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学前实用绘画:水溶性颜料的综合技巧

学前实用绘画:水溶性颜料的综合技巧

【摘要】:以可溶于水的颜料为主结合其他工具材料在画面上进行综合性的表现。钢笔及油性记号笔除了勾线外还可以根据明暗,运用排线及点的疏密关系加强形象的立体感。儿童水彩笔、彩色铅笔、水溶性彩色铅笔、蜡笔、油画棒可以起到辅助及丰富画面的作用。色块表现法包括平涂法和渐变法。覆盖性强的颜料,如水粉、丙烯等,一般采用从暗色过渡到亮色的方法。水粉画法同渐变画法。用水粉色有两种绘制方法。

以可溶于水的颜料为主结合其他工具材料在画面上进行综合性的表现。

(一)工具与材料

1.笔

硬笔:包括铅笔、钢笔、油性记号笔、儿童水彩笔、彩色铅笔、水溶性彩色铅笔、蜡笔、油画棒等。硬笔主要用来造型与勾线。铅笔也可做铅笔淡彩技法。钢笔及油性记号笔除了勾线外还可以根据明暗,运用排线及点的疏密关系加强形象的立体感。儿童水彩笔、彩色铅笔、水溶性彩色铅笔、蜡笔、油画棒可以起到辅助及丰富画面的作用。蜡笔、油画棒还会产生特殊效果(图3-2-44)。

软笔:包含水粉笔、毛笔等。软笔主要用来涂色、渲染。

2.颜料

主要有水粉色、水彩色、彩色墨水国画色、丙烯色等。

3.画纸

主要有素描纸、水粉纸、水彩纸、各色卡纸等。其中水彩纸最能体现水彩画的特殊效果。

图3-2-44

(二)基本画法

1.色块表现法

色块表现法指以平面化的色块组成画面,其效果简洁、醒目,极富装饰性。色块表现法包括平涂法和渐变法。平涂法要选择大小适合的笔均匀涂抹,一笔接一笔不留笔痕。因为没有边线,所以要注意色块之间的明度关系。渐变法是要根据颜料特性进行明度或色相推移。覆盖性强的颜料,如水粉、丙烯等,一般采用从暗色过渡到亮色的方法。覆盖性弱的透明颜料,如水彩、部分国画颜料等,一般采用从亮色过渡到暗色的方法。色彩过渡时可准备两支笔交替使用,轻刷过渡衔接处,使过渡不留痕迹。

平涂法和渐变法可独立绘制成画,也可在一幅画中混合使用。这里我们以混合使用为例来作一下步骤演示(图3-2-45):

图3-2-45

2.线彩结合法

线彩结合画法是幼儿园中最为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也是儿童绘画的主要表现方式之一。各种线条加强了画面的装饰感和表现力,使形象更为生动有力,同时,线条还起到了统一复杂色彩关系的作用。

(1)勾线填彩法

勾线在前,填色在后。勾线可使用硬笔或软笔。硬笔勾线可选用常用的记号笔等,彩可选用水彩色,因为水彩透明,可使所勾装饰线条完好无损。使用软笔勾线,一般选用水粉上色,水粉具有覆盖力,可以色块修线条,使线条匀整有力。常用的画法一般有勾线加平涂(匀涂、渐变)和勾线加不平涂两种。这里我们用比较常用的硬笔勾线法来作一下步骤分析(图3-2-46):

图3-2-46

(2)涂色勾线法

这种画法与第一种画法相反,它是涂色在前,勾线在后。在涂色的基础上根据画面需要在形象色块周围添加各种装饰线来丰富强调画面形象,形成特殊效果。

图3-2-47

作画步骤为(图3-2-48):

图3-2-48

(三)表现技法

1.水彩干画法

干画法即重叠法,是在第一遍色彩干后,再上第二、三遍色彩,由于色彩的多次重复,可产生明确的笔触趣味(图3-2-49)。在干纸上用干而薄的颜色由浅到深层层叠加,使形象逐渐产生厚实感,色与色并置或叠置,可产生丰富的色彩感觉。干画适于表现结构较复杂厚实的物象质感。但在画时要注意用笔不要过于干枯,还应注意叠加次数,过多可导致色彩灰暗。

