讨好。例如,在我国,一般不能用与“终”发音相同的钟送给老人;友人之间忌讳送“伞”,因为“伞”与“散”谐音。

美国人以绿毛龟为宠物;而在中国人看来,这样的礼物是天大侮辱。意大利人忌讳送手帕,因为手帕是亲人离别时擦眼泪的不祥之物。在法国,男士向女士馈赠香水,有过分亲热和“不轨企图”之嫌,而送刀、剑、刀叉、餐具之类的物品,则意味着双方会割断关系。法国人不送也不接受有明显广告标记的礼品,而喜欢有文学价值和美学内蕴的礼品。向妇女馈赠内衣,这在欧美国家的风俗中是很失礼的,一般也不送香皂。13这个数目在欧美国家更是送礼时应当避开的。日本人忌讳绿色,认为绿色不祥;忌荷花图案;忌4和9。不要给中国香港商人送茉莉花和梅花,因为“茉莉”与“没利”谐音,梅花的“梅”与倒霉的“霉”谐音。中国大陆的人送礼不会送“小棺材”,但香港人青睐红木制作的小型棺材摆件,寓意为“升官发财”。

(四)慎选礼品

在礼品的具体选择上,要注意选择有实用性、纪念性、独特性、时尚性的物品,才符合礼品的标准。

(1)实用性。即送人的礼品,要符合对方的某种实际需要,或有助于对方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或可以满足对方的兴趣、爱好。这样的礼品,才能受到对方的欢迎和喜爱,从而达到送礼的目的和效果。

(2)纪念性。即选择的礼品,要突出其具有的纪念意义,或为有历史意义的纪念物,或为有城市特色的纪念物,或为有民族特色的纪念物。真正有价值的礼品,往往在于有纪念意义,通过这样的礼品,可以使人见物如见人,产生美好回忆,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3)独特性。即礼品应独具匠心,具有新、奇、特等特点。好的礼品最忌讳“千篇一律”、大同小异、没有特色。如果选择的礼品有艺术特色、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别具一格,让人耳目一新,会让对方更深刻地体会到送礼者的一番情意。

(4)时尚性。即选择的礼品还要十分注意时尚,不要落后于时代。如果用过时的、落后的物品馈赠他人,不但说明自己的观念落后,更会让收到礼物的人产生被轻视和应付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