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风险管理的意义及其在经济单位和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风险管理的意义及其在经济单位和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摘要】: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够保障经济单位的财产和人身安全,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对经济单位个体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这两大事件推动了美国乃至全球的风险管理运动,最终促成了风险管理学科的诞生,形成了独立的风险管理理论体系。风险管理理论从传统的以保险为核心的危害性风险管理向全方位风险管理转变。

基于风险的普遍性和损害性,人们必须对其进行管理。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够保障经济单位的财产和人身安全,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对经济单位个体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一)风险管理对个人和家庭的意义

作为最基本的风险管理主体之一,个人和家庭面临着包括生、老、病、死、残、家庭财产、侵权责任等各个方面的潜在风险。而这些风险一旦发生,不仅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直接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巨额的间接费用支出、收入减少、责任赔偿等一系列经济问题,并对家庭成员造成精神伤害和心理压力。通过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一方面可以防范各类风险的发生,降低损失频率;另一方面可以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后给予个人和家庭一定的经济补偿,帮助其尽快恢复原有的生活状态,维持正常的生活水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将风险的不利影响尽可能地降低,使家庭成员安心投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二)风险管理对企业的意义

伴随国际局势市场机制法律法规、技术革新等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复杂和多样。除了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可能引发的企业财产的直接损毁,由于市场波动、政策调整、贸易摩擦等可能引起的生产成本上涨、营业收入减少、违约责任赔偿等经济损失往往更为巨大,甚至可能导致企业陷入破产危机。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充分了解自身面临的各类风险的性质,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维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此外,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成本,提高资金运用效率,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安全保障,有利于管理层做出更加优化决策,减少企业员工对风险的恐惧和忧虑,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发展。

(三)风险管理对社会的意义

个人、家庭和企业构成了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管理为这些经济单位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工作和经营环境,对风险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了融资和补偿渠道,缓解了风险对经济单位个体所造成的心理负担。这不仅有利于帮助经济单位个体积极应对风险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而且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平稳运行,优化社会资源的整体配置,提高社会总产出和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而针对影响范围较广的基本风险(如巨灾、经济危机等),由国家、政府参与实施的有效的风险管理具有更加重要的社会稳定意义,能够通过科学的运作机制,利用多种技术防灾减损,建立各种补偿机制实现灾后的重建计划,以最低的成本防止重大风险事故的发生,最大效率地分散和弥补风险损失,减少其对社会的冲击,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阅读材料2-1】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和演变[1]

风险是伴随着人类活动的产生而出现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对抗风险、管理风险的历史。因此,人类很早就产生了各种朴素的风险管理意识。

工业文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和社会财富的急剧增加,也催生了企业风险管理思想的萌芽。1906年,美国US钢铁公司董事长B.H.凯里从长期接连不断的安全事故中总结经验教训,将公司原来的“质量第一,产量第二”的经营方针修改为“安全第一,质量第二,产量第三”,这一变革使US钢铁公司取得了巨大成功,震动了美国实业界。1912年,美国在芝加哥创立的全美安全协会制定了有关企业安全管理的法律草案,将“安全第一”的口号运用到所有生产线上。1916年,被称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的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发表了其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提出了企业的6种职能,并认为安全职能是所有职能的基础,是控制企业所遭遇的风险、维护财产和人身安全的保证。1917年,英国伦敦也成立了英国安全第一协会。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社会财富遭受巨大损失,人们开始思考,如何采取科学的方法控制和处理风险。一些企业开始通过保险转移企业风险,相关行业协会也意识到保险在企业管理中的特殊地位。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AMA)明确了对企业风险进行管理的重要意义,并设立保险部门作为其独立机构,除了从事保险管理外,还开展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咨询事务

1948年,美国钢铁工人工会与厂方就养老退休金和团体人身保险进行谈判失败,导致钢铁工人罢工长达半年之久,给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195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一个汽车变速箱工厂发生火灾,直接经济损失达3 000万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1亿美元。这两大事件推动了美国乃至全球的风险管理运动,最终促成了风险管理学科的诞生,形成了独立的风险管理理论体系

20世纪70年代以后,风险管理理论出现革命性的转变。一方面,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世界各大经济实体面临空前的财务风险,企业开始意识到风险管理不仅需要应对传统的纯粹风险,还要重视财务风险等投机风险;另一方面,航空事故、核泄漏等科技灾难的相继发生,引发了人们对科学技术变革的重新认知,对风险管理的思维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风险管理理论从传统的以保险为核心的危害性风险管理向全方位风险管理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因金融衍生工具的不当使用在世界范围引发了多次金融风暴,损失巨大。人们对金融领域的风险管理更加重视,危害性风险管理与金融风险管理进一步融合。随着风险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全面风险管理、危机管理等概念的相继提出标志着风险管理理论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