2.湿画法

湿画法是指含水分较多的笔,画在湿的或干的画纸上,使之在画面上产生渗化效果,笔与笔、颜色与颜色之间趁湿衔接完成,追求不同程度的色彩自然渗化交融,取得酣畅明快、意趣天成的表现效果。

在画时要注意纸与色两方面的干湿度。在干纸上湿画,笔触较为柔和(图3-2-50);在半干半湿或湿纸上作画,笔触较为含蓄朦胧(图3-2-51)。画面用色的干湿度,可根据内容所需而定。

图3-2-49 树、狗 干画法

虞吉

图3-2-50

图3-2-51

干湿度是相对的。具体操作时,往往干湿并用。在儿童画中湿画法多用于表现背景,如天空、树林等(图3-2-52、图3-2-53)。

图3-2-52 天空(漫画

黄玮

图3-2-53 背景树林(漫画)

孙乌兰

3.晕染法

晕染即渲染,是使颜色渐变不留出界限的一种表现形式(图3-2-54)。用水彩作画时用笔尖蘸色慢慢渗到笔肚,侧锋运笔就会产生晕染效果。或用两支笔,一支色笔,一支水笔,先用色笔上色,趁湿用清水笔将色运开,产生晕染效果。也可用两支笔,各蘸一色对接涂抹使两色渐变。水粉画法同渐变画法。

图3-2-54

4.化水法

化水法较适用水彩色。可先用笔湿纸,再涂色或滴色。使色与水衔接后互相渗透而产生变化(图3-2-55)。

图3-2-55

5.融色法

融色法也较适合用水彩色,即在先涂之色未干时,在色块旁(或色块内)点染或滴抹另一种色,使其相融。可使色调丰富,体现色彩斑斓的效果(图3-2-56)。

图3-2-56

6.流淌

先在纸上刷水,或根据需要在纸上局部刷水,再在纸上刷色,然后根据需要使画板倾斜或转动,使色流淌,产生色彩流动的效果。也可在下部刷一色,上部刷另一色,再将纸竖起,任色流淌,并产生新色(图3-2-57)

图3-2-57

7.喷洒法

喷洒画法是用牙刷、毛笔蘸色弹刮或用喷壶喷洒来丰富画面形成特殊效果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用水粉色也可以用水彩色,但效果不同。用水粉色有两种绘制方法。一种较为简单,即在上好色的画面上有目的地喷洒来加强画面效果(图3-2-58)。另一种的绘制过程就较为复杂,它要事先剪刻一块模板来遮挡喷洒(图3-2-59)。具体绘制方法:先在一张卡纸或铅画纸上用水粉涂上所需的底色,也可选一张有色卡纸,再用另一张卡纸剪刻所需形象作为模板(注意阴阳刻关系,阳刻的部分为底色)。然后放在画纸上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喷洒。如果用心,还能创作出更为妙趣横生的作品。用水彩色弹色会产生斑驳的效果(图3-2-60)。

图3-2-58 年年有余

孙敏娜

图3-2-59 小鸭

图3-2-60 大战

俞杰

作品范例

图3-2-61 无题

8.压印

压印法一般多用水粉,手法多样。它既可以采用它物(如纸团、布团、树叶等)蘸色捺印(图3-2-62),又可以将色画在光滑不吸水的平面上用表面光滑的卡纸压印出一定的肌理。它可以丰富画面,加强画面的层次感。压印出来的肌理经过添加还可以独立成画(图3-2-63)。

图3-2-62 纸团压印

图4-2-63 玻璃压印

9.洗吸法

洗吸法多用于水彩,是一种在水彩色未干前用纸巾吸色或用笔洗色留白的技法(图3-2-64)。

图4-2-64

(四)作品范例

图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